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件(11)(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一章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概述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学生思想品德的概念学生思想品德是指学生依据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包括法制)和道德规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个人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下形成的,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结构(1)“知、情、意、行”四因素说: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以知为基础,以情意为中介,以行为为外部表现的,培养知、情、意、行的内在程序,是螺旋式循环发展的过程。(2)“四项意识说”: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顺序上来考查人的思想品德,是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四个意识因素构成的,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互相影响但不互相决定。道德意识先于政治意识出现和形成,并积极地影响政治意识的形成。(3)“基本维度说”:是从人的社会适应说来研究思想品德结构,并从动态发展的观念去考察,强调多维、基本维。(4)“三环结构说”:品德心理要素环,品德个性倾向环和品德能力环三方面有机结合,并以世界观为核心,在品德结构中各种心理品质都按各自与世界观的联系程度依次排在世界观周围,受世界观的统驭,同时各心理品质也给世界观的形成与巩固以不同程度的影响。(5)“三维结构说”:是从系统论来理解思想品德结构,认为一切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和心理能力三者的有机统一体。(6)“三断面结构”:是章志光教授提出的,他把品德结构分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再由自律到自由的过程。在他律阶段,外在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的作用尤显重要。在自律阶段,个体的德性或良知成为道德及其发挥作用的核心。思想道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观内外条件作用的结果。思想道德形成具有长期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实现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征从道德情感发展来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进一步发展,小学生已经能依赖于想象性的道德情感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到了高年级他们逐渐产生伦理性的道德情感萌芽;从道德动机发展看,一是从服从向独立发展,二是从具体近景动机向抽象的远景动机发展,三是开始产生道德动机冲突,但还不强烈;从道德行为发展来看,小学生道德意志控制力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但还离不开外部检查和督促,小学生道德观念影响源主要是其家长和教师的道德观念。(2)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特征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初期,是在生理上的第二个发育高峰期,加上生活、学习环境改变,使得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渴望了解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进入主观化自我阶段,青少年道德品质也在发展,总的有以下特点:①世界观开始萌芽,逐步能用道德信念自觉调节行为;②自我意识高涨,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巩固;③伦理道德开始占优势,同时表现出动荡性。(3)高中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征高中生由于思维力的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这为他们个性、品德方面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道德品质发展已趋于成熟和稳定。突出表现在:①确立价值观、人生观;②提高道德自治能力。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是指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工具),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被测者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数量或价值判断,或直接概括与引发品德行为独特性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困难品德是个体在政治、思想、道德、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行为特征的总和。要对个体品德状况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有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然而,学生的行为表现空间广大,思想品德行为有时会存在内隐与外显的不一致性,这就给品德测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出十分准确的评价,品德测评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是人们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可能性尽管思想品德的模糊性和其具有精神性的特点使得测量和评价有一定困难,但纵观各种测评现象不难发现,测评所应满足的三个充分条件是:一是测评对象的客观存在,并可被认识和把握;二是测评对象质与量有大小、强弱和多少的程度差异、数量差异或存在与否的差异;三是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比较进行调查和报告。而学生思想品德不是神秘的东西,是个体某一时期行为表现所决定的特征系统,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能被人觉察到的,是外部行为现内在品质的统一,有质和量的形式,因而是可以测量与评价的。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意义(1)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质量的提高;(2)品德测评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3)思想品德测评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4)有助于学校教育改革。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是指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和德育方向保持一致,使测评目标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方向、德育目的的方向与素质教育方向相互一致。贯彻这一原则,应该注意品德测评的各个环节及整个过程(测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的选择、标准的确定、权重的分配和结果的解释)都要朝德育目标方向去展开。