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工业碳酸钠的测定方法
工业碳酸钠的测定方法化学工程系09工业分析与检验项目目的1、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2、了解工业碳酸钠的产品分类3、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和标准4、掌握各测定标准的试验方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2、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产品分类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1、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2、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3、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技术要求1、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2、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表格指标项目指标I类Ⅱ类Ⅲ类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总碱量(以Na2CO3,计),%≥99.299.298.898.099.198.898.0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0.500.700.901.200.700.901.20铁(Fe)含量,%≤0.0040.0040.0060.0100.0040.0060.010硫酸盐(以SO4计)含量,%≤0.030.03(1)-----水不溶物含量,%≤0.040.040.100.150.040.100.15烧失量(2),%≤0.80.81.01.30.81.01.3堆积密度(3),g/mL≥0.850.900.900.900.900.900.90粒度(3),180μm筛余物,%≥1.18mm≤75.070.065.060.070.065.060.02.0------试验方法1、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2、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GB602,GB603之规定制备。3、各检验方法总碱量测定(重点)氯化物含量测定铁含量测定碳酸盐含量测定一、总碱量的测定(重点)采用国标《工业用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滴定法》。1、方法提要以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液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总碱量。2、试剂和材料.(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lmol/L;(2)澳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3、仪器、设备.(1)称量瓶:30mmX25mm;或瓷柑涡:容量30mL4、分析步骤(1)称取约1.7g试样,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或瓷柑竭中,移入烘箱或高温炉内,在250-270℃下烘至0恒重,精确至0.0002g。(2)将试料倒入锥形瓶中,再准确称量称量瓶或瓷增竭的质量。两次称量之差为试料的质量。(3)用50mL水溶解试料,加10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4)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5)同时做空白试验。5、计算总碱量(以Na2CO3计)X(%)按式(1)计算:X=(c*V*0.05300)/m*100=(5.300*c*V)/m(1)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m——试样质量,g;0.05300——与1.00ml盐酸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碳酸钠的质量,g;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二、氯化物的测定(一)、汞量法1、原理:在微酸性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离子转化成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与过量的Hg2+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2、试剂和材料硝酸(GB626)溶液;1+1;硝酸(GB626)溶液:1+7;氢氧化钠(GB629)溶液:40g/L;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1/2Hg(NO3)2·H2O]约为0.05mol/L。澳酚蓝(HG3-1224)指示液:lg/L;二苯偶氮碳酞饼指示液:59/L。3、仪器、设备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1或0.02mL,4、测定步骤(1)称量约2g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40ml水和2滴溴酚蓝指示液,滴加1+1硝酸溶液中和试样至黄色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蓝色,再用1+7硝酸溶液调到溶液恰呈黄色并过量2-3滴(2)加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3)同时进行空白试验。5、计算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X(%)按式(2)计算:X=[c*(V-V0)*0.05844]/[m(1-X0)]*100=[5.844c*(V-V0)]/[m(1-X0)](2)式中c——硝酸汞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空白滴定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ml;m——试样的质量,g;X0——由GB2372测定烧失量的百分含量;0.05844——与1.00ml硝酸汞溶液{c[1/2Hg(NO3)2·H2O]=1.000mol/L}相当的氯化钠的质量,g。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二)电位滴定法1、原理在酸性水溶液中,以银电极为测量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借助于电位突跃确定其反应终点。2、试剂和溶液硝酸:1+1溶液;硝酸钾:室温饱和溶液;溴酚蓝:1g/L乙醇溶液;氯化钠(基准试剂):c(NaCl)=0.05mol/L标准溶液;称量2.9225g预先在500-600℃下烘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精确到0.0002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液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硝酸银:c(AgNO3)约为0.05mol/L标准溶液;3、测定步骤称量8.75g硝酸银,精确到0.01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用移液管移取5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加40ml水,放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加2滴溴酚蓝指示液,滴加硝酸溶液至溶液恰呈黄色。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连接电位计接线,调整电位计零点,记录起始电位值。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先加入4.00ml,再逐次加入0.10ml。记录每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后的总体积和对应的电位值E,计算出连续增加的电位值△1E和△1E之差△2E。△1E的最大值即为滴定的终点,终点后再继续记录一个电位值E。。4、计算(公式同上方法)滴定至终点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按下式计算:V=V0+b/BV1三、铁含量测定方法(1)称取lo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滴加35mL盐酸溶液(1+1),煮沸35min,冷却(必要时过滤),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2)用移液管移取50mL(或25mL)试验溶液,置于10oml.烧杯中。另取7mL(或3.5mL)盐酸溶液(1+1)于另一烧杯中,用氨水(2+3)中和后,与试验溶液一并用氮水(1+9)和盐酸溶(1+3)调节pH值为2(用精密pH试纸检验)。分别移入l00mL容量瓶中,以下操作按GB3049第5.3.2条及5.3.3条规定,选用3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测定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3)绘制标准曲线四、硫酸盐含量的测定(一)硫酸钡重量法仲裁法1、方法提要溶解试样并分离不溶物,在稀盐酸介质中使硫酸盐沉淀为硫酸钡,将得到的沉淀进行分离,在800士25℃下灼烧后称量。2、试剂和溶液盐酸(GB622)溶液:1+1;氨水(GB631),氯化钡(GB652)溶液:1008/L;硝酸银(GB670)溶液:5g/L,用少量水溶解0.5g硝酸银,加20mL硝酸溶液((1+1),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甲基橙(HGB3089)指示液:lg/Lo3、分析步骤(1)称取约20g试样,精确至0.Olg,置于烧杯中,加50mL水,搅拌,滴加70ml.盐酸溶液中和试料并使之酸化,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和洗液收集于烧杯中,控制试验溶液体积约250mL。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液,用氨水中和后再加6mL盐酸溶液酸化,煮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25mL氯化钡溶液(约90S加完),在不断搅拌下继续煮沸2min。(2)在沸水浴上放置2h,停止加热,静置4h,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沉淀直到取lOmL滤液与1mL硝酸银溶液混和,5min后仍保持透明为止.将滤纸连同沉淀移入预先在800士25℃下恒重的瓷增祸中,灰化后移入高温炉内,于800士25'C下灼烧至恒重。(二)硫酸钡比浊法1、方法提要在微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钡沉淀硫酸根离子,与硫酸钡标准比浊液比较。2、试剂和材料氯化钡(GB652)溶液:250g/L;硫酸盐标准溶液:1mL含有0.lmg硫酸根(SO,);酚酞指示液:10g/L;3、分析步骤(1)称取l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20mL水和1滴酚酞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中和至中性并过量2mL,煮沸2min,冷却(必要时过滤),移入50mL比色管中。同时根据试料中的硫酸盐含量,分别取3^-4份硫酸盐标准溶液,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每份间隔相差0.5mL(根据试料中硫酸盐含量,可适当缩小或扩大间隔)。(2)分别加入20mL水、2mL盐酸溶液在试料管及标准管中同时加入l0mL氯化钡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置于40——50℃水浴中20min后比较标准管和试料管的浊度。取与试料管浊度相当的标准管中的硫酸盐的量进行计算(3)当试料管浊度介于二支标准管浊度之间时,按两标准管中硫酸盐量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本文标题:工业碳酸钠的测定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8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