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病例一则
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病例一则发表者:刘胜骨组织是癌症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仅次于肝和肺,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几乎每一种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骨,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为常见。在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中,大约有65%-80%的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疼痛,并可进行性加重;还可引起躯体活动功能障碍或病理性骨折、截瘫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也相当棘手。西医主要采取手术、放、化疗、内照射治疗、骨吸收抑制剂、内分泌等治疗,近期有一定疗效,但是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佳,因此常常需要以中药为主的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那些体质状况差,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放、化疗的患者,则应采用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医有“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认为由于肾气不足,则骨无所养,易为寒湿毒邪侵袭,痰浊蕴阻骨骼,积聚日久,以致瘀血凝滞,络道阻塞,聚而成形,发为骨瘤。对于骨转移癌的治疗,中医多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治则,初起宜散寒止痛,和营行瘀,解毒化痰;后期则宜补肾散结,行瘀通络;若寒凝而肾虚,督脉失养者,宜养血益气,温通督脉,补骨生髓。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优势在于既可抗癌,又可止痛,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或者减轻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面以一例近期在此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例:患者女,35岁,右侧乳腺癌手术后3年余。ECT提示:骨盆多处代谢异常,考虑肿瘤骨转移。MRI:骨盆多发骨质破坏。CA-125、CA-153偏高。初次就诊时患者自觉:双侧腰骶部疼痛,少腹部及心下隐痛,嗳气泛酸,经来痛经,经色暗,未服止痛片,咽中干痒不适。苔薄白腻,质瘀紫,脉濡细。治拟调气血,补肝肾,温通止痛。方拟乳腺术后方加减治疗。服药两月后再次就诊:患者服药同时在当地亦接受放疗,自觉服药后疼痛较前减轻,痛经及咽痒已除,双侧髋部仍有隐痛,肛门出血,纳少,食欲不振。苔薄白腻,脉细。治拟前法,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服药半月后,患者肛门出血已止,前来就诊,自觉:髂骨关节仍有疼痛,但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睡眠良好,不需服用止痛药物,胃脘偶有酸水。治拟前法,在前方基础上加以调整,嘱患者继续中药治疗,适量食用水果等,保持心情舒畅
本文标题: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病例一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8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