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
L/O/G/O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1.检测限2.线性范围3.可报告范围4.准确度(回收实验)5.准确度(方法学比对)6.精密度7.干扰实验8.稳定性9.参考值(参考区间)检测限检测限评估的基本原则•实验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法与仪器操作;•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用于实验的试剂应为同一批号,且在有效期内。检测限检测限的评估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材料和基本要求空白样本的制备:空白样本应不含被测物,但其基质应与待测定常规样本相同。如空白样本难以得到,可采用5%牛血清或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或根据测定项目选用相应基质的样本,但应注意将基质效应减至最小。实验方法在一次运行中将空白样本重复测定20次。数据处理数据记录:将测定结果记录于表格中。如果检测系统对于低于零的结果报告为零,应记录初始响应值,如吸光度值等。数据统计:计算20次结果的均值与标准差SD。结果报告:以空白均值加两倍标准差报告方法的检测限。线性范围线性范围评估的基本原则•实验操作人员应熟悉方法原理与操作,能对样本进行正确处理,确保仪器工作状态正常,采用适当的校准品对仪器进行校准。•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如精密度)应与标称值相符,不存在明显的携带污染等。•应使用同批号试剂及校准品。线性范围基本要求•样本基质应与临床实验样本相似,但不可采用含有对测定方法具有明确干扰作用物质的样本,如溶血、脂血、黄疸或含有某些特定药物的样本。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时,理想的样本为分析物浓度接近预期测定上限的混合人血清。•建立一种定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时,需在预期测定范围内选择7-11个浓度水平。如将预期测定范围加宽至130%,在此范围内选择更多的浓度水平,然后依据实验结果逐渐减少数据点直至表现出线性关系,可发现最宽的线性范围。•当对标称线性参数进行验证时,需在已知线性范围内选择5-7个浓度水平。•无论是建立或验证线性范围,所选用的浓度水平应可覆盖整个预期测定范围并包括与临床有关的重要评价浓度,如最小测定浓度或线性范围的最低限、不同的医学决定水平、最大测定浓度或线性范围的高限等。线性范围制备方法•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可通过将高浓度样本与低浓度样本进行倍比稀释得到,注意在进行液体吸取时应选择精密度与准确性好的移液装置。制备时应将样本完全混合并避免蒸发或其他使样本变质的情况。每份样本的浓度与体积单位应统一。•如果高/低浓度血清的值未知,可将每种血清编码,用编码代表每个血清的相对浓度。对于等浓度间隔样本,可用连续整数(如1、2、3、4、5)代表连续样本。进行数据处理时可用样本号代替X值。•样本的特殊处理:在无法得到适用的人血清时,需对样本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满足实验要求。这些处理过程包括稀释、加入添加物或透析、热处理等,无论进行何种处理均应以保持基质恒定为基本原则。在评价报告中应对所使用的稀释液、添加物、溶剂等的材料来源加以注明。线性范围实验过程•建立线性范围:需测定9-11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3-4次•验证标称线性参数:需测定4-6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3-4次。•所有样本应在一次运行中或几次间隔很短的运行中随机测定,最好在一天之内完成。线性范围结果报告线性范围报告的具体格式不要求,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进行线性评价的实验室或生产厂家名称。•被评价的方法或试剂名称,批号。•测定项目。•线性范围(如为二阶线性应包括临床允许误差)。•如可能应标出测定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及在此水平处的临床允许误差。可报告范围可报告范围评估的基本原则1.实验人员应熟悉测定方法与仪器操作。2.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3.用于评价实验的试剂应为同一批号,并在有效期内。可报告范围样本要求最好选择与测定样本具有相同基质的样本。制备方法低值样本:将待测样本(含被分析物)用混合人血清(含被分析物浓度水平较低)或5%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进行稀释,产生接近于方法线性范围低限浓度水平的样本,一般为5个浓度水平,浓度水平间隔应小于线性范围低限的10%。高值样本:选取含被测物的高值样本,必要时可添加被分析物的纯品,并计算出理论值。使用混合血清或5%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或测定方法要求的稀释液对高值待测样本进行稀释,使其接近于线性范围的上1/3区域内,并记录稀释倍数。至少选用三个高浓度样本,稀释倍数应为方法性能标明的最大稀释倍数、并适当增加或减小稀释比例。可报告范围实验过程在一次运行中将低值样本重复测定10次,高值稀释样本重复测定3次。数据处理数据记录:可根据附表进行数据记录。数据统计:分别计算AVE、SD、CV值。对于可报告范围高限还应计算乘以稀释倍数后的还原浓度和相对偏差。结果报告可报告范围低限:以方法性能标示的CV值为可接受界值,由数据中选取CV值等于或小于可接受界值的最低浓度水平做为可报告范围低限。可报告范围高限:选取还原浓度与理论浓度的偏差(%)等于或小于方法标示CV值时的最大稀释倍数为方法推荐的最大稀释倍数,方法线性范围的上限与最大稀释倍数的乘积为该方法可报告范围的高限。准确度——回收实验回收实验评估的基本原则1.实验人员应熟悉测定方法与仪器操作。2.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准确度——回收实验•实验样本的基本要求和制备方法1选择合适浓度的常规检测样本,分为体积相同的3-4份。2在其中2-3份样本中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制成2-3个不同加入浓度的回收样本,计算加入的待测物的浓度。3在另一份样本中加入同样量的无被测物的溶剂,制成基础样本。•实验过程用待评价方法对回收样本和基础样本进行测定,通常对样本进行2-3次重复分析,取其均值进行计算。•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1计算回收率:回收率1=2可接受判断:比例系统误差不大于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准确度——回收实验注意事项:1加入体积:加入的标准液体积一般在样本体积的10%以内;并且保证在加样过程中的取样准确度。2加入待测物的浓度:在保证总浓度在方法分析测量范围内,尽量使加入标准液后样本中的被测物浓度达到医学决定水平。3标准物浓度:因为标准物溶液加入体积不到10%,为保证得到不同浓度的回收样本,标准物的浓度应该足够高。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方法学比对的基本原则1.