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老年病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医院老年患者的手术明显增多,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的发生也显著提高.老年人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何谓老年人,当前各个国家对老年人年龄划分的规定不一,一般发达国家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发展中国家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比例日益加大。由于年龄大、各器官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差,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肺炎一、病因老年人胸廓弹性下降,呼吸肌肌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易发生咳嗽无力,排痰困难。急腹症由于急诊手术没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来改善身体状况,加之腹部手术胃管的刺激、咳嗽时切口疼痛加重及惧怕切口裂开而不敢咳嗽,老年病人易发生肺部感染,是术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临床表现术后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即表现为烦燥不安,呼吸快而表浅,严重者出现呼吸抑制,呼吸深长或出现不规则呼吸。全身出现缺氧表现,即皮肤及粘膜出现紫绀,血氧饱合度下降。听诊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有时病人因呼吸道受分泌物堵塞,可能会导致肺不张发生,肺局部听诊呼吸音减弱。此时拍胸片可以看到肺纹理增多、紊乱,有的肺部出现炎性阴影。肺不张的病人,肺局部可能出现实变以及胸腔积液等。三、护理预防措施1.加强术后早期呼吸道管理术后麻醉未醒时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气管分泌物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床旁备负压吸引器,以备急用。常规给予面罩吸氧,严密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因高龄病人下颌松弛,同时麻醉时药物的肌松作用,支持舌的周围肌肉松弛,从而引起舌后坠,此时应立即托起病人下颌,也可在口内放置通气道,将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及时吸出,以防误吸及窒息等意外发生。麻醉完全清醒后如血压稳定,无其他禁忌证,应尽量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有利于肺扩张,增加肺活量,从而利于咳嗽、排痰。2.充分镇痛,解除紧张和放松肌肉术后疼痛既不利于有效咳嗽、排痰,也可使患者烦躁,尤其使老年患者睡眠失常,懒言,厌食等,从而可引起机体一系列代谢紊乱,这也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高龄病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对创伤和疼痛刺激的耐受性差。术后病人常因切口疼痛、全身肌肉紧张抑制呼吸,呼吸快而表浅。适当镇痛不仅解除术后痛苦,还可改善肺功能,有效通气量增加,有利于咳嗽及排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镇痛药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注药速度,并加强床边监护。全身用药以预防疼痛为原则,定时给药。另外使病人保持姿势舒适,轻轻活动或按摩颈部和肩胛部以消除肌肉紧张,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3.指导呼吸,协助排痰由于麻醉使用的药物抑制咳嗽反射,加上切口疼痛,病人不能有效咳嗽。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者,小气道功能差,常有呼吸道潴留物,痰液较多,需协助排痰。所以术前要劝其戒烟、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讲解深呼吸、有效咳嗽的作用,嘱其术后有痰及时咳出,经常做深呼吸。在麻醉清醒后均给予呼吸指导,每隔3h深呼吸5-10次,平卧位加强胸式呼吸。指导病人深呼吸后,用胸腹部力量做最大咳嗽。也可用手指轻压胸骨切迹上气管诱发咳嗽,并作数次深呼吸。咳嗽时用手在腹部稍加压,以减少腹壁牵动加重疼痛,并防止切口裂开。对个别咳嗽无力的病人,可采用吸痰管吸痰排除分泌物。但老年人肺功能差,吸痰时间切勿过长。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如病人痰液堵塞却无力咳出,出现呼吸急促、烦躁、紫绀,甚至呼吸衰竭,应及时有效排痰。经上述各种措施处理,病人呼吸道内仍有大量粘稠分泌物,低氧显著且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早期运动训练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防止肠粘连,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预防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对老年病人不能操之过急,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腹壁切口裂开。手术日病人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并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尽量扩张胸部,进行腹部适当按摩,床上被动活动或肢体活动等。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如床上翻身,伸展四肢,并可下床活动,从坐到慢走,鼓励生活自理。但嵌顿疝急症手术修补后和其他重症有并发症者,下床活动应推迟急性左心衰竭一、病因老年人因为心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血管储备能力下降,加之原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肌梗塞等,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二、临床表现(1)肺循环淤血:表现为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咯血、咯粉红色泡沫样痰;(2)周围循环灌注不足:表现为乏力、疲倦、头昏、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3)心脏体征有心脏扩大、P2亢进、S3奔马律;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如肺部出现湿性啰音;其它心脏外体征如呼吸频率增加、皮肤紫绀、交替脉等。