(2)教育性原则:是指测评者在测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思想品德测评的教育作用,使品德测评成为一项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测量与评价活动。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发挥测评主体自我测评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其次,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标准;再次,要正确处理和利用测评结果。(3)客观性原则:是由唯物辩证法和测评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测评不能仅凭个别人的主观臆断,而应在制定测评方案、建立测评目标体系及开展测评活动时,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以品德行为作为依据,客观真实地反映人的德性;其次要求测评目标体系本身制定的科学性,使之能反映测评对象和测评内容本身的特点;再次,要求测评方法合理,在量化时要考虑到思想品德的本质特点,尽量使测评结果客观、准确,避免主观随意性。(4)有效性原则:是指测评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其水平。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反映测评对象的目标体系;其次,采用不同方法来获取各种信息;再次,要用联系的观点来使用测评资料。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内容(1)政治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和行为的价值判断。(2)思想素质测评: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价值判断。(3)道德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关系、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价值判断。(4)法纪素质测评:是指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组织纪律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坚持民主、遵守和维护法律、遵守组织纪律的行为素质的价值判断。(5)心理素质测评:是对那些与道德评价及道德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心理能力、心理特征进行测量与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一)(1)操行评语法:是自我、集体与教师三级测评,采用内省报告、观察评判为基本方式、以语言文字转达评定结果。优点:评价者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对照一定标准,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作出的评价,其结果有一定规范性和针对性,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但这种方法由于较多地从经验和印象出发,加上测评信息的有限性,又没有明确严格的评判标准,测评结果的主观性、随意性明显,比较空泛,难以反映不同学生思想品德差异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2)操行加减评分法: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等要求,制定出一些评语式测评项目和相应的评分标准,指明达到什么程度加多少分或违犯什么程度扣减多少分。测评前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基础分,学期初公布于众,学期结束时,算出加减后的总分,最后得出区分等级。优点:①把被评对象的思想品德评判转化为数量评分,对每条操行的评判有统一的具体的差别明显的等级标准;②评分结果比较客观;③可以反映学生品德在各个方面各个方向上的行为变化,且所获得的总评结果为分数形式,或以进行直接比较,分辨性和具体性大大增强了;④保证德育工作和德育管理及时获得信息,及时施教。缺点:如评判分值难以科学、合理;偏重行为评价,忽视首先意识和思想动机;加分减分相抵,容易掩盖某些缺点和优点;使用不当时,易出现以测评代替教育的做法,影响德育评价各项功能的发挥等。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二)(3)考试考核测评法(知识行为测评法):是把品德测评与政治品德课的学习成绩测试结合起来,认为完整的品德行为包括知和行两种因素,既要考其相关的知识与判断能力,又要观其实践行为表现。(4)积分测评法:一般是先将德育目标或规范要求具体化为一些操作行为,并用具体项目表示,每个项目定出分值及评分要求,开学向学生公布,然后定期进行测评,期末累加起来,即某一时期品德测评的累积分数。(5)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思想品德评价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把整个思想品德评定看成一个集合,各个评定项目都可以各看成一个模糊子集,这些模糊子集可用其隶属度所构成的一个矩阵来表示,为了进行综合评判,还要确定各个项目的权重,这些权重也用一个模糊矩阵来表示,最后将两个模糊矩阵相乘加以归一,可得出思想品德综合评判成绩。其基本程序为:①制定品德测评项目体系;②使各测评项目等级量化;③选择并组建测评团体;④进行模糊测评计量;⑤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并确定最后等级。优点:可以使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直来,把大量分散的和模糊的认识转化为集中的判断。缺点是计算繁琐,一般人难以掌握,评价者要有一定的模糊数学的知识。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三)(6)品德情境测评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创设一定的社会交往情境,引发学生自由地产生品德心理活动的品德行为,从而客观地测评品德的方法。包括品德情境模拟测评(用语言描述、图像展示、实物呈现等形式,模拟学生品德产生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品德心理活动的表露,据此作出评定)和品德现场情境测评(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操纵某些自变量,激发学生内心矛盾冲突,从而测评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7)OSL品德测评法(养成性(教育性)品德测评法):是以品德养成为目的,这里O、S、L即品德养成结果(做到、稍差、较差)主观测评的一种简便标记符号。在OSL品德测评法中,首先采用符号记录测评结果,最后在综合中或必要时才转换成分数。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打分带来的不良影响。(8)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其基本思想: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从学生品德结构要素中确定一些基本要素,再从基本要素中选择一些表征行为或事实,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就是否具备这些表征行为与事实予以报告。设计这种方法的目的:①把中小学班主任从期末操行评语的困难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只补充一些学生的突出个性特征、典型事例,不用写空话套话或做文字变换游戏。②提高品德测评的客观性并建构一种适合大规模选拔考核学生品德的统测统评方法。
本文标题:教育测量与评价课件(11)(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2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