熟悉待评价系统。2.编写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3.比对方法的选择:对于比较、对方法,采用符合生产厂家要求的实验室现行方法,或采用公认的参考方法。比对方法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实验样品方法更好的精密度。(2)没有已知的干扰物。(3)同实验样品方法具有相同单位。比较方法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方法,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4.待评价方法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可参考NCCLSEP-10),并且对待评价方法进行精密度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达到相关标准后,才可进行对比实验。准确度——方法学比对实验样本的基本要求1按照实验对样品的要求收集处理病人样品,样本贮存时间及条件由被测组分的稳定性而定,尽可能避免使用贮存的样品。2样品应来自于许多病人,并且此病人的疾病对于被测组成的影响应该是知道的,不要使用含有干扰此方法的组分或条件(如溶血)样品。3在具有临床意义范围内即医学决定水平范围内,评价实验样品方法,通常基本从低于参考范围的低限到高于参考范围的高限。分析浓度尽可能在报告的浓度范围内均匀分布。商品质控物或者校准物可能存在基质效应,应避免使用。准确度——方法学比对实验过程1每天选择8个临床病人样本,按1到8的顺序编号。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实验,按照1,2,3,4,5,6,7,8,8,7,6,5,4,3,2,1的样本顺序进行测定。2以上实验至少重复5天,即至少分析40个不同的临床病人样本。每天实验必须进行校准和室内质控。只有在室内质控合格的情况下,当天的实验室数据才有效。精密度1.批内精密度是众多种类精密度中最基本的一个,它是在严格的相似条件下,所得到的最佳的精密度。2.批间精密度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组)操作员在同一仪器上,使用同一方法和同种、同一批号试剂,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或20个工作日)对同一测试样品(常用质控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Textinhere精密度精密度评估的基本原则1.操作者必须熟悉方法和/或仪器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各项注意事项,能在评估阶段维持仪器的可靠和稳定。2.用于评估试验的样品一般常采用临床实验室收集的稳定和冷冻贮存的血清(浆)库;当实验室收集的样品不稳定或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稳定的、以蛋白质为基质的商品物质,如校准品或质控品。3.评估精密度时,应至少评估二个浓度水平样本的精密度。当二个浓度的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三个浓度。所选样本浓度应在测量范围内有医学意义,即至少有一个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decisionlevels)左右。不要为了得到较小的精密度,都选用较高值的样品,甚至超出测量范围。也不应选用靠近最低检出限的样品,此时所得的精密度往往偏大。相当多的检验项目低值常无实际临床意义,但有少数检验项目,其低值也有临床价值,此时就需要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值精密度,适用时,可进行功能灵敏度的评估。如没有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一个浓度。此外,再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在线性区间内选择另一个值。如与厂商或文献报导的精密度进行比较,所选浓度应与被比较精密度的浓度相接近。否则,有可能得出不恰当的结论。精密度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1试剂和校准品:应使用同一种类、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物,如可能,只进行一次校准。使用不同批号试剂和多次校准都会增加检验结果的变异程度。2评估方法:在以上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在一批内对样本进行重复测定,至少进行20次重复测定。3质量控制:检验时应同时至少测一个质控品。当质控品结果超出规定的失控限,不论实验结果是否满意都应弃去不用,重新进行试验以取得20个实验数据。要保存所有的质控数据和失控处理记录。4数据收集:在进行数据分析前,检查数据中有无由于偶然差错引起的离群值(outliers),可用下述离群值的标准;从已收集的20数据计算出总均值和标准差,任何结果和总均值的差值超过4个标准差时,可认为是离群值。为了能收集到至少20个有效数据。除补充由于质控失控而增加的测试外,还应再增加由于离群值不用于精密度的计算所需增加的检验次数。在进行这种批内精密度评估实验时,一次只能有一个离群值,当离群值超过1个时,应怀疑是否为方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此时,应不用此次试验数据。检查问题和解决问题后重新开始新的评估实验。Textinhere精密度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评估方法:每天做2个批次的测试,每批测试时,对同一样品作双份测量,共做20天。评估结束时共有40对,即80个测试结果。从40批次测量中双份结果的差值求出批内精密度。从所有80个数据计算出批间精密度。在实施此项评估工作时,必须由同一个或一组操作者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应该使用相同的校准品、相同种类和批号的试剂。所用时间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这样所测到的精密度能更好地反映出该临床实验室定量测量方法在一段时间内的理想或最适的稳定性。在每一批次测量中,必须同时测量质控品,以保证结果是可靠的,数据能够采用。注:①也可以一日进行一个批次测量,一个批次中对同一样品重复测量4次,共测20个工作日,由80个数据求出批内和批间精密度;②如果取得稳定样品有困难,也可改为测5日,每日2个批次,每个批次测一个样本8次。仍有80个数据。从10个批次中每一样品8次差异算出批内精密度。从所有80个结果计算出批间精密度。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数据的收集要收集到足够有效数据(至少为80个数据)。除补充由于质控失控而增加的测试外,应在进行数据分析前,检查数据中有无由于偶然差错引起的离群值(outlier),可用下述剔除值的标准;从实施段已收集的40对均值的数据计算出总均值和标准差,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
本文标题: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