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互联网+”时代,高校的转型升级战略
“互联网+”时代,高校的转型升级战略——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马晨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10月摘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这一行动计划意在利用互联网,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把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相结合,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作为人才培养主战场的成人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加快适应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趋势。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此外,充分发挥新型互联网企业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目标导向性的培养专业性人才,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人才要求。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人才培养就业一、“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构建策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向DT(DataTechnology,数据技术)的快速跨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要求高校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新兴教育,建立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指的是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智慧校园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化,它是教育的“高级形态”。1、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通过建立校园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调查中显示,安徽工业大学教师备课中,会反复研判同一课程任教老师的教案,以此吸取经验,通过相互学习消化,形成较为科学的教案体系。此外,通过网络平台,在学科研讨会上,会对相应的课程教学进行交流,并定期更新教学资源。2、完善服务系统引进,丰富教育模式高校应合理加大互联网技术的购买力度,丰富教学服务模式。提倡校园多吸收社会力量购买教学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例如,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网页,提供各种中英文的数据下载资源,让老师在科研中,可以无障碍的下载国内外各界的文献资料,在学生准备毕业论文期间,图书馆主页的数据库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图书馆主页还提供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各种服务;学校教务处也提供手机APP下载,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教务信息;此外,学校提供各种特色课程的网络授课,同学们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例如公共经济学等。3、健全顶层设计,确保服务系统更新换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做到与时俱进,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好云网端一体化推进、数据架构的整体再设计、系统应用升级、数据分析等重点工作的建设规划,紧跟科技步伐,确保校园服务资源的最新化。4、建立校园“大数据库”以“数据技术”为核心,通过网络数据分析系统和数据分析团队的结合,构建高校“大数据库”。大数据库里包含类似学生成绩的结构化数据,也包含科研、教学等衡量指标的非结构化数据。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都可以在这些平台上生成、储存、获取各类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为个人的学习、科研提供服务,也为学校的个性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一般高校的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工作较为扎实,而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能力较差,安徽工业大学也不例外。该校在学生发展的结构化数据处理工作方面较为完善,教务处有严格的成绩、学分核算系统,另外,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也有专门的团队进行数据分析,但在科研、管理、服务等业务的信息化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数据采集水平。二、“互联网+”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促进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可否认,“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信息发展新阶段的开始。“+”不是简单的加法、加号,应被理解为互联网化,同样,作为“互联网+传统产业”,并不是把互联网简单应用到各产业运营内部,而是通过连接,产生互动、反馈,最终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催生新的产业模式。由于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互联网产业,这些产业产生了视觉设计师、游戏开发师、Java工程师、网络架构师、网店运营商、网络营销等等多种新型职业,以此带来了互联网岗位的需求量剧增,位于46个行业之首。鉴于此种社会形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适当调整战略。1、结合市场需求,打造互联网菁英“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着力于打造新增长点,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新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高校应紧跟社会需求,培养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联网工程、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人才,源源不断的为“互联网+”行动计划输入新鲜血液。安徽工业大学为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互联网+”行动计划,在2013年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将于明年迎来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设有专门的模拟实验室,并配有专职教师进行项目辅导,预计在明年向互联网界输入第一批卓越的物联网工程毕业生。2、培养互联网思维,惠及全体在校生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是接纳毕业生的一大选择。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中,不仅要培养互联网菁英,也要加强对互联网基层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互联网行业需要一些具有网络操作能力、互联网思维、资源整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安徽工业大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计算机技能教育,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VisualBasic、C语言等计算机课程,并要求所有在校生参加安徽省计算机二级考试,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参加全国计算机考试。通过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可以胜任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基本工作。3、培养学生互联网就业理念,促进互联网就业能力高校应适当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要有市场导向的就业观念,科学分析就业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形势,正确认识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将会逐渐占领市场较大份额,是一个容纳可观数量毕业生的领域。据统计,其中61%的产业属于民营,这可能对于部分唯编制的毕业生来说不是理想的职业,但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编制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重要,在就业方面可适当考虑其他因素。高校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致使部分同学因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怯于加入互联网这样一个看起来对技术要求教高的行业。为避免此类现象的产生,高校应加强对在校生的实践培训,充分发挥校内与校外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在互联网教育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校园附近的马鞍山科技园建立合作关系,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可以将实习课程分摊到各寒暑假,增加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成效。三、总结在“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的建设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应用,完成高校的信息化技术重塑,实现高校的信息时代化,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高校为人才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主力军的摇篮,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做好自我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在人才培养中扮演推动的角色,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能力,紧跟时代步伐,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机会,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形势,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参考文献:[1]聂林海(2015).“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J].中国流通经济[2]黄敬宝(2015).“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就业与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3]胡程(2015).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价值诉求.池州学院学报[4]宁家骏(201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5]吴旻瑜、刘欢、任友群(2015).“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6]吴志攀(2015).“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赵哲、董新伟、李漫红(2015).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三种倾向及其规避[J].教育发展研究[8]张应强、蒋华林(2014).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9]姚荣(2015).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如何走向制度化——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10]丁奕(2014).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本文标题:“互联网+”时代,高校的转型升级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1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