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古诗与气候知识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快行冷锋或寒潮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对流雨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岭南地区暖锋锋面雨5、“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6、“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有可能是台风7、“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8、“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9、“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的作用1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1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12、“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之美!13、“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14、“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15、“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1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1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19、“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20、“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华北地区春旱,春天仍在冷气团的控制下,人们对春雨的渴求和珍爱21、“孔明隆冬借东风,火烧曹阵在赤壁”------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东南风22、“蜀军火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2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唐.张敬忠)《边词》-----节律美之纬度地带性2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到了甘肃玉门关处已经“无能为力”了。体现了节律美之经度地带性2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垂直气候差异,体现了节律美之垂直地带性。2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脉垂直气候差异二、地貌知识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流水侵蚀下切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四川崎岖险峻的地形和交通闭塞的盆地地貌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山地地貌4、斜阳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俗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唐.皇甫松)-------河流冲积或沉积地貌5、“仰望山接天,俯看江成线。”------横断山区高山、峡谷相间纵列分布6、“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云贵高原险要复杂的地形和冬季准静止锋影响下的暖湿的气候7、“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骑新民。”,“远看成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雪山连绵,矿藏丰富,虽然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8、“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院院地下藏,窖洞土中生。”------黄土高原建在地下的窖洞。9、“上山到云间,下山到河边。”------藏南谷地10、“百里草原遍热泉,千里热湖映雪山。蓝天万里高飞雁,浩茫热气弥宇间”------西藏地热资源11、“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贺兰山以西盆地,开口风力强劲地段的戈壁滩砾石层景观)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南丘陵地形13、“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生光阴路上忙”-------云贵高原地区崎岖的地形和过去交通的困难。14、“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唐.岑参)-----诗人甘愿冒大忌,情不自禁的连续用了四个“火”字,突出“火洲”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之地,七月份月均温达33℃,极值曾为49.6℃。15、“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为我国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水热同期,土壤肥沃16、“天雨一包脓,天晴一块铜”------南方酸红壤遇雨散成泥浆,天旱则成硬板状。1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岩为沉积岩,除了是制水泥和石灰的原料外,还能发现生物的化石。18、“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火山喷发带来火山岩1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岷山位于秦岭以南,出现“千里雪”的景观是海拨高,获地面辐射少。20、“断层一条线,有水在里面”------地下水常沿断层线出露地表。21、“水滴石穿”、“沧海桑田”------前句表流水侵蚀,后句表地壳物质在不断运动,上升运动可使“沧海”变成“桑田”,下降运动也可使“桑田”变成“沧海”。22、“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2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为了适应风大环境而头重脚轻,随风摇摆,不易折断。而山间则气候恶劣、土壤坚硬,故而竹笋嘴尖皮厚易于钻出地表。24、“天崩地裂寻常事,水滴石穿更无言”------地理事物的力量美25、“溪间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地理事物的文化美三、水文知识和天体运动知识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瀑布蕴藏巨大水能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三峡磅礴的气势和巨大的水能资源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刘禹锡)“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清.施润章)------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的磅礴气势,观潮时间和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昼夜更替、万川归海的自然规律5、“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南宋.谢枋得)------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6、“天时人事日相崔,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纯科学结论7、“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四季变化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赤道周长约为四万千米,得出一日自转的线速。体现了地理事物的时空美!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抓住“月落夜半”四字,得出为上弦月1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唐.朱淑真)-------“无夜”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月相当为满月(望)。1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月黑”为无月光之夜,月相当为“新月”前后。然此诗略有矛盾(月黑怎见雁飞,大雪季节怎有大雁?)。12、“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夜静”指半夜人静之时,此时月出应为“下弦月”。1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四、人文地理知识1、“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篙去烧畲”(刘禹锡)------烧山种地、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2、“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王之涣)------放火烧草,骑马射猎破坏草原生态的无知行为3、“谁知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群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树立生态道德,爱护生灵。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水土保持5、“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反映城市与农村人口分布差别6、“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唐.柳宗元)-----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及受歧视态度7、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张籍)-----计划生育国策8、“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十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厦”(唐.张愈)-----社会分工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南宋.曾几)《三衢道中》------浙江的三衢县,阳历六月我国东部的雨带已推进到江淮之间。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体现诗意的现代电子通信技术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反映了大自然的色彩美(黄、翠、白、青)、动态美(鸣、上、含、泊)、声音美(黄鹂鸣)和形象美(翠柳、青天、千秋雪,万里船)。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草木的生生死死,促进了物质循环,积累了有机质,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充分体现了生态和谐之美!13、“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观赏西湖雨天效果最佳14、“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以情观景。1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主要反映了自然景观的色彩美。16、“留得残荷听雨声”------描述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和听觉美。1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反映的是佛教在我国南朝的广泛扩散,此教起源于南亚,传入到中国阶段属于迁移扩散,在中国范围内属于等级扩散、传染扩散和刺激扩散。18、“平地起三塔”,“深山藏古寺”------前句地形为开阔的山脊处,后句地形为山谷或盆地、洼地。表明人文景观应和自然景观和谐共处并最终突出自然景观的整体美。1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人地关系的和谐诗词中的地理描述: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本人从浩瀚的诗名中摘选其冰山一角作以分类说明如下:一、描述名山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二、描述河流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
本文标题:地理古诗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4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