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被喻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诗歌的太阳”。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他就是——诗人书房普希金博物馆圣彼得堡的普希金塑像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普希金在流放期间的乡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念。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地暗示读者。•从诗中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虽然遭遇到生活的不幸,但是“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而是要乐观镇静,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并且相信快乐的日子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未来是快乐的、幸福的和美好的。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理想最终也能实现,正义必将战胜黑暗。过去是“忧郁”,是艰难困苦。那忧郁是暂时的,是“瞬息”间就会消失的,最终会变得可爱、“亲切”起来。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下,没有丧失希望和斗志,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从而感受到诗人是个有着真诚博大的胸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的人。整体感悟你能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这位敏感而深情的、执着而坚强的诗人心的激动吗?--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否定错误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指出正确态度须要镇定要有信心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积极乐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有一天/你被生活疏远/一定要有勇气自己站起假如有一天/你被痛苦抛进了漩涡/一定要用智慧主宰自己假如有一天/你一颗滴血的心已被揉破/一定要选择坚强战胜自己试写例: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不要惊慌,不要沮丧!阴暗的日子里需要信心,相信吧,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食指其人相信未来(节选)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一册)诗人食指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使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许多人把这首诗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有感情地吟咏全诗:劝说的口吻亲切、平等、真诚、坚定的语气选择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了()•A.劝说的口吻B.教训的语气•C.激昂的语调D.激动的语态A填空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_______(填作者名)被流放的日子里。•2.当感觉到生活欺骗了你时,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乐观镇静关于作者: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美国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树》以及《林间空地》等。整体感知课文: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思考题: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例子吗?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例子吗?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曾学过的《在山的那边》和《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区别: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许多,而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会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诗人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问题探究: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2.在诗歌表现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2.在诗歌表现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则表现有些忧郁。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启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坚定性格,把握人生之路!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2、尝试写几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举行诗歌朗诵会,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3、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本文标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6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