三、预防措施1.预防(1)病因治疗:术后仍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2)作好各项监测: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有条件者应监测肺小动脉楔压。术后应用心电监护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了解血压、脉搏、动脉波形及其它各项监测指标。(3)严密观察出入量:合理补液十分重要,并要注意晶、胶体比例,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补液的同时,应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并注意尿量变化情况。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一、病因老年人术后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术前和术中由于出血、补液不当,可以造成血流淤滞,血液粘稠度增加,如果不合理应用止血药物,更易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以造成栓塞脏器相应的各种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相应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至髂静脉血栓形成,此时病人下肢出现渐进性肿胀,张力逐渐增加,皮温下降,皮肤发亮,呈棕褐色。患者自觉下肢胀痛、沉重,运动障碍。2.血栓脱落后依栓塞脏器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总之均有栓塞脏器肿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脑栓塞患者还有精神及神经症状。心肌梗塞病人有心力衰竭表现。三、预防措施(1)合理补充液体,应根据出入量多少,中心静脉压力大小补液。(2)慎用止血药物。(3)早期下床活动,如不能下床者应多主动或被动活动上、下肢,并勤作按摸。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4)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加而导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5)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应给予积极的药物干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6)尽量避免在双下肢行静脉穿刺。压疮一.病因老年人患者皮肤弹性下降,一般营养差,术后怕疼不愿翻身,压疮是常见的并发症二..预防措施1.减轻压力: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主要原则,又是治疗压疮的先决条件。最基本、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护理人员给病人翻身。翻身方法:对于病情稳定者定期给予翻身,采取翻身循环卧位,即翻身间隔时间根据局部受压和肢体的情况,每2h一次,严格按时间进行。病情不稳定患者,则应用气垫床的充放气功能,交替更换并按摩受压部位。同时可在骨隆突处用棕垫、凉水垫[5]、谷粒垫、茶叶垫、荞麦皮垫、决明子垫等。其次对因病情禁止或不能翻身的重症患者,可用手拍打水垫,产生震动传播,起到按摩局部皮肤的作用。2减少摩擦力和剪力:翻身或移动患者时忌拖、拉、拽、扯,可先放低床头,保持床面平整。平行抬起患者减少皮肤摩擦,用力要在一个平面上,减少剪力的形成。半卧位时对于膝部和足部进行恰当固定,在足部和床底之间垫棉垫,使用床的起降功能提升膝部或用枕头垫起膝部,防止患者身体下滑导致的摩擦增加。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增强皮肤的抗摩擦力。引流液、尿液及便渍均可导致皮肤潮湿或不清洁,及时更换床褥,用温湿的毛巾和柔软干毛巾依次擦拭皮肤,动作轻柔,并可用赛肤润[6]、维生素E、护臀膏、麻油涂于皮肤表面,能够在皮肤上形成保护层,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保护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4营养支持治疗:营养不良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重症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疾病消耗,加之营养摄入减少,吸收功能下降,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患者有近半数以上易发生压疮。根据病情尽量应用胃肠内营养,应予胃肠功能调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等的饮食。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增加静脉营养,必要时输注血浆和白蛋白,保证全身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5各种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采用各种医疗器械减轻软组织压力,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缩短受压时间。国内目前使用的防压疮床有:脉冲式充气床垫,海绵式褥疮垫,自制水床。循经取穴艾炙是预防压疮一种很好的方法[8]。口腔炎、腮腺炎一.病因术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减弱,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口腔是细菌易于积聚的地方,老年人牙齿脱落、松动多见,是病灶存留的条件,故易并发齿龈炎,腮腺炎。二..预防措施手术后口腔护理非常重要,对卧床、禁食、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定期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擦洗,含漱,可清除口臭,改变细菌生存条件,预防感染发生。导管滑脱原因:多数老年患者适应能力差,听力差,反应迟钝,性格固执,对各种检查、监护及治疗常怀有不信任感或恐惧心理。尤其是在全麻未完全清醒前,易将各种导管拔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措施:耐心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种管道的作用及重要性,妥善固定好各种导管,专人护理,(用衣服盖住管道,将患者的手放在衣服上或被子上,避免手直接接触到管道,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上肢防止将管道抓脱。)
本文标题: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7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