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课讲稿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汇报的主题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我将从三个部分进行汇报。第一部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党性与党性修养的内涵。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性是最大的德。并引用老百姓的话讲:“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从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德”的核心,就是党性,就是党性修养。那什么是党性呢?刘少奇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因此,党性的内在本质就是阶级性、人民性,表现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将来先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先进性的时代内涵,才能站在时代前列。从这个角度讲,党性和党性修养都具有时代性。那什么叫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按照党性原则办事,是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即共产党人的心学。通俗地讲,党性修养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的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身份要求,这种身份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身份的要求。我们说,党性是目的,党性修养是手段,党性要通过党性修养来实现。第二部分跟大家交流坚持党性修养的方法与三种途径。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他指出了党性修养中坚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性。坚持唯物主义,主要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要求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一书中谈到了郑九万现象。郑九万是浙江永嘉县的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他一心为村民工作,后来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七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当地就有许多干部发出了“假如我病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的感慨。这件事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以后,引起了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习近平同志在书中指出:“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坚持党性修养,还需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首先,要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法。周恩来同志在为自已制定的“七项修养要则”中明确指出“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说明健全的身体是党性修养的前提,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态度的重要性。其次,要坚持党性修养与信奉封建迷信划清界限。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家设佛堂,供着泥佛、瓷佛、金佛三种佛像,从早到晚香烟不断,而且还写有这样两句话:“菩萨保我做大官,我做大官供菩萨”。被“双规”后不仅不反省自己,反而怪菩萨没保佑他。原河北省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为了“谋官位、保健康、保平安”,皈依佛门,还取法号“妙全”,四处求神拜佛,每年初一十五都要烧香、念经,寄个人命运前途于大师的预测和老佛爷的恩典中。这些人迷失了信仰,丧失了理想信念,最终走向了党性修养的反面。最后,还需要坚持实践哲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在子女教育中体现了他坚持实践哲学的思想。1946年2月,毛岸英回到延安以后,毛泽东告诫他,理论只是知识的一半,光有外国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行。他要求毛岸英回到国内后还要上个“劳动大学”,去拜农民为师,学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接下来跟大家介绍坚持党性修养的三种途径。第一是修身养德。从古至今,人的行为总是受制于两种力量:一是内心自我约束,通过道德教化、宗教熏陶、信仰凝聚等手段加以强化;二是外在约束,如制度、规矩、法律等。今天,要做到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東相结合,也叫规矩和品德相结合,现在党内相关规矩有50多部,但永远都是由外而内、是冷冰冰的,你是因为怕犯所以才遵守,效果要打折扣。我们要由内而外地以德治党,让党员觉得是高尚的,主动地想遵从,就像刚刚说的党性修养一样。所以今天我们要认识到,规矩是一方面,还要加强整体的信仰。习近平同志说共产党员的信仰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的理想(远大理想、崇高理想)是指共产主义;共产党员的信念指的是社会主义;今天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习近平同志还提出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家园,涵盖了刚才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所以今天,我们要从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家园入手,通过不断修身养德来提高党性修养。第二种途径是个人修炼与集体修炼相结合。许多西方学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中国共产党没有“反对党”监督,也能实现自我纠错,而且能通过学习不断走向强大?其实有个重要的秘密就是党内政治生活,通过经常性的党内民主生活,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改正错误,吸收和借鉴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最终实现党内团结,达成党内统一意志,并把这个意志上升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第三种途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1941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指出:“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最起码的态度。现在我们强调干部要多到基层去“蹲蹲苗”,我们选派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基层挂职锻炼,这些都是干部成长的基本途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通过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推进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党和人民群众前进的规律,也是党员干部成长的规律。第三部分跟大家交流加强党性修养的几点思考。第一是提升组织纪律性。习总书记曾说“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党的组织像个大车店、大卖场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还能有什么核心力量?还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吗?”