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主要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八节压力与健康具体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具体内容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概述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第八节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要把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发展标准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考察分析。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一)、周期节律性(二)、意识水平(三)、暗示性(四)、心理活动强度.(五)、心理活动耐受力.(六)、康复能力(七)、心理自控力(八)、自信心(九)、社会交往(十)、环境适应能力(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它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五)、心理活动耐受力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六)、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关的。(八)、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九)、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十)、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环境。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适应下来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一、临床心理学领域概念的区分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的图示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健康心理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而从发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不健康心理当心理活动变的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那么,这时的心理活动,便称为“不健康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常形与变形评定方法心理冲突的常形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关系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二是他带有明显得到的性质,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是为道德的,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知的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二是他不带明显得到的色彩。如上例,你不能说吃药和不吃药何者道德何者不道德。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病程情况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精神痛苦的程度轻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出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总体评价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患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需要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一、躯体疾病患者一般心理特点(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二)患者的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三)情绪低落。(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1、医患关系2、查房影响3、疾病恢复过程4、不治之症5、合并心理障碍的处理6、躯体疾病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5、合并心理障碍的处理(1)、合并综合症(2)、长期住院影响(3)、重症患者的恐慌(4)、心身疾病的焦虑与抑郁(5)、夸大疾病的倾向躯体疾病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首先,它取决于病情本身的特点,也就是疾病本身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脑的活动。其次,是取决于疾病的发展过程和严重程度。在疾病严重和迅速发展时,或者有中毒现象存在时,会出现意识模糊之类的心理障碍,而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多在疾病慢慢发展和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产生。其三,各类有害因素会加倍影响心理活动,如含酒精饮料,通常可能只改变人的情绪;而在身体有病时,它可以加重情绪的变化,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概述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补充资料:焦虑专栏第一单元概述1、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2、工作范围扩大的影响3、造成范围扩大的原因4、心理健康咨询主要工作内容5、心理不健康分类的前提1、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只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可是,从现阶段咨询心理学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和神经衰弱的某些症状之间,界限混浊不清。2、工作范围扩大的影响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依附;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3、造成范围扩大的原因(1)、在精神病学领域中,“神经症”,特别是“神经衰弱”的外延和内涵并不十分清楚。(2)、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咨询心理学也没有认真进行过界定(3)、咨询心理学自身,由于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所以咨询操作的着眼点并也不统一。4、心理健康咨询主要工作内容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咨询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仍然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比如,由于现实的学习、工作、个人生活压力以及婚姻、家庭、社会适应等具体事件造成的各类不良情绪与行为(5、心理不健康分类的前提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时,将彻底排出各类神经症以及精神障碍的症状。把确诊的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症状列入异常心理范畴。一、区分的用途1、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4、咨询方案的制定5、疗效评估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7、职业培训8、心理健康状况调查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二、效度所谓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以此标尺,断定被区分出的各种“心理不健康状态”,确实在现实中独立存在着。1、症状学效度---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2、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可分两大类:(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3、结构效度---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1)人口学因素(2)个性心理特征(3)身体健康水平(4)社会变迁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一、一般心理问题的定义“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
本文标题:健康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9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