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第1-10次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系列活动第一次活动:心灵成长之旅——我是谁我们的约定真诚开放保密关闭手机或调整到振动只说“我听到……”“我看到……”“我感觉到……”的不评判不指责不否定不人身攻击不主动加意见不中途离开团体一、我是谁?(1)自我介绍依次说出我的姓名、来自哪里、我的期待2、分别写出以下5个方面的我,要求是自己意识到的(1)实际的自我概念:我实际上是怎么(如何)看待自己;(2)理想的我:我希望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3)社会的我:别人眼中的我:我认为他人是怎么看待自己;(4)理想的社会自我:我希望别人怎么看待自己;(5)期待的自我:期望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如何看待自己,它介于实际的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己概念之间;要求:是自己意识到的3、讨论我快乐吗?我够好吗?我值得被爱吗?我相信自己吗?我与家人的关系很协调吗?我在亲密关系当中感到满足吗?我在人际关系当中感到自在吗?我是否能在工作当中发挥才华?我对现在各方面的我满意吗?我是否觉得生命当中似乎失落了一块什么?如果答案是「不」,那么根源在哪里?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内在小孩评分标准:以下各题请在-10分至0分之间打分完全认同:-10分完全不认同:0分负向分数越高,“内在小孩”越是需要我们的关爱及治疗。发现内在小孩1:我很容易去讨好别人。2:在我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似乎有问题。3:当我为自己争取权益时,会感到不安,常选择委屈自己。4:我做事严谨,凡事要求完美。5: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6:我曾有或正有饮食困扰的问题,例如暴食或厌食。7:我常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觉。8:我常做任何事情来让别人不要生气或避免冲突产生。9:我几乎从不表达自己负面的情绪,例如生气、难过、害怕。10:我有睡眠失常的问题。11:我常觉得人是靠不住的,包括我自己在内。12:我很怕单独一个人,愿意做任何事来避免这种情况。13:我发现自己常在做我认为别人期待我去做的事。14:要我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还来得容易些。15:我很好强,而且讨厌输的感觉。16:我最怕的就是遭人遗弃,我也愿意为了保住一份关系而做任何事。17:我内心深处藏有秘密,没有人知道。18:我常觉得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19:即使在家里,我仍然没有安全感。20:我从来不对别人显露出我真正的情绪。21:我不喜欢和人有身体的接触,即使是我亲近的人。22:我表达生气、恐惧、悲伤等情绪后,常会感到后悔。23:在与人交涉时,我常常不是完全放弃,就是坚持按自己的方式(坚持己见)。24:我常有莫名的负向情绪突然出现,例如恐惧、愤怒、忧郁、沮丧等。25:我的情绪起伏很大,有时像飞入天堂,有时又像掉入地狱。26:我会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停不下来。27:我会忍不住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如喝酒、吸烟、熬夜、过量进食或禁食等)来抒发情绪。28:我会用酒、药物、性或不断工作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些。29:在亲密关系中,即使知道对方不适合我,我也离不开他/她。30: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活得很不快乐。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第二次活动(接第一次)主题——了解内在小孩三、接纳自我——内在小孩1、发现内在小孩——什么是“内在孩童”?很多人虽然长大了,却因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不被允许的情绪或被伤害的经验,在内心里还存留着一个脆弱、受伤、需要被关心的童稚小孩,这就是“内在孩童”。在儿时成长的经验中,需求没有被满足而导致的情绪、感受和态度,会被带到成年后的生活中影响我们的身体、心理、关系、感情、工作,甚至左右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制造困境和问题。成年时期出现的心理、精神甚至身体症状,其实很多是内在孩童受伤的反应。例如在我们5岁时,受到很深的伤害,那时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愤怒、悲伤、恐惧,对于现在已是成人的我们,早已是过去的情感,可是当时情绪感受太强烈,以至于深深烙刻在我们幼小心灵的深处,5岁的小孩便一直留在我们的内心。