所以我们党员干部需要通过提升组织纪律来提升党性修养。这也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大法宝,大家都知道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实现了从城市的退却向乡村的转移,往井冈山走了没几天,开始三湾改编,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原来的支部在团一级,就下到了连上,牢牢抓住每个人的思想动态,在前往井冈山的途中,还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叫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当时红军队伍食物紧张,常常挨饿,有战士在老乡的地里挖红薯解饿,毛主席发现了这个情况,如此下去与国民党的部队就没有区别了,于是明确纪律,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但有的战士觉得不拿红薯,偷只鸡可以,所以后来演变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看其实纪律就是事无巨细,就是要管生活中琐碎的东西。包括后面解放战争时期和在建国后分别制定了针对人民军队建设和党政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以毛泽东当时认识到了组织纪律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高度重视家风教育。“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习近平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习近平的母亲齐心专门开家庭会,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他工作的领域从事经商活动。受父母的影响,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是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今天,我们要加强党性修养必须要坚持五慎。一是要慎权,权力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带来别人对你的尊敬,行使某种权利,另一方面如果权没用好或者以权谋私了就可能让你身败名裂。因此今天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权有多大危险就有多大,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的,只能用来为人民造福,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利。二是慎欲,我们说欲泛指诸多欲望,吃喝玩乐、地位名利、美色诱惑等,人有七情六欲无可厚非,但是个人欲望的满足,都必须是合法、合情、合理、不与社会冲突的。我们现在说要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三是慎微,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在政治上出问题,往往开始于小节的腐化堕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所以不要出任何纰漏。四是慎独,就是说一个人在单独处事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做到自我约束,审慎地对待各种欲望和诱惑。其实在无人监管的时候,你怎么做反而是更重要的,现在处处都有摄像头,我们要把自己心灵的摄像头也打开。比如东汉时期有个太守叫杨振,后人称其为四知先生,一天,他去一个县考察,县令王密曾是他的学生,王密夜送10两黄金,杨振拒绝不敢接,王密就说,现在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振斥责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为四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五是慎友,尤其是当手中有了权力后,交友不慎会铸成大错,明朝的苏峻将朋友分为四个类别:一是道义相砥,过失相规(你有问题直接给你指出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畏友也;二是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我们说一个人前两类朋友不要太多,三两个足以。比较多的是第三种,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最可怕的是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貌似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实际上是拖人下水,谋利自肥,最后还推你一把),此为贼友也”。从近年来查处的各类大小贪官中发现,官员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上了一些昵友、贼友。所以不要结交小兄弟,小圈子,不然最后反而害了自己。第四是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养、知识能力和增强理论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环节。要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首先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增加理论渗透的力度。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怎样学习的最重要的论述。他指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所以,党员干部学习,首先要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第二要全身心投入,增加思想的力度。我们今天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力度。首先,什么是思想的力度?毛泽东曾经说:“马克思的思想势如破竹,鲁迅的思想势如破竹。势如破竹就是力度。”而如何才能势如破竹?要在学习中吃深、学透,要撼动人心才行。习近平同志曾谈到:“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可以说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一个必然,是把书读活的一个关键。第三要坚持读书和运用的结合,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但是不论经过怎样的学习,最后必须践行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真理只有在这种方法中才能得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有个人叫彭湃,毛泽东曾盛赞他是“中国农民运动大王”。1921年,他从日本回国投身革命,当他到村子里想要向群众宣传党的理论的时候,大家看到他穿着很长的长衫、干净的皮鞋,都自觉离他很远,他自觉穿上草鞋,戴上草帽,还学了一些杂耍,在田间地头表演,吸引农民过来,再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向老百姓宣传党的理论。这就是我们说的要讲“接地气”的话,要讲真正实用的话。第四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多挤一点时间用于学习思考,减少一些无谓的应酬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尽量发扬“钉钉子”精神,这样才能使思想不庸俗化。习近平同志也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同志们,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既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老话题,也是党员干部成长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把感情贴在民心民意上,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工作
本文标题: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3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