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各种金属元素对材料性能影响
钢中常见元素对钢的各种性能影响1、SiSi的熔点1410℃,是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的元素,在α铁和γ铁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8.5%及2.15%。Si是钢中常见元素之一,Si和氧的亲和力仅次于铝和钛,而强于Mn、Cr、V。所以在炼钢中为常用的还原剂和脱氧剂。为保证质量,除沸腾钢的半镇静钢外,Si在钢中含量应不小于0.10%,作为合金元素一般不低于0.4%Si在钢中不形成碳化物,而是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Si固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可起到提高它们的硬度和强度的作用,在常见元素中仅次于P,而较Mn、Ni、Cr、W、Mo、V等为强。但Si量超过3%,将显著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延展性。低Si含量对钢的抗腐蚀性能有显著增强作用。Si含量为15~20%的Si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对不同温度和浓度的硫酸、硝酸都很稳定。但在盐酸和王水的作用下稳定性很小,在HF酸中则不稳定。高Si铸铁之所以抗腐蚀,是由于当开始腐蚀时,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SiO2薄层,阻碍着酸的进一步向内侵蚀。含Si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形成SiO2薄层,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在Cr、Cr-Al、Cr-Ni、Cr-W等钢中加Si,都将提高它们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各种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约2%的Si,可以增强它们的高温不起皮性。Mn钢加Si也可以提高它的抗氧化性。但Si含量高时,钢的表面脱碳倾向加剧。Si提高钢中固熔体的硬度和强度,从而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在普通低合金钢中,Si还可以增强钢在自然条件下的耐腐蚀性,特别时增高局部腐蚀的抗力。Si含量较高时,对焊接性不利,并易导致冷脆,还降低钢的被切削性;对中高碳钢回火时易产生石墨化。2、MnMn的熔点1244℃,扩大γ相区,形成无限固熔体。Mn与硫形成MnS,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可防止因硫而导致的热脆现象,从而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在工业用钢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Mn。Mn与Fe形成固溶体,提高钢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硬度和强度;同时又是碳化物的形成元素,进入渗碳体中取代一部分铁原子。Mn在钢中由于降低临界转变温度,起到细化珠光体的作用,也间接起到提高珠光体钢强度的作用。Mn还强烈增加钢的沾透性。Mn含量较高时,有使钢晶粒粗化并增加钢的回火脆性的不利倾向。Mn在钢中部分与铁互溶,形成固溶体(铁素体或奥氏体)部分和铁碳化合,形成渗碳体。Mn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但使钢的延展性有所降低。Mn对钢的焊接性有不利影响。为改善钢的焊接性,应在许可的范围内适当降低钢的碳含量。焊接时也需采用优质低氢焊条和相应的焊接工艺。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利用Mn可起到强化铁素体和细化珠光体的作用,以提高钢的强度,其含量一般在1~2%,含Mn的普通低合金钢发展十分迅速。3、AL在钢中的作用Al的熔点660℃,是强烈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的元素,在α铁和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36%及0.6%,它与氮及氧的亲和力很强。铝在钢中的作用,一是作炼钢时的脱氧定氮剂,并细化晶粒,阻抑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二是作为合金元首加入钢中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改善钢的电、磁性能,提高渗氮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因此,铝在不起皮钢、电热合金、磁钢和渗氮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铁锰铝系合金中,铝作为主要合金加入耐热钢、低温钢和无磁钢中。铝可提高钢在氧化性酸中的耐蚀性。铝在铁素体及珠光体钢中,当铝含量较高时,其高温强度和韧性较低。铝和碳虽然可以化合成Al4C3和Al3C,但它和碳的亲和力小于铁和碳的亲和力,因此,在钢中一般不存在铝的碳化物。铝细化钢的本质晶粒,提高钢晶粒粗化的温度。