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石嘴山网
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石嘴山网发表时间:2012-05-0310:49:41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自古以来就是维护我国西北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战略要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发展优势,紧抓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科学、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文本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二〇一一年九月前言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自古以来就是维护我国西北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战略要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发展优势,紧抓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科学、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宁夏沿黄经济区地处我国西部第二条南北综合运输通道与欧亚大陆桥复线两大交通走廊交汇点,是华北、东北连接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是国务院确定的18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之一,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已成为“呼包银”、“陕甘宁”和能源化工“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以银川为中心已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是周边500公里范围内的交通枢纽中心。该区域是宁夏的精华地带,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最主要增长极,是大西北干旱区中富饶的人工绿洲,独具特色的“塞上新天府”和黄河金岸,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是将宁夏沿黄地区各城市的发展要素进行有效组合、整合,以城市为核心具有内在紧密联系和相对独立的城镇集群和经济区。此次沿黄经济区城市带规划的范围包括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4个地级市,涉及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利通区、青铜峡市、惠农区、大武口区、平罗县、沙坡头区、中宁县13个县(市、区)。该区域国土面积2.87万km2。2010年沿黄经济区城市带总人口405.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8.5万,城镇化率达63.06%。该区域以4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区64%的人口,86.7%的城镇人口和90%以上的GDP和94%的财政收入,辐射区域包括宁夏全境,甘肃肃省的平川区、靖远县、环县,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海市和阿拉善盟、鄂托克前旗,陕西省的定边县和靖边县等区域。本规划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编制。规划期为2011~2020年,展望到2030年。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是沿黄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规划编制的重点是沿黄经济区城镇空间布局、城市间产业调整与协作,区域协作发展、城乡统筹与一体化发展等。本次规划针对近期国家发展重点战略布局调整,对原《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2008年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进行适度修编调整。目录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机遇第三节战略意义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第二节功能定位第三节发展战略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规划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二节空间结构规划第三节城镇规模与职能结构规划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第一节产业发展目标与定位第二节产业布局第三节主要产业园区发展方向第五章支撑体系规划第一节交通物流规划第二节信息化建设规划第三节给排水规划第四节电力及能源输送规划第五节防洪减灾规划第六节主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第六章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一节城镇一体化与同城化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第七章区域协作发展规划第一节基本思路第二节区域协作引导第三节区域协作的对策和建议第八章城市带特色发展规划第一节城市特色第二节文化产业特色第三节生态特色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一节强化资源节约利用第二节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第三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一节近期建设重点第二节近期行动计划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实施机制第二节政策措施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一、经济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区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近年来,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整体经济实力占据了全区的绝对优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7亿元,占宁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88.7%,是2005年的2.8倍。2005-2010年,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25%,高于全区平均增长速度(12.7%)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1.2%)11个百分点。二、资源禀赋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沿黄经济区城市带集中了全区90%以上的水资源,有1600万亩耕地,1000多万亩荒地,粮食产量占全区近70%。全区煤炭已探明储量超过310亿吨,远景储量超过2000亿吨,且集中分布在沿黄经济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区域水、土、煤组合优势突出,已成为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7.3:53.3:39.4调整为2010年的7:52:41,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已形成了能源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四、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区位条件不断改善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位于国家西部一级开发轴‘呼—包—银—兰’经济带上,交通比较发达,已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对内对外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区域内部交通比较发达,已形成“两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四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实现了所有市县10分钟内上高速。五、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结构不断优化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城镇化率达到63.06%。城镇空间结构上表现为点-轴发展模式。经济产业活动沿着黄河和区域内的交通干道延伸,初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带;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已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三个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结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统筹城乡作用明显。六、区域合作向纵深迈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各市县山水相连、水乳交融的地域文化及相近的生产力水平,为其开展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文化活动日益密切,要素往来频繁。各市县在交通、商贸流通、旅游、农牧、环保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一体化趋势明显,与毗邻省区的合作初见成效,国际合作趋向多元化。第二节发展机遇一、国家出台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大支撑。《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列为18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见》提出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作为西部大开发未来十年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进行培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宁夏沿黄经济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规划》提出依托宁夏沿黄区等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国家能源资源低碳利用技术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包括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吴忠、中卫两市,提出要将该区域建成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实施2010年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决定》,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四个行业均为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优势产业。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财税、金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必将为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国内外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产业和技术转移出现新变化,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国家鼓励东中部与西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引导东中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加快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共同发展,为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承接国内外能源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纺织、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四、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步伐加快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巩固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合作成为历史必然。宁夏素有“中国的穆斯林省”之称,回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与国内外穆斯林有诸多共同之处,形成了面向15亿人口穆斯林国家和地区开放,发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宁夏将成为我国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的首要窗口,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则是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的核心区域。第三节战略意义一、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宁夏小康目标的需要宁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作为“增长极”的城市带带动——对于大面积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单靠个别产业和个别城市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必须依靠主导产业体系及其所在的大城市群。这些大城市群处于财富集聚和创造的中心地位,发挥着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又可以看作是增长极。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对于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来说,区域发展具有同样的原理。宁夏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迫切需要城市群的带动和牵引。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将为全区跨越式发展带来三方面的效应——一是集聚效应:沿黄城市带的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地区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发展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培育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取得布局上的规模效益;同时,在土地利用、旅游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都能实现地区统筹发展的优势,并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和节约利用。二是分工协作效应:通过沿黄城市带的建设,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将得到优化,从而通过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最高效利用与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不合理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宁东基地和太中银铁路的建设,也为银川以外的吴忠、中卫等城市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扩张了城市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空间。三是结构效应:由于银川在宁夏的区位偏于一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门槛也比较高,因此相对于“大银川”发展战略,城市带有利于对中南部落后地区的纵深辐射,并能通过梯度转移扩大移民的就业空间。二、保障国家安全:建立跨国能源通道的需要能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位于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能源产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贸易与往来日益频繁,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借助于民族文化优势,与阿拉伯国家开展了诸多合作开发项目。“十二五”期间,中阿将在政府、国有和私营企业间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制定共同计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平利用核能,推动双方建立合资项目,推动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化和石油储运、销售领域的投资。宁夏具有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合作的民族优势,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应积极推进跨国能源通道的建立,对于全国能源供给、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快实施“疆煤进宁”,在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内打造国际能源化工深加工基地。三、保障生态环境: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改善生态环境需要长期坚持下去。近年来,大范围的沙尘天气频频影响我国,2002年3月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新疆西部和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中部、陕西北部、宁夏、河北北部、京津地区和东北南部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各种迹象表明,我国的生态屏障在荒漠化现象面前在逐步向南方退缩,
本文标题: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石嘴山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1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