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重庆谈判前因后果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态势,培养学生动手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了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史实,初步掌握用历史地图进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使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意识和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教学难点:重庆谈判的背景教学过程:一播放《重庆谈判》影视录像片段。刚才大家看到的是重庆谈判影视片段。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的愿望是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二、出示学习目标找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一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重庆谈判;第二部分内容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第三部分内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找一名学生来读学习指导(一)三、出示学习指导(一)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大字部分要认真读,小字部分可以快速浏览,来完成学习指导(一)中的问题,能独立完成的尽量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不了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给学生五分时间读课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题(1)抗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为什么阴谋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实行独裁统治)问题(2)蒋介石既然内战方针已定,为什么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这个问题稍难一些,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到位教师补充。(蒋介石玩弄的是“假和平,真备战”的把戏,由于他对发动内战,准备的还不够充分,所以想借谈判之机拖延时间,加紧抢运军队,抢占地盘。于是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说要“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大共同问题)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毛泽东若不来,就给中共加上破坏和平的罪名,若来就利用“和平谈判”之机强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问题(3)毛泽东应不应该去参加重庆谈判呢?说明自己的理由。这个问题学生会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要做好调控。辨论:正方:应该去,去了才能揭露蒋介石的阴谋,才能显示出共产党的诚意。反方:不应该去,蒋介石是个不守信用的人,有张学良的前车之鉴,去了会有生命危险。那么毛泽东究竟去没去呢?四、下面大家请看毛泽东给蒋介石的回电手稿。再请看一组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的图片五、投放: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专程到延安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图片。六、投放:1945年8月25日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七、投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抵达重庆,受到重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大家都知道“弥天大勇”这个词罢?这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对毛泽东的称赞,说毛泽东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八、请看: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合影。1946年国共两党最高级别的谈判在重庆拉开帷幕,由于蒋介石没有想到毛泽东真的会来重庆谈判,而且会这么快来重庆谈判。事先没有准备,所以谈判中的一切提案均由我方提出。谈判的重点问题是共产党的权利和人们军队的合法地位。蒋介石拒绝承认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经过43天的谈判结果怎样呢?问题(4)重庆谈判的结果如何呢?(签订《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签订,可以说国共两党在政治较量中共产党取得了胜利。)下面请看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九、请看: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下面请看双十协定内容。十、请看:《双十协定》内容,找一名学生读。问题(5)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重庆谈判后,蒋介石真的会信守承诺,维持和平局面,不再发动内战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内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十一、出示:学习指导(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找一名学生来读学习指导(二)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读教材第二部分内容,大字部分要认真读,小字部分快速浏览,完成学习指导(二)中的问题,能独立完成的尽量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不了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读课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题(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20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国民党非常嚣张,扬言用三至五个月时间,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十二、投放: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十三、投放:内战爆发时敌我双方兵力对比。问题(2)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的呢?(在辅助材料中: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军事上,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从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共歼敌71万。)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被迫收缩战线,改为重点进攻。问题(3)、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哪两个解放区?(山东、陕北)十四、投放: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山东。问题(4)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这个问题稍难一些,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不到位的教师适当补充。(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了诱敌深入,党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共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十五、请看一组毛泽东转战陕北的图片小组合作探究: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呢?(这道题比较难,教师先提示学生从:战争的正义性,作战方针,军队士气,人民群众支援等方面去思考。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回答)此时内战已经爆发一年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十六、投放:全面内战爆发前后敌我双方军队兵力对比图。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在数量、装备等方面都占优势,但经过一年的作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由430万下降到373万,人民解放军由127万发展到195万,虽然兵力上不占优势,但不向内战刚开始时相差那样悬殊。从部队情绪上看,国民党军队士气急剧下降,我军士气高涨,战斗力不断提高,广大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方日益巩固,我军的战略反攻日益成熟。所以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即将开始,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十七、出示学习指导(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找一名学生来读学习指导(三)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读教材第三部分内容,大字部分认真读,小字部分快速浏览,完成学习指导(三)中的问题,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合作完成。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题(1)人民解放军首先进攻敌人哪一地区?为什么选择这个地区?(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敌人兵力相对薄弱)问题(2)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十八、请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十九、请看: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夜渡黄河。二十、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烟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问题(3)三路大军是怎样挺进中原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先让学生观看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图。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不到位的教师补充。二十一、请看: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图。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歼敌5.6万余人。然后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到达大别山,为了配合刘邓大军的进攻,陈庚等率领晋冀鲁豫的太岳兵团,在晋南渡过黄河,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指挥华东解放军主力越过陇海线南下,进军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形成品字阵势,牵制中原。直接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其他解放区先后转入战略反攻。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心脏?给学生3分钟时间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补充完善。大别山位于湖北,安徽交界处。处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之间,当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山东时,就像人握紧双拳,张开双臂,坦胸露膛。所以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学生动手操作,试着用图标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态势。此题比较难,教师先课件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图。只要学生画的意思贴近就可以。二十二、请看: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态势。二十三、板书设计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政治较量军事较量重庆谈判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二十四、达标检测1、慧眼是真。2、合作探究。盘点收获: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然后再谈谈通过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首先领略了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较量,然后又目睹了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对抗:在这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中,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胜利的进军号声,仿佛看到了迎风招展的漫天红旗,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人民解放战正在一步步走向胜利。
本文标题: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