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焦家金矿-190m中段1#脉采场采矿作业规程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焦家金矿二00四年一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工程范围与编制目的……………………………………1第一节工程范围……………………………………………1第二节编制依据……………………………………………1第三节编制目的……………………………………………1第二章采矿方法…………………………………………………1第一节地质概况……………………………………………1第二节采矿方法……………………………………………1第三节采准工程布置………………………………………3第四节进路布置与回采顺序………………………………4第五节设备配置……………………………………………4第三章凿岩爆破与矿石运搬……………………………………6第一节凿岩…………………………………………………6第二节爆破…………………………………………………9第三节矿石运搬……………………………………………10第四节混凝土假底工艺……………………………………15第五节有关质量要求………………………………………16第四章充填工艺…………………………………………………17第一节充填系统……………………………………………17第二节采场充填工艺………………………………………17第三节充填质量要求………………………………………182第五章顶板管理…………………………………………………18第一节支护设计……………………………………………18第二节进路顶板管理………………………………………20第六章通风系统与采场通风……………………………………21第一节通风系统……………………………………………21第二节采场通风与防尘……………………………………21第三节通风防尘质量要求…………………………………22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3第一节一般规定……………………………………………23第二节顶板安全管理措施…………………………………24第三节通风防尘及安全监测………………………………25第四节运输管理……………………………………………26第五节机电管理……………………………………………26第八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7第一节劳动组织……………………………………………27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7第九章灾害预防与避灾路线……………………………………27第一节灾害预防措施………………………………………27第二节避灾路线……………………………………………28第十章作业规程的学习和贯彻…………………………………281第一章工程范围与编制目的第一节工程范围-190m中段1#脉主矿体采场的回采、支护、充填、通风及运输等,具体范围为:-190m中段(-190m~-150m水平)84~122勘探线之间1#脉主矿体采场。第二节编制依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黄金地下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焦家金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焦家金矿采掘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焦家金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第三节编制目的使作业人员了解采矿方法与回采工艺,掌握并贯彻设计施工工艺与相关安全质量要求,确保井下采矿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第二章采矿方法第一节地质概况矿体分布主要受断裂蚀变带控制,根据其赋存特征及矿石性质可分为1#脉、2#脉矿体和3#脉矿体群。1#脉矿体产出于主断层下盘约50m(水平距离)内的碎裂岩、娟英岩带内,矿体走向NE10°~50°,倾向NW,倾角25°~45°,矿体厚度0.5m~30m不等。区域内除受焦家主断层影响外,次级构造、节理发育,矿岩属于较破碎到破碎岩石,硬度系数f=8~10,矿石体重2.70t/m³,岩石体重2.68t/m³,松散系数为1.6,自然安息角40°~45°,常伴有滴水、淋水、个别区段(如南部122线主断层附近)有涌水现象,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第二节采矿方法鉴于该区段内1#、2#脉矿体较厚大、赋存相对稳定集中,矿岩多数较为稳定,2采矿方法选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出矿方式为柴油铲运机出矿。该采矿法能有效减小顶板暴露面积,提高回采工作的安全性与矿石回收率,进路布置机动灵活,易于实现探采结合,利于采矿技术管理。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宽度即为矿体水平厚度,采场长度为30m~90m不等,中段高度为40m,分段高度9m~12m(服务3~4分层),均为无底柱回采,即自-190m水平开始回采,第一分层回采结束后先行施工钢筋混凝土假底作为下部中段最后一分层的人工假顶。采场分层高度3m,进路宽度2.5m~3.5m之间。具体方法详见图一、图二。回风巷2----上中段穿脉3----通风充填井4----待回采的矿体5----充填体6----泄水井7----出矿溜井8----出矿巷运输大巷10---设计进路11---分层联巷12---分段巷13---分段联络巷14---主斜坡道图1上向沿脉进路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示意图3回风巷2----上中段穿脉3----通风充填井4----待回采的矿体5----充填体6----泄水井7----出矿溜井8----出矿巷运输大巷10---设计进路11---分层联巷12---分段巷13---分段联络巷14---主斜坡道图2上向穿脉进路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示意图第三节采准工程布置采准工程布置采用下盘脉外斜坡道采准方式,本中段北翼90~92勘探线之间有一条从地表至-270m水平的脉外主斜坡道,南部112~116勘探线之间布置一条脉外采准斜坡道,斜坡道均为“之”字形布置,直线段坡度为17%~20%,在转弯处和分段平巷开口处设缓坡段。自南北斜坡道的分段巷开口处分别掘进分段联巷,然后在距离矿体下盘边界适当位置沿平行于矿体走向掘进分段平巷,再从分段平巷先后掘进各采场分层联络巷(分下坡、平坡与上坡三种),各分段平巷及分层联巷的施工均为自下而上进行,其中分层联巷逐层形成。在采场分层联巷内分别布置人行充填通风天井(连通上部中段)、采场泄水井和放矿溜井,其中泄水井和放矿溜井逐层顺路架设铁泄水井和铁溜井,而人行充填通风天井随着分层上移而逐层消失。主要采准工程规格如下:采准斜坡道、分段巷与分层联络巷:3.0m×2.8m,重要弯道转弯半径≥8m、其他一般取5m左右。