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活动区问题梳理与经验分享
活动区创设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与经验分享张佩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区角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全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幼儿园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认识到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活动区活动区简述创设与指导问题梳理活动区图片与视频分享第一部分简述活动区域与区域活动•活动区是指幼儿园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即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活动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和活动区,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又称区域活动区角活动,港台地区惯称学习角角落教学探游区等。•活动区(活动区域)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设这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活动区本身只是一种形式,凭借这种形式而进行的幼儿与环境,幼儿与引导者(教师)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发生在活动区的教育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本质的。三种关系活动区包含一切教育过程的三种关系:1、幼儿与环境(活动区环境创设)《纲要》中对幼儿园环境的表述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2、幼儿与引导者(教师)区域活动虽然是一种自愿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没有成人的启发、引导和支持,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幼儿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实现的。3、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享和交流因此不论是创设环境还是过程指导,其目的都是为了不断完善教育过程,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活动区的优点提供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关注幼儿各自活动的过程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教师直接指导下的学习、自由游戏中的学习、个人学习、与同伴一起学习)活动区命名与划分没有统一规定“活动区、活动角、区域活动、区角活动”通常以指向某种活动命名,如指向音乐的活动命名为音乐区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一般有:语言区、图书区、科学区、数学区、音乐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区、结构区、生活区、养植区、运动区等。存在问题设而不用或不知如何用区域设置不合理材料不丰富,活动形式单一材料多而杂,区域目标不明确缺乏相互联系,不能动态发展缺乏指导观察、倾听策略单一忽视评价,流于形式……幼儿园活动区创设与指导第二部分问题梳理一、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布局材料提供进区规则氛围创设活动区角划分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角隔物过高、过实,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在合理的摆放区角时,我们除了要考虑美观、漂亮之外、更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一)活动区布局许多研究表明,活动区不同布局能激发幼儿不同的活动内容,操作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注意事项区与区之间需分隔开半开放原则。动静分开各区空间不宜过小,区与区之间的通道保持畅通充分考虑光源内容丰富,小班幼儿设置多个并列活动区(二)材料的投放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材料不同,活动方式也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及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材料是活动区的灵魂,如何提供材料时是提供活动区价值的关键。注意事项安全与卫生实物性与象征性结合多样性与分层性结合充分的可操作性体现合作性有针对性(根据幼儿当前发展需要)进区人数的限制进区卡、挂牌、小脚丫、戴帽子等限定可容纳的人数材料取放规则物归原处(贴照片、对应的标记卡等)(三)活动区规则良好的习惯是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形成的,隐含在活动区的各类规则对于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常规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证活动有序的开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律行为和责任感。进区卡的使用可以在幼儿自主活动和常规之间建起一道连接的桥梁,有效的减少了区角内拥挤不堪和半途而废的现象,同时也为教师的客观、全面的评价活动带来了依据和方便。具体、形象、童趣的命名张贴材料操作的导视图充分利用活动空间(四)活动区的氛围活动区的氛围创设英合理,利用活动区内幼儿实现可及的墙裙、柜角灯区域进行设计,起到吸引幼儿参与,暗示幼儿操作方法与股则,拓展幼儿操作场所等作用,此外,安全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合理科学的区角布局是保证幼儿安全的区角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除了象增设柜子角落的软化包装、减少直角转弯等物质环境安全之l另外,还要考虑影响幼儿心理安全的材料,包括色彩、摆放等。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幼儿园区角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布局科学合理就必须贯彻《纲要》精神,更新教师的观念,既充分考虑幼儿园自身条件,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的良好环境,又要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环境创设,师幼互动,才能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健康成长的园地。二、活动区教师的指导幼儿园的活动区活动恰恰就是体现了自选活动的特点,幼儿喜欢,爱玩,同时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使他们的活动水平上得到更大的提高。一、先观察,在制定出活动指导计划(附:观察案例)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前提(二)逐步实现目标三、参与活动才能更有效的指导活动四、评价活动区域活动结束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幼儿活动的评价。可以对幼儿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做小结,表扬肯定积极的行为。也应注意对区域活动的质量予以评价鼓励,如对幼儿有哪些新的玩法,新创意等。教师还要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活动的新要求,激发幼儿新的需要。同时,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行为规则方面的问题,可引导幼儿加以讨论,明确认识,并共同寻求改进的措施等。教师应以正面引导为主,注意树立榜样,发挥极力作用。五、活动规则的不断完善(一)使幼儿了解规则的作用,将游戏规则的建立作为其自身需要,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共同建立规则,并认真执行和遵守。(二)逐步调整游戏规则(三)在规则的建立过程中,注意将行为训练和道德认识统一起来注意事项•有新材料时,教师先介绍活动区材料名称及操作方法•多给幼儿鼓励(鼓励操作合理、行为正确、有创造性的行为)•充分尊重幼儿的发现,发现幼儿的发现•个体指导与小组教育相结合•平等的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为幼儿提供需要的辅助材料•帮助幼儿获得并体验成功•可以对幼儿的进区选择适当调整•鼓励幼儿的合作合作提供条件行为,积极为幼儿•允许幼儿在活动中或活动后有一定时间的评价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述自己的发现,交流经验,相互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区中的情绪,操作情况,并记录,便于调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有利于更合理的提供活动材料。杜威说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跟着变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参与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发展基础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如何设置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教师在区域环境创设中的应把握科学的视点,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要积极创设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实施环境与幼儿对话,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让环境教育成为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活动区问题梳理与经验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2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