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草稿)幼儿园教育是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来组织实施的。应该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到安全、愉快、温馨、有序,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游戏。《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为幼儿园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提出了可操作的原则和方法。一、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离园、自由游戏、教育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和活动转换等主要环节组成。幼儿在各个环节的经历及所获得的经验都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应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主要环节的安排与组织蒂助幼儿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自我调节,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入园、离园八园、离园是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和从幼儿园到家庭的环境转换环节。做好入、离园工作,有助于增进家园沟通,帮助幼儿适应环境转换,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亲切,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从而以愉快的情绪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入园包括晨检、晨间活动和晨谈。晨谈是在班级幼儿基本到齐后成人组织的集体谈话活动。话题可能会来自多方面,如成人有计划的主题活动讨论、当天即将进行的活动介绍、晨l问活动时观察了解到的幼儿关注点、或幼儿引发的值得交沆的事件等等。离园是幼儿结束在园一日生活、等待家长来接的环节。2.自由游戏自由游戏是幼儿主动发起的活动。幼儿可以在各活动区中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或想法选择同伴及材料开展活动。自由游戏为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充分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其体验自由、自主的乐趣。每次自由游戏时间应持续30分钟以上。3.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2形式的教育过程。应根据活动目标、内容以及幼儿学习该内容的特点来确定采用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并尽可能地多开展小组活动。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应根据幼儿注意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灵活掌握,一般小班15分钟左右,中班20分钟左右,大班25分钟左右。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并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参与活动;同时有利于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而采取适宜个体的方式提供帮助和支持。小组人数一般以5_8人为宜。集体活动是指参与活动的所有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整个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为主。集体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良好倾听习惯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但难以满足幼儿发展的个别需要。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内容都适合采用集体活动。4.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满足幼儿基本生理需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的活动。生活活动安排、组织得合理、有序,t能有效满足幼儿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能帮助幼儿连立良好的生活秩序;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使之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能提高幼儿的自理力,增强其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成就感。生活活动包括餐点、饮水、如厕、盟洗、午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有些是需要定时安排的,如餐点、午睡:有些则要根据幼儿的个体需要灵活安排的,如饮水、如厕、盥洗。餐点:幼儿园餐点的提供方式各地有不同,有两餐一点、一餐两点、三餐一点、三餐两点等。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餐点提供方式,但要注意幼儿进餐应定时、定量,两餐之间间隔以3-4小时为宜。准备餐点时,应注意温度适中。饮水:幼儿园要为幼儿自由饮水提供便利条件,各活动室里要提供固定饮水的地方以及相应的设备,如保温水桶或饮水机、消毒设施、一人一杯一位等。饮水地点及设备要有明显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标记。饮水设备放置要稳固,便于幼儿接水。如厕:幼儿园要有符合幼儿特点的专用厕所,便于幼儿自己如厕。幼儿厕所3要保持整洁通风,地面干燥,无污垢、无异味。盥洗:幼儿园要为幼儿盥洗提供安全、卫生、舒适、便利的条件,如适宜于幼儿洗手的设备、一人一擦手毛巾等。为幼儿提供的擦手毛巾要方便幼儿取放。午睡:幼儿园通常在午餐后组织幼儿午匪,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季节变化调整午睡时间,可减少但不宜过长。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适宜午睡的地方,做到一人一床一被一位;要保持空气畅通;通道便于幼儿安全进出;要结合季节气候的变化和卫生要求;定时更换和清洗卧具。5.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满足幼儿身体运动的需要,提高幼儿的身体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寄宿制幼儿园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三小剥1,全日制幼儿园应不少于两小时,半日制幼儿园应不少于一小时,高寒、高热地区的幼儿园可根据天气变化酌减。户外活动应以幼儿的自由锻炼和自由探索为主,可以采用体操、体育游戏、散步等形式。成人应确保户外活动场地、器械及材料的安全,并安排幼儿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进行活动。6、过渡环节过渡环节是幼儿由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的过程。过渡环节可以让幼儿在宽松、自然、有序的环境中,自主地完成要做的事情,,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养成有序生活的良好习惯。环节过渡时,幼儿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收拾整理玩具和材料、如厕、洗手、喝水、更衣、聊天等。过渡环节的安排要自然、灵活、有序,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教师可利用过渡时间作为幼儿的学习机会,如念诵儿歌、做手指游戏等,帮助幼儿学会安全、有序、快速地过渡,二、一日生活安排和组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是保障幼儿的学习、发展和有效地实施教育的基本条件。为此,应依据以下原则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日程安排应该反映积极和安静的学习活动;大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独立学习时问;教师主导的与儿童发起的活动;室内和室外活动。1.提供温馨、安全、有序环境1幼儿园环境主要指在园幼儿直接生活与游戏的活动室环境和户外环境。在室内环境中,应设有多种不同功能的活动区以及相应的材料,如建构区、角色游戏4区、美工活动区、图书区、桌面游戏、自然角、表演区等;户外环境应配备攀登架、滑梯、秋千等设备以及适合幼儿锻炼的各种器械。