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5讲--辩证法概论
第五讲辩证法概论你所理解的辩证法?生活中的辩证法。中国哲学中有关辩证法的命题或思想。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周易·系辞》)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变通者,趋时者也。《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所错。《周易·序卦》互相关系的类型一阂一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山泽通气困穷而通刚柔相推刚柔相易天地氤氲男女构精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有两,则无一。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动非自外。变与化。气则动者也。天之生物,其化不息。动、静,皆动也。变化日新。推故而别致其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西方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Dialectics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古希腊辩证法(Dialectics)思想这个概念源于希腊文,原义是“对话”。列宁称赫拉克利特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探索事物“是什么”的对话方法。柏拉图把辩证法作为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阶段的内容。恩格斯称亚里士多德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乃是将苏格拉底通过两个人对话而追问事物的本质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为思想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因而它是一种概念辩证法。不过在黑格尔看来,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事物本身的本质规定,所以思想从根本上说乃是“客观思想”。于是,当黑格尔将思想看作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根据和基础的时候,他的辩证法就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建构哲学体系的方式,而是世间一切事物共同的运动方式或客观规律。换言之,辩证法与本体论是同一的。马克思曾经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确,在对待否定性的态度上,黑格尔区别于任何一位近代哲学家,其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于否定性的辩证的理解。近代哲学通常是站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统一的,由于知性思维的限制,它在要求获得具有确定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否定性的东西、有差别的东西或矛盾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就使它在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和方面的同时,难以保持住事物的活生生的生命和内在的统一性。从知性思维的立场看,事物之中包含着差别意味着事物自身的瓦解,因而差别和否定性乃是死亡的因素。规定的否定与这种将否定仅仅看作是否定的观念不同,黑格尔认为“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者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抽象的虚无,而是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而这样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这就是说,否定从来不是抽象的否定,而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否定,所以否定的结果也总是有内容的或有规定性的。因此,否定的结果其实是从否定之中而产生的有内容的东西,由于它在否定了先前内容的同时亦将其内容以新的形式包含于自身之内,这就使事物发展为更高更新更丰富的阶段。黑格尔将这种辩证的否定称为“扬弃”。在德文中,“扬弃(aufheben)”这个概念本身就富于辩证性:“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因此我们可以说,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包含着两个环节:一是否定,二是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于是事物便向更高的阶段的过渡。列宁十分恰当地把它概括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的确,通过“规定了的否定”--扬弃,前一阶段中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外在的形式被克服了并且发展为新的阶段,于是这种辩证的否定就使两个阶段“联系”起来,从而使事物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的否定”乃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前一阶段中的差别和矛盾的运动产生了后一阶段,在后的阶段是在先阶段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亦是对在先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前一阶段中的合理因素就保留在后一阶段之中,成为它的构成因素或环节。于是,整个事物过程就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着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前进就是回溯到根据,回溯到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被用作开端的东西就依靠这种根据,并且实际上将是由根据产生的”,因而“离开端而前进,应当看作只不过是开端的进一步规定,所以开端的东西仍然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并不因后继者而消灭”,于是哲学之整体就是一个圆圈,在它之中,开端与终结、起点与终点乃是目的与目的的实现这样一个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关系。黑格尔的辩证法以“三一式”为其形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题、反题与合题。一般说来,正题是肯定的环节,它表明矛盾此时还处于潜在的阶段,黑格尔也称之为“自在的”阶段;反题是否定的环节,此时矛盾的双方得到了展开,黑格尔称之为“自为的”阶段;合题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它是正题与反题的对立统一,黑格尔称之为“自在而自为的”阶段。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圆圈”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圆圈”。有时人们把黑格尔的这种“三一式”就称之为辩证法,实际上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它毕竟只是某种形式。黑格尔对否定性的辩证理解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大胆的思考之一。差别、对立和矛盾问题自哲学产生以来就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难题,对此希腊哲学提出了极其深刻的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它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使得这些深刻的思想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阐发。由于近代哲学家们固执于科学思维方式的知性思维,因而无论他们怎样追求客观性的科学知识都最终因为主体与客体之差别的二元认识论结构而无法将有差别的东西结合统一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的确与众不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列宁说:辩证法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列宁选集》第2卷,第712页)毛泽东指出:唯物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6页)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联系与发展观茫茫人海中,你究竟认识多少人?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六度分隔理论(米尔格兰姆)在正常的社会交往条件下,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分隔”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250法则(乔·吉拉德)在每位客户的背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人。如果一个推销员在年初的一个星期里见到50个人,其中只要有两个客户对他的态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由于连锁反应,就可能有500个人不愿意和这个推销员打交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涵义:联系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主观世界社会自然界整个世界客观世界:人与人:物与物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辩证法是关于联系的科学。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考察整个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自然科学证实了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1-552页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92页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普遍性: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纵向或横向的联系。整个世界是由无数的多样的联系构成的联系之网,任何事物及其内部的任何要素都是这一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纽结。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案例:燕太子丹赠手亚里士多德: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义上虽称作手,但实际上已不是手。黑格尔: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美学》第一卷,第156页)与住房问题相联系的其它问题癌症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免疫功能肿瘤细胞心理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C型性格: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自测你是否有癌症性格:1.当你感觉到强烈愤怒的时候,你是否能把你的感受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2.你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毫无怨言地把事情做好?3.你给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好人吗?4.你会经常感到孤独、被别人排斥和孤立吗?你认为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没有价值吗?5.你非常满意你的工作和社交关系,并且对想做的事一定会全心全意?6.如果从现在开始你只有半年的生命期限,你会不会把正在做的事情继续下去?7.如果有人说你的病已到晚期,你是否有某种解脱感?中医中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中医将致病因素大体分为外感六淫邪(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两大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与自然》云南泥石流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流域面积的44%,上游出口处的输沙量已经超过1000万吨,大规模的泥石流滑坡多达100余处。年均输沙量达5000万吨,约占长江上游输沙量的10%。而大渡河的实际侵蚀量每年超过1亿吨;甘孜州水土流失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居四川全省之冠,每年土壤侵蚀量多达7亿吨,对中下游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云南东川地区的小江是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只有短短132公里,却是世界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50年代时,这里有泥石流沟50条,现在则是107条。小江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4000万吨,其中600万吨最终进入了金沙江;金沙江年输沙量高达5亿吨。泥石流加之流域内广泛存在的滑坡和崩岸,使金沙江成为长江上游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金沙江流域已成为长
本文标题:第5讲--辩证法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3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