由于铝细化钢的晶粒,固定钢中的氧和氮,因此可以减轻钢对缺口的敏感性,减少或消除刚的时效现象,并提高钢的冲击韧性,特别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当铝含量达到一定量时,可使钢产生钝化现象,使钢在氧化性酸中具有抗蚀性。铝还提高钢对硫化氢的抗蚀作用。铝含量在4%左右的钢在温度不超过600℃时有较好的抗H2S侵蚀作用。铝对于钢在水蒸汽、氮气、特别是在氯气及其化合物气氛中的抗蚀作用是不利的。在钢铁材料表面渡铝或渗铝,可提高其抗氧化性和在工业性和海洋性气份中的抗蚀性。铝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显著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当铝与铬配合并用时,其抗氧化性可得到更大的提高。但使钢的焊接性变坏。含铝的钢渗氮后,在钢件表面牢固地形成一层薄而硬的弥散分布的氮化铝层,从而提高其硬度和疲劳强度,并改善其耐磨性。铝在高温合金中,与镍形成γˊ相(Ni3AL),从而提高其热强性。在磁性材料中,改善钢的电磁性能。对沾透性影响不显著,有促进石墨化倾向。近年来我国研究成功的15Al3MoWTi钢,铝含量为2.2~2.8%,是一中无镍铬的低合金耐蚀钢,曾用于炼油厂的裂化、焦化分馏塔低、常压蒸馏塔顶等典型部位代替碳素钢和0Cr13不锈钢使用,在含硫及H2S的腐蚀条件下,其耐蚀性优于0Cr13而比碳素钢提高数十倍。可作加热炉炉管以及工作在550~650℃各种耐蚀不起皮钢构件,性能优于Cr5Mo钢。铝是高锰低温钢的主要合金元素,一定含量的铝,有提高铁锰奥氏体稳定性,抑制β-Mn相变的作用,从而使铝在低温钢中得到了应用。4、钼(MO)在钢中的作用钼:熔点2610℃,是使γ相区缩小、形成γ相圈的元素,在α铁和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4%及37.5%。钼在钢中存在于固溶体相和碳化物中。钼属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当其含量较低时,与铁及碳形成复合的渗碳体;当含量较高时,则形成特殊碳化物,在较高回火温度下,由于弥散分布,有二次硬化作用。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同时也提高碳化物的稳定性,因此对钢的强度产生有利作用。钼是提高钢热强性最有效的合金元素,主要在于强烈地提高钢中铁素体对蠕变的抗力。此外,还可有效地抑制渗碳体在工作温度450~650℃下的聚集,促进弥散的特使碳化物的析出,从而进一步地起到了强化作用。钼在钢中,由于形成特殊碳化物,可以改善在高温高压下抗氢侵蚀的作用。钼加入钢中,也能使钢表面钝化,但作用不如铬显著,钼与铬相反,它既能在还原性酸(HCl、H2SO4、H2SO3)中又能在强氧化性盐溶液(特别是含有氯离子时)中,使钢表面钝化,因此,钼可以普遍提高钢的抗蚀性能。钼通常与其它元素如锰、铬等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钢的沾透性;钼含量约0.5%时,能抑止或减低其它合金元素导致的回火脆性。它还提高耐热钢的热强性和蠕变强度;含量2~3%时能增加不锈钢的抗有机酸及还原性介质腐蚀的能力。钼加入铁素体耐酸钢中,也显著地提高钢对醋酸及含氯离子溶液的抗蚀性。在含有氯化物的溶液中,常会引起材料的点腐蚀。钢中加入钼后,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倾向被减缓或抑止。钼是提高珠光体钢热强性最有效的合金元素。自含钼0.5%的低碳钢用于锅炉管后,一系列二元和多元的含钼珠光体钢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石油和化学工业中。如15CrMo、12CrMoV、Cr5Mo等。钼同样也能提高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的热强性。5、钨在钢中的作用钨:熔点3380℃,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的元素,在α铁和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分别为3。3%及3.2%。它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常形成特殊碳化物。钢中钨含量高时有二次硬化作用,有红硬性,以及增加耐磨性。钨对钢的沾透性、回火稳定性、机械性能等的影响均与钼相似。但以重量计,其作用效果不如钼显著。钨提高钢在高温下的蠕变抗力与热强性,当与钼复合使用时,效果更佳。钨能提高钢的抗氢作用的稳定性。钨通常加入低碳和中碳的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中,钨能阻止热处理时晶粒的长大和粗化,降低其回火脆化倾向,并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6、钒在钢中的作用钒:熔点1730℃,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在α铁中无限固溶,在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约为1.35%。它和碳、氧、氮都有较强的亲和力,为强碳化物及氮化物形成元素。钒对钢的沾透性影响和钛相似。它在钢中的作用主要是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提高晶粒粗化温度,从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并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等。