人行充填通风天井:2.0m×1.5m泄水井和放矿溜井:1.5m×1.5m或2.0m×1.5m4采场铁溜井:6mm钢板焊接,直径为1.2m或1.5m铁泄水井:6mm钢板焊接,直径为0.9m第四节进路布置与回采顺序根据矿体厚度和采场实际情况回采进路分为沿矿体走向和垂直矿体走向两种布置方式:为有利于减小矿体上盘主断层暴露面积,维护矿岩稳定,宜优先采用垂直矿体走向布置进路方式,若矿体内有大夹石或矿体厚度较小时,回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留下夹石不采,有利于降低夹石贫化与顶板稳定。沿走向布置回采进路时,一般先顺延分层联巷至矿体上盘方可布置进路;垂直走向布置进路时,一般先在脉内沿矿体下盘自分层联巷分别向南北两侧拉沿脉平巷至采场边界后再布置回采进路。进路规格可根据矿岩稳固情况选定,一般为宽(2.5m~3.5m)×高(2.5~3.0m)。分层内总的回采顺序为由上盘向下盘或由采场两端向中央后退式回采,只要矿岩稳固条件允许,设计时可以考虑进路间隔一、二步回采方式。第五节设备配置一、凿岩设备凿岩设备选用YT27型气腿式凿岩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机重:27kg外型尺寸(长×宽×高):668×248×202(mm)气管内径:25mm水管内径:13mm工作气压:0.5Mpa工作水压:0.3Mpa适宜凿孔直径:34~45mm气腿型号:FT160A气腿重量:17kg最大轴推力:2000N5二、出矿设备选用自行生产的JXCY-2A柴油铲运机,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外型尺寸(长×宽×高):7238/6861×1768×1880(mm)铲斗容积:2m³额定载重量:4000kg最大卸载角度:42°最大牵引力:104kN最大爬坡能力:34%运行速度:2.2km/h(满载、干燥良好路面条件下)三、运输设备选用ZK6-6/250型直流架线电机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外型尺寸(长×宽×高):4460×1014×1576(mm)轨距:600mm轴距:1100mm粘着重量:6t额定电压:250V最小转弯半径:7000mm集电弓工作高度:1800~2200mm牵引高度:320mm选用DC2(6)底卸式矿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矿车容积:2m³自重:2250kg载重:5t外型尺寸(长×宽×高):3240×1200×1310(mm)轨距:600mm轴距:1000mm牵引高度:430mm四、其他设备采场局扇:选用JK58-1-NO.4型节能风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6电机功率:5.5KW风量:2.2~3.5m³/s全压:1648~1020pa匹配风筒直径:400mm送风距离:≤200m重量:115kg外型尺寸(D×L×H):520×649×290(mm)混凝土振动器:制作混凝土人工假底时选用ZN50型振动棒振捣,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振动棒头直径:50mm振动棒头长度:452mm软管直径:36mm软管长度:4m空载振幅:1.15mm重量:14kg电机功率:1.1kw第三章凿岩爆破与矿石运搬第一节凿岩一、供风、供水系统我矿供风系统设在地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后采用管路经管缆斜井、中段运输巷、采准斜坡道、分段巷与采场分层联巷送至工作面。压风机站设有四台4L-20/8和两台5L-20/8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最大排气压力0.8MP,总排风量为160m³/min。井下凿岩供水系统由井下主排水管路中间分出一支管路经中段运输巷、采准斜坡道、分段巷与采场分层联巷送至工作面,水压为0.4MP左右。二、炮孔布置进路回采属于掘进式回采,一步采进路炮孔布置与平巷掘进布孔方式完全7相同,工作面炮孔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包括边帮眼与顶板眼)三种,详见图三。岩石较松软时采用楔形掏槽,岩石较致密时采用垂直桶形掏槽,掌子面中心布置1~2个空孔,作为掏槽自由面。其余炮孔排列基本相同,具体如下:(1)周边眼均向外偏斜2°~3°,以利于凿岩;(2)按照控制爆破技术要求,顶板眼之间的距离较小,一般为0.7m~0.8m,光面层厚度即顶眼与上辅助眼距离0.8m~0.9m,使爆破后的顶板平整、稳定;(3)除掏槽眼和顶板眼外,其余炮孔的间距一般控制在0.8m~1.0m。二步采进路与顺序采进路掌子面炮孔布置方式和一步采进路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靠近充填体帮眼与充填体之间的距离控制在0.4m以上,保持相邻充填体完整,有利于顶板稳定、减少尾砂贫化。楔形掏槽桶形掏槽图3炮孔布置示意图掏槽眼2----辅助眼3----周边眼三、凿岩凿岩采用YT-27型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钎杆长1.8m~2.2m,采用直径为38mm柱齿形或一字形钎头,每个掌子面的炮孔数为25~30个,孔深1.8m~2.2m,成孔直径为Φ38mm~42mm。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工序施工:1、进入工作面凿岩前首先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应按顺序先检查通风防尘设施是否良好,开动局扇进行局部通风,确保工作面空气良好,禁止炮烟未排净进入作业地点。8(2)工作面安设好良好的照明,在拉照明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顶板及两帮的变化,支护是否牢固。禁止照明不足进行其它作业。(3)认真冲洗好工作面顶板及两帮的粉尘,并顺、反方向冲洗迎头后15m的顶、帮。(4)冲刷顶帮停10分钟后,进行撬帮问顶工作,撬净作业地点的浮石,禁止带浮石作业,并检查工作面的立柱、棚子是否牢固。撬浮石时严格按照撬毛(浮石)工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5)认真检查工作面是否有盲炮和残药,发现盲炮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禁止打盲炮眼、残药炮眼和带盲炮作业。(6)检查凿岩机具、供风、供水是否正常。风、水管各接头是否松动。禁止机具带病凿岩。2、打眼时应按照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严格控制中腰线。3、禁止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进行掌子面凿岩作业,胶结充填体下作业必须待胶结充填体达到规定的养护期和强度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后方准
本文标题:采矿作业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6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