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农业经济学主编:钟甫宁南京农业大学导论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第一章农业的生产要素第二章家庭农场第三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四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市场第五章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第六章农产品的市场与价格形成第七章农业关联产业第八章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农业现代化第十章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录导论导论农业经学的使命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经济学的科学特点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产品特殊性农业生产者的特殊性“三农”经济问题①土地的特殊重要性②农业生产的季节性③周期性④自然条件的高度相关性特征第一篇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一、农业的生产要素1.1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1.2农业土地1.3农业劳动力1.4农业资本1.5农业技术进步①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特点②土地区位利用③土地集约经营④农业土地规模利用⑤地价与地租①农业劳动的概念②农业劳动力的特殊性③农业劳动生产率④农业劳动力的流动①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②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③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与分类①资本、投入与农业增长②农业资本投入的决策③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业投资、融资①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涵与重要作用②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选择•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业经济活动的实质就是以最小的生产要素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在农业中生产要素一般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揭示了只有农业生产要素协同作用才能形成高效的生产力。第一篇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二、家庭农场2.1家庭概述2.2家庭农场的几个理论问题2.3外国家庭农场2.4中国家庭农场①中国家庭农场的演变②中国家庭农场的绩效③中国家庭农场的缺陷④我国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①家庭农场概述②家庭农场的类型①美国的家庭农场②法国的家庭农场③日本的家庭农场①家庭农场存在的必然性问题②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③家庭农场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④家庭农场的农业劳动者⑤农户内部的分工协作⑥家庭农场的作用•家庭农场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资料使用权或所有权,进行自主经营。本章重点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含义、特征、类型及作用,探讨了家庭农场存在的必然性,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并且介绍了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家庭农场,最后分析了我国的家庭农场(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演变、绩效、缺陷及发展方向。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一篇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3.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概述3.2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3外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国际经验借鉴①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②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内容与结构③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类型、方式与功能④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问题及解决措施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产生的理论基础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动力机制①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②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③美、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借鉴•农业社会化服务是通过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从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服务,解决一家一户无法胜任的事情,确保为农业生产和农户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从本质上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是农业的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上由农民直接承担的农业生产环节越来越多地从农业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涉农经济部门;这些部门同农业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相联系,其中有不少通过合同或其他组织形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同农业生产结成了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则表明商品农业进入了高度发达的阶段。这是我们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基本的出发点。第一篇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4.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4.2农业合作经济基本理论4.3农业合作社原则与合作制4.4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实现途径4.5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范式及经验借鉴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②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特征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条件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①我国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形式②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③促进农业合作化的途径促进①合作社原则②合作制①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起源②西方早期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流派③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④西方当代合作经济理论①瑞典农民合作社②日本农业协同组合③以色列农村合作组织④孟加拉克米拉村庄合作社⑤我国台湾的农业产销班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范式的经验借鉴•农业合作及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合作成员个人所有与合作成员共同所有相结合的农业经济形式,在我国以农业合作社为农业合作经济关系的典型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经济范式对我国的借鉴:•1.遵循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2.政府支持对农业合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3.重点支持、发展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农业合作社•4.以发展完善基层合作社为重点,逐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网络体系第二篇农产品市场五、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5.1农产品的需求5.2农产品的供给①需求的含义②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①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②供给弹性③单项农供给弹性产品的④农产品总体供给弹性⑤供给曲线的移动③需求弹性•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农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与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密切相关。本章介绍了需求与供给的含义、曲线、函数,阐述了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移动。•农产品的供给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而且多为鲜活产品,不易储存,加之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本身特点的约束,不可能迅速或无限扩大生产,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农产品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第二篇农产品市场六、农产品的市场与价格形成6.1农产品的价格形成6.2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及影响因素6.3农产品运销6.4农产品市场6.5各类农产品市场的功能和作用6.6粮食市场①农产品市场概述②农产品市场的分类①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与作用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③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6.7畜产品市场①农产品价格形成基础②供求均衡-农产品短期价格形成形成过程③蛛网理论-农产品长期价格形成过程①农产品价格特征②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③农产品价格难以控制的原因④农产品差价和比分①农产品运销的含义②农产品运销存在的意义③农产品运销的渠道①粮食生产②粮食消费③粮食市场的结构与功能①畜产品的生产②畜产品的消费③畜禽市场分析-以猪肉为例•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晴雨表,涉及农产品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等多个主题的福利与效率水平,是农产品市场的核心内容。本章阐述了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理、特征及影响因素,动态地考察了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产品市场均衡的影响,介绍了农产品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功能。第二篇农产品市场七、农业关联产业7.3我国农业关联产业部门现状7.2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7.1农业关联产业概念①农业关联产业概念的提出②农业关联产业的部门构成③农业关联产业的企业经营组织形式①全球性农业与食品产业复合化背景②农业关联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③农业关联产业发展的意义④我国农业关联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⑤农业关联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①产前部门②产中部门③产后部门•农业关联产业体系是一种与农业发展相关社会分工体系和市场,也就是为农业服务的产业体系。这一产业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整体。•从宏观的视点来看,农业关联产业建立在产业构造的基础上,也即由农业部门与关连的其他部门而组成,由数百万农户与企业构成,有地理的经营机能,没有管理或知道的中心机构,是无秩序的统合体。•从微观的视点来看,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部门相统合,并且其经营也是完全统一的。第二篇农产品市场八、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8.3农业保护8.2农产品贸易规则8.4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8.1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理论①农业保护的依据②农业保护水平的测度方案③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④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①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②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③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途径①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②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③开放贸易对利益分配的影响①市场准入规则②国内支持规则③出口补贴规则④动植物卫生检疫规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贸易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需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农业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本章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开展贸易对提高国内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然后从农业在过敏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出发,解释了各国政府多采用农业保护盒贸易敢于政策的原因及效果。第三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九、农业现代化9.1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9.2农业现代化9.3改造传统农业9.4中国农业现代化①原始农业②传统农业③现代农业①概念②内容③特征①新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②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④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①传统农业停滞落后根源②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③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变革•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有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成为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的要点之一,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征:•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4,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5,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6,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三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农民收入与生活消费10.1农民收入及其不平衡10.2农民收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10.3中国的农民收入问题10.4农民的生活消费①收入与财富②农民收入及其构成③基尼系数与农民收入不平衡性①农民的生活消费及恩格尔定律②几种消费函数模型的介绍③当前我国农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④制约农民生活消费的因素①“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难②当前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具体表现③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原因④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①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②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理论解释•农民收入是农民全年先进和实物的实际收入,农民生活消费是农民对各种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消费总和。2003年伊始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目前,我们与这类指标还有相当距离,尤其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一态势,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三农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地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应千方百计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农村消费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并惠及广大农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但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毕竟有限,农村社会经济全面提升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就决定了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改善也是有限的。第三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11.1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11.2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理论11.3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11.4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模式选择和战略措施①可持续发展的形成过程、内容与本质②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内涵③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①人口与可持续发展②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人口经济理论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②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③可持
本文标题: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2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