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成就
1、新中国的建立为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1840年1949年1956年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体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经济体制: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3、中国在五十年代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落后的中国面对着如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当时有几种选择:第一种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第二种是选择农业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认为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1、过渡时期的概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一化三改”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2、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意义失误对农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急于求成、工作过粗、行政命令过多而违背了部分人意愿。助长党内的急噪冒进情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要性方针原则方法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土改以后,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形式:合作化由小到大,有低级到高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必要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必经之路初级高级采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矛盾。特点高潮全行业公私合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任务:成就(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有步骤地促进、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重工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基本含义:工业化建设由农业国工业国把中国:改造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从私有制公有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6年7月,第一汽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解放卡车解放卡车红旗轿车红旗轿车1956年,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歼——5歼——6歼——7歼——8II中国最新的战斗机歼十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1952年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拉萨人民庆祝青藏公路通车1952年动工兴建鹰(潭)厦(门)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工人在竖立井架鞍山钢铁公司“一化三改”的历史经验1、以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以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4、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5、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内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3年1953—1957年1956年底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社会主义建设
本文标题: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8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