他(她)需要通过已是成人的我们找到他(她),聆听他(她)对那个情感的倾诉,并协助他(她)长大。2、内在孩童在心理学中的定义(1).被压抑的情绪。幼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自己的心情感受,不能像成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容易遗留下来种种情绪并沉入潜意识。健康的人不会选择那些导致痛苦、抑郁、焦虑等的方式,但为什么很多人依旧在这么做?那是因为是过去的经验在控制自己,而不是真正的我在选择。(2).没有满足的需求幼儿生活的世界比成人狭窄,人生经验少,发生问题时,要从自己很少的经验中来承受、理解事情,不能从各个角度来看待、理解。而且幼儿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没有形成,受外在的冲击刺激会较大,所以孩子很容易受伤。所谓的受伤,经常是孩子用自己当时的高度来理解、解读。比如父亲或母亲照顾孩子的时间不够,孩子就解读为“父母不爱我,我不可爱,我不重要”。事实是父母很爱他,只是由于生活所迫要用大量的时间工作养家,但是由于这个未满足的需求让孩子心里很受伤。(3)、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幼儿决断)由于孩子对父母的误读而形成的观点、信念会融入我们的价值观系统,比如“我是不值得被人爱的”,“我是笨的”、“我不会成功”、“我不会有出息”等。成年后这些过时的价值观会一直左右我们的生活。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如果遇到危机,这个核心价值观就自动启动,我们可能会逃离这个关系;也可能为了抓住这份爱,不惜忍受更大的痛苦,而无法得到健康的亲密关系。再比如有些人总是吃很多东西,吃到吐还要吃。其实他(她)是要那种吃东西的感觉,那份深深地内在需求的一种替代品,内在的匮乏造成过量进食,这种恶性循环和冲突造成复杂的痛苦。3、疗愈内在小孩的重要性情绪是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能量。这种能量不能忽略、逃避、否认、压抑或者合理化,而要去深深地感受它,它才可以自然消失。相反,压抑发自内心的感情或装作满不在乎,情绪的能量会一直会留在那里,我们的感受会经常被它左右和干扰。因幼年时需求没有被满足而导致的情绪、感受作为一种能量一直留在内心深处,类似的情景或引发相同情绪的事情发生时,这种被封闭的陈旧情感会自然涌现出来,持续影响到已是成人的我们。为了不再受过去情感的影响,让现在的我们更轻松、自由地生活,内在孩童的治愈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步,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可能搞不懂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常常看到自己有各种不同的面貌,就像我们的心里住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小孩。我们会发现自己有时充满爱心;有时严厉批判他人;有时天真浪漫,一个人也很自在;有时很担心别人是不是会讨厌我们;有时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还不敢让别人知道;有时候只为了讲错一句话而自责自己老半天,严厉苛刻自己。这些都是我们!想更了解自己,想认识我们的内在孩童,进而更接纳自己吗?让我们一起从成人的自我状态理解并认识内在孩童、并且与不同自我状态的内在孩童接触,进而达致自我疼惜、自我照顾与自我成长。疗愈内在孩童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很强的觉察、接纳、臣服、放下的能力。下面的十五个小方法并非彻底的方式,但可以促使我们好好地把握现在、活在当下,进而发现快乐、欣赏快乐、享受快乐。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小组系列活动第三次活动:心灵成长之旅——我的生命线第三次活动——我的生命线热身活动:1、每人做一个儿童时期最真实的动作行为,自己觉得在当时是很享受的,你现在将它表演出来。目的:回到儿童状态的我,体验真实的自己,感受快乐。让他人看到一个可爱、幽默、真实的自己,又觉得好玩。游戏:你说我做。游戏步骤:一个人说出一个动作,例如:“我抑郁了”、“我焦虑了”“我狂笑”“我怀孕了”“我半夜学鸡叫”等等,然后让自己右边的人做出来,或者抛球给谁就确定让他做出来。目的(1)活跃气氛,消除成员之间的陌生感、生疏感、忸怩感;(2)突破自己,让自己看到、感到更多的可能性。步骤1、每人准备一张A4白纸;2、画一个1、4象的坐标;生命线就是每人生命走过的路线。3、横坐标代表你的生命线,纵坐标上面代表——你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请注意这种感觉你会用什么词来评估、评估多少分;纵坐标的下方——代表生命事件中带给你的创伤,请注意具体的创伤是什么,你会用什么词来评估、评估多少分,可用1-2个或多个词语表达出来。