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政治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生活世博会的由来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中国企业联合馆展馆外观模拟中企馆主题为“中国种子”,将携中国优秀的民族企业和品牌,第一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在海外世博会集中亮相2010“东方之冠”的中国馆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郑观应,在众多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思想史着作中,都被作为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之一而加以历史定位。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郑观应也是一位从事近代实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前驱;在中国启蒙运动发展中,郑观应又名副其实地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作为实业家,郑观应的启蒙思想酝酿、成形和发展,便具有自己亲身实践的丰富经验与坚实基础;作为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实业活动便具有明晰的目标与开阔的视野。澳门特区纪念郑观应诞辰一百六十周年邮票探究一:情景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没有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中国无法举办如此规模的盛会。上海世博会被称为“史上最贵的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支出可达3000亿-4000亿元。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中企馆展示主题为:中国种子——种子的梦想,汇聚的力量。•1915年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品牌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100年后,以“中国种子”为展示主题的中企馆以“百年世博、千年传承、万众瞩目”的定位及“民族品牌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将在米兰世博会上展现中国企业的独特风采,百年品牌回归百年世博的历史传承,以及面对全球资源匮乏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展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成为中国企业在资源、食品、科技、能源等领域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体现中国企业如同种子,“百年传承”、“百折不挠”、“反哺社会”。中企馆标识以“点点相聚”为标志。绿色圆点代表“种子”,比喻参展企业团聚联合,逐渐下沉放大的圆点,既是种子落下亲吻土壤的瞬间,又是生命积累和岁月沉淀的历程。深褐色中英文字比喻养育种子的广袤肥沃土地标识:“点点相聚”•中国企业馆的主题是如何体现经济决定文化的?情景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各项工作。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一)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文化政治决定决定决定集中表现反作用反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观点明辨:1、有人认为:“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注: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为什么聘袁隆平为本次世博会形象大使(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文化成为生产力(1)文化推动经济发展。表现:①文化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②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表现: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文中说:“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以上两段话体现什么道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2015年6月8日下午,崔永元发布微博称,中国唱片总公司把一批珍贵音像资料交给中日合资公司,目的是做数据化处理。在他发出的图片中显示,绝大多数为文革时期音像资料,包括周恩来、邓小平、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陈伯达、柯庆施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录音。崔永元称,这个项目“政府投资上亿元”,“中唱居然把它交给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来完成,为什么?”最后,他使用@平安北京的方式报案。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崔永元的行为印度鼓励民众上公厕大小便官员厕所外发钱奖励•中新网6月10日电据外媒10日报道,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为了阻止人们在公共场合随处大小便,推出金钱奖励措施,鼓励民众使用公厕。•艾哈迈达巴德市政局规定,每上一次公厕,就可得到1卢比。该市有300个公厕,当局是希望给点钱,让民众少点在户外大小便,免得到处都是屎尿味道臭气熏天。•该市卫生官员乔希说,当局会率先在67个公厕试验推行,官员会在公厕外派钱。他说:“只要计划成功,接着就会在全市300个公厕全面推行。”•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去年宣布在全国范围开展清洁运动。艾哈迈达巴德市响应中央政府的清洁运动,推出上述新计划。•印度民众一般都觉得厕所肮脏,宁愿在户外自行解决大小便,也觉得离家远点大小便比较卫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有5.94亿人或占印度人口的一半,在户外大小便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人们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能力和结果;(2)文化渗透与反渗透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政治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王权衰落,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文字狱、······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纳文化与政治的辨证关系4、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说明()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5、现阶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进行文化侵略,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反作用于政治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A•主持边策涉毒坠楼身亡•6月9日2时许,北京警方根据工作线索,在该小区某号楼八层一房间内的边某有重大涉毒嫌疑。后民警前往该房间检查,敲门时无人应答。随后民警进入房间,窗户呈开启状,有人倒在楼下。经现场诊断,该人已死亡。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马克的一部动画片,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主题,一举拿下了36届安妮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版等15项大奖。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三周时间就获得了超过1.35亿的票房。同样的还有美国人根据我国历史传说《花木兰》制作的大片也让我们国人五味杂陈。•探讨:怎样实现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转化?典型考题示例1、200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观念和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这说明()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的文化D、文化对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C
本文标题:文化与经济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1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