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他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实验工具:香蕉、木箱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连接起来,达到目的。研究结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三、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根据被观察者的回答,科尔伯格总结出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通道德伦理取向阶段。四、罗森塔尔实验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五、皮亚杰:三山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此时实验者要幼儿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主义是前运算阶段(2至7岁)幼儿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幼儿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六、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在研究中,班杜拉把儿童带到一间屋子里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在同一个屋子的另一头,一个大人正在悄悄地与一些玩具(TinkerToys)玩,在它们的旁边有一个大木棰和一个假人(Bobodoll)。儿童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儿童看到大人叫喊着用大木棰击打假人,控制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大人只是悄悄地自己玩玩具。在孩子们看了约十分钟之后,把他们带到另一间放着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的屋子,告诉他们说这些玩具是留给其他人玩的,以此激起他们的挫折感。之后把孩子们带到第三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些玩具,包括Bobodoll。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实验组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侵犯行为。在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七、贾德:水下打把实验贾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他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拆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结果继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贾德说:“理论(指折射原理)曾经把有关的全部经验――水外的、深水的与浅水的经验――组织成为整体的思维体系。他们(被试)知道靶子在水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遇到第二种深度的水的时候就能有效地应付了。换言之,他们在理论的高度上把握理解了实际情况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后来,亨德里克森等人曾改进了贾德的实验。他们把被试分成三组而不是两组:第一组不加任何的原理指导;第二组被试学习物理学的折射原理,知道水、陆之间物体的位置有折光差异,目标不在眼睛所见的位置;第三组则进一步加以指导,给他们解释水越深目标所在位置离眼睛所见的位置越远。第一次实验时靶在水深6英寸处,第二次靶在水深2英寸处。实验结果表明在学习打靶时,由于二、三组被试了解原理,成绩优于第一组的机械练习;而第三组的成绩优于第二组更说明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应用于新情境中的迁移,在了解原理原则与其实际应用情境的关系时效果会更好。他们不仅进一步证实贾德的理论,而且指出,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教学方法上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八、斯坦福:延迟满足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诱惑的能力。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在他们面前的是放在碟子上的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要不就把棉花糖吃掉,要不就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更成功。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9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