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二、调查,中国人都在读什么书?“魔都人民左手佛经右手钞票”、“不要和北京人'上床'”……而重庆人民是除开上海之外购买股票书籍最多的省份,人群购买比例全国第一……各省市阅读习惯大不同,看完彻底毁三观。而在男女阅读习惯上,据说男人越来越“小”,女人越来越“硬”……三、今天,我们究竟应该为什么而读书?读书,成了杀出重围获取高等学府的“入场券”,成了养家糊口“稻粮谋”的证书职称。毋庸讳言,现代人背负着生活重压,忙于考试,忙于工作,忙于挣钱……难得真正静心读本书,但我们能心安理得地为不读书找如此多借口,为何不找一个借口读本书?四、快快丢掉那些在我们的头脑中跑马的烂书吧!当你花费有限的金钱及大量的时间、精力阅读一本书,到头来却发现多数内容都是在扯淡,你甚至怀疑作者的目的是不是就想骗些买书钱时,你必须意识到,你不能再“好读书不问出处”了:你必须对阅读对象精挑细选,你必须慎重对待每一次阅读行为。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也许这些统计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不喜欢看书。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来人左右的小镇,有四五十个麻将馆四五家网吧是常事。麻将馆白天黑夜几乎都是满的,不愁客源。来参与打麻将的有农民、生意人、退休老干部,教师、医生、国家公务员等,甚至很多教师趁中午休息也要玩两把,自诩“经济半小时”。可以说,不论文凭高低(不能说文化程度高低,因为中国的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不分男女,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当中,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查阅资料或者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以前,有一句来讽刺公务员整天无所事事的话: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说明那时候还有很多公务员在看报纸,但自从网络化办公后,网络带来的海量阅读材料反而没有人读了,报纸更是无人问津。我到过不同部门的办公室,很多人或公开或偷偷摸摸在网上斗地主或偷菜。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更是感叹抽不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这不只是我善意地猜想,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从愈演愈烈的论文抄袭、剽窃来看,他们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见不得人的勾当,说明这些学者写不出东西来了。写不出东西的学者,肯定是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老本吃完了,才会江郎才尽。一个经常读书学习的学者,哪有写不出东西的道理。由是观之,中国人年读书的本数,也许比统计的还要少。这样的读书量实在是让人忧心。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材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这样低的阅读量,这样低的文化素养,能让中国可持续发展吗?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我看有点悬。中国人不爱读书就两个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上述国家,老早就普及高中教育了。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也最重要的因素。读书这种习惯要靠从小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和家庭。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学习就是做作业。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叮嘱学生的一句话:回去把作业做好。而家长督促学生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好了吗?从没有人问:今天看了什么书?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读书并没有引起国民的重视,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你还有可能听到校长或教师无所谓地说:我最不喜欢看书。很多中小学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只晓得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我估计,在中国的一些普通家庭中,有50册藏书的肯定不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你知道吗?甘肃人民是购买比例较高的省份,其尤爱阅读购买小说;而搜索和购买漫画的人数很大一部分是天津人。台湾人民很喜欢在淘宝上搜索和购买大陆出版的历史书籍,尤是关于党史以及人物的部分。重庆人民是除开上海之外购买股票书籍最多的省份,人群购买比例全国第一。地处北部,气候寒冷的黑龙江,以“黑客技术”相关书籍全国第一的购买量力压拥有南翔技校的山东,成为中国最具黑客气息的省份。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马背上的游牧名族,在打猎放牧之余,最爱看的其实是冷笑话,因为那边真的很冷……淘宝数据显示:内蒙人民是购买笑话比例较高的省份。湖北人购买麻将攻略书籍的热情居然大大超越了四川,成为购买最多及对麻将最有研究的省份。有关风水、面相、周易的图书,在全国各省之中购买最多就是:广东人。