为保障幼儿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能安全、有序地生活与游戏,成人应做到:●营造幼儿与同伴、教师相互尊重、爱护、帮助的友好合作氛围。●让幼儿在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需要选择活动,自由地进行探索、交往和表达。●以积极的心态关心和了解每一个幼儿,主动与其交流,热情回应他们的不同需要:做幼儿学习的行为榜样,慎用说教及批评、惩罚等负面回应方式。●成人之间应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一日生活的组织和指导。●制定幼儿能理解的并符合其特点的公共规则,如进入活动区的规则、使用玩具、材料或器械的规则等,以帮助他们有序地开展活动。●凡是有幼儿进入的场所、场地都应有成人看护,保障其人身安全。●保证活动室、户外活动场地和各种活动材料的清洁、卫生。●保证幼儿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玩具、工具、器械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确保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三、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实施要点生活环节实施要点入园晨检主动、亲切地与幼儿和家长问早,安抚情绪不佳(哭闹、不开心)幼儿。对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3,了解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与家长做好有关药品的交接、登记,并妥善保管。保证每个幼儿在成人视线范围内安全到达活动室。晨间活动热情迎接每个幼儿进班,并协助或指导幼儿整齐地摆放好个人物品。参与幼儿的晨间活动,回应幼儿的个别需要。为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做好准备。晨谈与幼儿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兴趣的事情等。向幼儿介绍一天的计划或活动安排:如让幼儿选择活动、伙伴,做自己的计划;介绍新投放的材料、注意事项、教师的建议等。晨谈的形式、时间可以灵活多样,根据当天活动的具体安排而定。5自由游戏/活动在活动室内创设各种不同功能的活动区,投放符合本班幼儿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活动材料,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各种材料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摆放,并附有摆放标识。有基本的活动规则,并与幼儿共同遵守规则。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成人鼓励和支持幼儿之间的合作。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给予弹性的时间,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生活环节实施要点教师组织的活动小组活动每次小组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提前准备好所有的活动材料。活动中提供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材料和工具。接纳幼儿的多次尝试错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再与其共同寻求原因。观察和了解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经验和方法,幼儿有困难时可针对其能力调整任务难度。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如:通过任务设计、材料选择来促进幼儿的合作学习。让孩子自己把握活动成功与否,时间长短根据孩子的兴趣而定。集体活动活动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活动场地的选择、幼儿座位的安排要灵活多样,材料的呈现要照顾到全体幼儿。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量给幼儿表达、表面的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兴趣、情绪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和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过程中成人之间默契配合,关注幼儿的个体需要,并做出积极的回应。生活活动餐点餐前组织安静活动。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做好餐前、餐后的桌面消毒及相关准备工作。了解和尊重每个幼儿的饮食需要与习惯;结合实际,可让幼儿自主取餐、自选餐点。依据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有特殊需要幼儿安排合理的膳食。提醒结束用餐的幼儿收拾餐具、擦嘴、漱口,然后进行自由活动。6饮水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幼儿喝水,以保证幼儿的基本饮水量。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季节、气候变化,提醒幼儿根据需要不定时饮水。如厕指导幼儿正确如厕。帮助幼儿建立保护身体私密部位的卫生及安全的意识。了解幼儿的排便习惯,鼓励幼儿在有需要时及时大、小便。鼓励幼儿在如厕中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教师要安抚、接纳、并耐心在帮助他们。盥洗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盥洗过程中学习洗手的方法,如:在醒目的位置呈现正确盥洗方法的图示。组织幼儿饭前洗手,提醒幼儿便后洗手。让幼儿学会人多时排队和轮流洗手。午睡营造安静、温馨的午睡环境,让幼儿自然入睡。了解和尊重幼儿的睡眠时间或需求上的个体差异,安抚入睡困难的幼儿。巡视观察幼儿睡眠和身体情况,积极地回应幼儿的个别需要。了解和熟悉每个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在需要时如厕。户外活动活动前做好场地和材料的准备,满足幼儿走、跑、跳、爬、钻、投、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需要。带领幼儿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如:体操、律动等。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活动、多种材料进行探索和锻炼。观察幼儿活动,做好运动中的保护和指导。活动后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场地和器械。离园安排幼儿自选玩具和图书,进行安静游戏。提醒或协助幼儿做好离园前的收拾、整理工作。确认幼儿家长的身份,与家长简单交流幼儿在园或在家的情况。主动与幼儿说再见。过渡环节想好每个转换环节,把过渡活动做到每日计划中。用与幼儿共同约定的信号提示进入过渡环节。成人要协助动作慢的幼儿尽快进入过渡环节,如和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事先告知幼儿下一个活动的地点,并在那里等待幼儿的到来和组织过渡环节的活动。组织过渡环节时,成人之间应做好分工与合作,随时观察了解幼儿,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7关注不节过渡中幼儿的安全,如:上下楼梯、进出室内外、自由游戏等的安全。2.日程安排保持÷二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灵活性2日程安排包含对一日生活中六个主要环节的作息时间规定。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稳定的作息制度,以保证幼儿有规律地生活与游戏,避免幼儿因不必要的紧张、忙乱而产生不安全感。同时,日程的安排又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为此,成人要做到:●相对稳定地执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使每个幼儿知道每日日程的基本安排,形成初步的生活节奏感,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心理准备。●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可适当地临时惘整日程安排,但要事先告知幼儿,以使他们有心理准备,避免其情绪产生太大波动。●教育活动的安排要注意动静交替,避免长时间的静坐。●自由游戏应安排较长的时段,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发起和完成活动。●在具体的活动环节中可视幼儿的反应和表现,适当地缩短或
本文标题: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6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