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导野望王绩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他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知作者:王绩•结合课本,独立完成提纲“自学深思”的内容。思•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合作探究”的五个问题。(要求:在书上圈点勾画,学案上写出正确答案)议展踊跃举手,展示自己的答案评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登高远望,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诗大意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徘徊而心无所依托。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木已经染上了枯黄的颜色,起伏的山峦在余晖中显得更加萧瑟。首联:交代时间、地点,表现出诗人内心苦闷。“望”点题,又领起中间两联写景。颔联:承首联中“望”字而来,通过写静态、远景,景物在余晖中越发萧瑟。(宏观描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圈,猎马带着猎物归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举目相望,竟无一个相识之人,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颈联:通过动态、近景描写。抓住“牧人”和“猎马”的特写,描绘了一幅田园式的气氛,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诗人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在山中寻找慰藉,只只好追怀古代隐士,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赏析•赏析诗歌的方法:•1.赏意象(描绘了什么?)•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3.赏语言(品关键词,抓修辞)•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诗人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苦与闷心情。诗歌赏析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歌赏析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描写了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赏意象(描绘了什么?)秋景图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了起来。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起构成一幅山间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诗歌赏析赏意象(描绘了什么?)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情感。诗歌赏析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图,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诗歌主旨1.《野望》中写出自然景色的句子是:2.《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是:3.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理解性默写实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5.《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理解性默写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B.中间四句诗宛如一幅山村秋晚图:光与色、近与远、静与动搭配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C.尾联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立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从中反映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D.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D
本文标题:野望(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2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