然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吉林的东北爷们最爱买催泪、柔情的言情小说,江湖上一本本的虐心大作,其实虐的都是他们的钢铁男儿心。……以及,首都人民对性事研究颇为热衷,购买各类性爱指南书籍最多,不亏是出过“天上人间”的地方啊。上面是各个地方阅读习惯的不同,而男女买书,也大有不同哦。男人开始变“小”:或许是压力太大,这年头的男人开始“变小”了:不再关心历史、军事、政治等大的话题,反而越来越关心自身的生活:厨艺、瘦身、家居等方向日渐成为他们所热衷的购书方向。女人开始变“硬”:女人们开始放弃原来的小情趣,毅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从美妆护肤、瘦身美容、转向职场心得、金融商业、投资理财等方向。【参考:淘宝阅读数据,高速你不知道的真相】禅语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曾挂着一缕丝。如今,很多人已经“终日读书,未曾含着一滴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是过去读书人功利主义的透骨写照,千年后现代人依旧捧着书苦苦追逐。我们没少读书,但读的多是工具书、成功学、计谋论……我们只坚信“学以致用”。读书,成了杀出重围获取高等学府的“入场券”,成了养家糊口“稻粮谋”的证书职称。毋庸讳言,现代人背负着生活重压,忙于考试,忙于工作,忙于挣钱……难得真正静心读本书,但我们能心安理得地为不读书找如此多借口,为何不找一个借口读本书?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为,此事不关名与利。书籍不是晋身的阶梯,而是望远的城楼;不是使人生富贵的金砖,而是让心灵宁静的钟磬。寒窗苦读只求烛影摇红?苏秦锥刺股因好学?铁砚磨穿是恒心也是利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命运不能只寄托于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包罗万象,书中浮华若尘,书中容不下功利心。读书曾经,这样被我们误读。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可能是孔子当时与弟子谈话时的一句感慨之言,感慨古今学风的迥异,却也是向弟子揭示学习之真谛所在。“古之学者为己”的确为的是自己,但绝不是为一己那点蝇头小利,真正为的是自身道德境界和个人修养的提高。“今之学者为人”并不是褒奖今人学习为的是苍生福祉,而是大骂今人学习是为那一官半禄,为的是与世俗面前获得自己虚荣心上的满足。孔子认为今人学习不过只是为人前的盛赞,乡里的追捧。薪火相传的千年古训,让我们坚持读书的信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等古训可谓无人不知。而在这个盛行文化快餐的时代,流行“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再以更快的速度将它遗忘”,比如“短小精悍”的微博盛行——人们更乐于用短短数十秒的时间去获取百余字的信息,由此,需要静心凝神才能完成的阅读过程,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了。与当下纷繁的生活相对照的,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空虚的抱怨。面对普遍存在的浮躁之气,阅读是治疗此疾的绝佳方法。捧好书一本,寻静谧一隅,在沁人的书香中沉潜于心,读到精彩处,或耳热心跳,或神游四方,或醍醐灌顶,或掩卷深思……阅读的节奏控制自如,阅读过后回味良久,受益无穷。阅读是一种能够培养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静心便不再是难事。既然如此,与其在消费快餐文化过后惴惴然,不如走进书香的世界,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充实与快乐。书香常伴,趁我们的眼睛还清亮,鬓发尚未成霜,让“人生”这本书变得墨香缕缕,书香怡人。已经很少有人去阅读了。偶尔,阅读的欲望袭来,看着书店里琳琅满目鳞次栉比的各色书刊,该如何入手?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有用的无用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信息的海洋,如果不加甄别的阅读,很可能时间花费了但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收获,更有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开卷必有益”,这句话得仔细的思量一番了,当你花费有限的金钱及大量的时间、精力阅读一本书,到头来却发现多数内容都是在扯淡,你甚至怀疑作者的目的是不是就想骗些买书钱时,你必须意识到,你不能再“好读书不问出处”了:你必须对阅读对象精挑细选,你必须慎重对待每一次阅读行为。本期学堂,我们为你挑选了一部分我们认为会对阅读者造成误导的书,这些书或者曾火爆一时,或者系跟风而出争议四起,但无一例外跟他们对自身的标榜和炒作是不相符的。如果你读过这些书,欢迎参与讨论;如果幸好你还没读过这些书,绕过它们吧亲,这是我们的建议。这个时代,你得挑着拣着去阅读了。傻X的成功励志系列、拿爱国主义赚钱的不高兴系列、骗死人不偿命的养生系列、经不起现实考验的职场系列、哗众取宠的决定一生系列……对于热爱生命的人而言,读书,是那么的令人惬意,多少生命的真谛来自文字;对于热爱读书的人而言,时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多少生活的琐碎侵蚀了阅读。没有阅读的生命是贫瘠的,没有生活的阅读是空洞的,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最好的书。什么是最好的书?那些能在这个时代涤净你的浮躁气和功利心的书,就是好书。烂书当道,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最好的书?
本文标题:中国读书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3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