4、请用红笔将带给你快乐、满意、幸福感得事件标出来,用黑色的笔将带给你负性情绪、甚至是创伤的事件标出来;5、你对未来有什么计划,也请你画出来,它将带给你什么感觉?6、然后将这些线连接起来;讨论与分享先分享:你画的时候或画完之后有什么感觉,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讨论1、在影响你的重大事件中,位于横线之上的部分多,还是位于横线之下的部分多?是快乐的时候比较多,还是痛苦的时候比较多?2、你觉得选择有正误吗?和你生活质量的优劣由什么决定,(它选择没有正误、生活质量也没有优劣,而是看你感受如何。如果你觉得这样还好,你就不妨如此继续下去。如果你不甘心,可以尝试变化。)3、将上面的点和下面的点连起来时你有什么感觉?4、你的真实感受是重中之重,并觉察自己的真实感觉。5、将所有的线连起来之后你又有什么感觉?生命线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它只有一个主人,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每一笔都由你来描绘。第四次个人成长小组活动负性事件的正面价值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一)讨论负性事件的正面价值1、在影响你的重大事件中,位于横线之上的部分多,还是位于横线之下的部分多?是快乐的比较多,还是痛苦的时候比较多?2、10分制来评估一下自己。讨论3、下面关注一下自己的负性事件,这些负性事件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价值?(二)讨论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如果一个负性事件带给了自己一些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是什么?它对自己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讨论:你认为情绪是否有好坏之分?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所有的情绪都是合理的;情绪是一种能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能量,其强大到我们无法去估量。它可以让我们从危险的虎口逃离,也可以让一个强健的人失去行动的动力。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人生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给我们一些力量,就是指引我们找寻更好的方向,有些甚至两者兼备。愤怒愤怒是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电影中的主角警告对方不要激怒他,否则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就是最好的列证。内心力量不足的人往往需要生活在愤怒里,以维持更多的力量去面对人生。这当然不成,就像一个人在冬天燃烧自己的腿去取暖,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大。世人最大的错误是企图运用愤怒带来的力量去改变外面的人事物,这不会成功,这样的人以为需要更大的力量,于是变得更愤怒。用愤怒带来的力量改变自己,才是突破的方向。痛苦痛苦可分为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但意义一样---指引我们去找寻一个摆脱的方向。例如,把手放在火上感觉痛苦,手会缩开一点,若仍感到痛苦便会继续缩开,直到痛苦消失为止。在有痛苦的两人关系中,感到痛苦的人就是该作出改变的人!焦虑/紧张也是指引我们找寻解决的方向----事情很重要,需要额外的专注和照顾;往往也指出已经拥有的资料和能力不足够,需要加一些能力。也常常跟本人对自己的身份和本人与系统的关系不清晰或误解有关。困难困难是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比可能收取的回报更大。只要清晰地量化需付出的和可收取的,便马上改变这份感觉。处理这种情绪的目的并不是使人去做某一件事,而是使他多了解“可以做这件事”的选择。恐惧恐惧是不愿付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惧是指引我们去找出,什么是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思考可以做些使自己无需付出这些代价。恐惧是维持动物生存下去的第一重要工具,人活着不能也不应完全没有恐惧。有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真正的勇气是:虽然有恐惧,还能继续走下去。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可提高神经系统灵敏度,并能使意识性增强,这对我们提高对潜在问题的警觉性很有帮助。它可使我们获得本不能得到的信息,它还使我们具有迅速作出反应和在必要情况下逃避的能量。失望失望可分两种,对人事物的失望和对自己的失望。对人事物的失望必然来自想控制它们的企图
本文标题: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第1-10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