少量的钒是钢晶粒细化,韧性增加,这对低温用钢是很重要的一项特性。钒能有效地固定钢中的碳和氮,因此钢中加入微量的钒可消除低碳钢甚至沸腾钢的时效现象。钒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正火后的强度和屈服比及低温韧性,改善钢的焊接性能,因此成为普通低合金钢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合金元素,含钒钢用于制造低温结构或低温设备等。钒在钢中,如形成高度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微粒,即使在高温下,聚合长大也极缓慢,因而可以增加钢的热强性和对蠕变的抗力。一系列的CrMoV钢已成为制造锅炉、汽轮机的主要钢种。如12CrMoV及12Cr1MoV用于过热器钢管、导管及相应的锻件等。由于钒对碳的固定作用,在高温下,对抗氢腐蚀(脱碳和脆化)是有益的,在抗氢钢中,钒和碳含量之比应在5.7左右,过低不足以固定所有的碳,因而不足以有效地抗氢腐蚀作用;过高则有部分的钒溶入铁素体中降低其塑性。如20Cr3MoWVA钢,钒含量为0.75~0.85%,为一种高压抗氢用钢,用于10MPa和520℃以下工作的高压加氢设备的零件。7、钛在钢中的作用钛:熔点1812℃,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在α铁及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为7%和0.75%。钛是最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与氧、氮的亲和力也极强,是良好的脱气剂和固定碳氮的有效元素。在低碳钢中加入足够钛,可消除应变时效现象,由于钛可促进渗碳层的形成,二创制了含钛的“快速渗氮钢”。在不锈钢中,由于钛固定碳,有防止和减轻钢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的作用。钛固溶状态时,固溶强化作用极强,但同时降低韧性。钛固溶于奥氏体中,提高钢的沾透性很显著,而以碳化钛微粒存在时,由于它细化钢的晶粒,并成为奥氏体分解时的有效晶核,反使钢的沾透性降低。钛含量高时析出弥散分布的拉氏相,而产生时效强化作用。钛还提高耐热钢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在高镍含铝合金中形成γˊ相{Ni3(Al,Ti)},弥散析出,亦提高热强性。目前,钛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航空、宇航工业材料。在碳素钢、低合金铬钼钢中加入钛,能提高它们的持久强度和蠕变强度。钛作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为防止氢对碳素钢的侵蚀,通常在钢中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铬、钼、钨、钒等,使其产生比较稳定的复合或特殊的碳化物以抵抗氢的破坏作用。当钢中的钛含量达到碳含量4倍时,可使钢在高压下对氢的稳定性几乎高达600℃以上。在不锈耐酸钢中加入钛,能提高抗蚀性,特别是对晶间腐蚀。低碳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如其中钛、碳含量比超过4.5时,由于钢中的氧、氮和碳可以全部被固定住,对应力腐蚀和碱脆也有很好的抗力。8、铬在钢中作用铬:熔点1920℃,缩小γ相区、形成γ相圈元素,在α铁中无限固溶,在γ铁中的最大溶解度约为12.5%。铬属于中等碳化物形成元素,随铬含量的增加,可形成(Fe,Cr)3C,(Cr,Te)7C3,(Cr,Te)23C6等碳化物,对钢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铬增加钢的沾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在不锈耐热钢中,当铬含量超过12%时,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作用,并增加钢的热强性。但含量高时或处理不当,易发生σ相和475℃脆相。在单一的铬钢中,焊接性能随铬含量增加而恶化。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的元素,随着铬含量的增加,钢的脆性转变温度也逐步提高,对钢有不利影响,冲击值随铬含量的增加而下降。9、镍在钢中的作用镍:熔点1453℃,扩大γ相区,形成无限固溶体,在α铁中的最大溶解度约为10%。镍和碳不形成碳化物,它是形成和稳定奥氏体的主要合金元素。镍与铁以互溶的形式存在于钢中的α相和γ相中,使之强化。镍细化铁素体晶粒,改善钢的低温性能,特别是韧性,因此在很低温度下工作的材料,可采用纯镍钢种。但镍大多与铬、钼等配合使用。由于镍可降低临界转变温度和降低钢中各元素的扩散速度,因而提高钢的沾透性。目前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稀缺的元素。作为钢的一种元素,应该只在不能用其它元素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时,才考虑使用它。镍可降低钢低温脆化转变温度,含镍3.5%的钢可以在-100℃时使用,含镍9%的钢可在-196℃时使用。镍不增加钢对蠕变的抗力,因此不作
本文标题:各种金属元素对材料性能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1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