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预防-11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2020/9/231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2020/9/232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卫生服务职业人群健康监护职业病管理2020/9/233据统计,每年有1亿工人在职业事故中受伤、20万死亡、6800万~15700万新的职业病例归因于有害接触或工作负担。国家卫生部报告2005年全国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例报告9173例,占75.11%;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26期613例,慢性职业中毒报告1379例。2005年和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报告中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2.7万与11.3万。2020/9/234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卫生(Occupational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ofWorking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职业医学(Occupational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2020/9/235职业卫生对象: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职业卫生任务:1.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职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2.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损害或潜在健康危险职业卫生目的: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2020/9/236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2020/9/23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物理性有害因素(Physicalhazards)化学性有害因素(Chemicalhazards)生物性有害因素(Biologicalhazards)生理、心理因素(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hazards)2020/9/238第一部分物理性有害因素2020/9/239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分类不良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工频电磁场、微波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2020/9/2310物理因素的特点1.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因素中,除了激光是人工产生之外,其他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2.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3.作业场所中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4.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5.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相关关系。6.绝大多数物理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不再残留。2020/9/2311防护上应注意:1.根据物理因素的特点,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时要对有关参数进行全面测量。2.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不是消除。3.不需要采用“驱除”或“排出”有害因素的治疗方法。可用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来保护劳动者健康。2020/9/2312物理性有害因素(1)高温与中暑2020/9/2313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气温:指空气被加热的程度,常用摄氏(Centigrade)或华氏(Fahrenheit),取决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工作热源和人体散热等的影响气湿(Humidity):指加入到空气中水蒸气的量,生产环境中的气湿以相对湿度来表示。80%为高气湿,30%为低气湿气流(airflow,m/s):形成气流的原因:温差风压热辐射(heatradiation):主要指红外线及一部分可见光的辐射。太阳光、工作热源均能产生大量的热辐射,正辐射、负辐射2020/9/2314二、高温作业概念: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一般将热源散热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生产性热源: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是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2020/9/2315表我国部分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哈尔滨28安阳33呼和浩特28桂林33佳木斯28上海32克拉玛依34衡阳35吉林28福州34酒泉28绵阳31大连27南宁33汉中31海拉尔26乌鲁木齐32株洲35石家庄32四平29兰州29成都31北京30锦州29齐齐哈尔29昆明25烟台28西宁25二连浩特30延安30洛阳34喀什32保定32长春28合肥33银川30青岛28沈阳29广州33太原292020/9/2316续表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张家口29武汉34西安33杭州34天津31重庆35大同28海口33郑州33牡丹江28唐山30长沙34南京33延吉28济南32宜昌33安庆33丹东28开封33贵阳29湛江32包头29徐州31拉萨23南昌342020/9/2317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3.夏季露天作业2020/9/2318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这类作业夏季车间内气温可高达40~50℃。接触作业: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车间;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炉窑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锅炉间:火力发电厂、轮船。2020/9/2319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机械制造锅炉工炉前工炼铁工2020/9/2320表3武钢高温作业内外环境气象条件(sx)车间地点湿球(℃)干球(℃)黑球(℃)WBGT(i)(℃)WBGT(o)(℃)相对湿度(RH%)炼钢操作室及休息室内22.5±0.926.4±1.426.9±1.223.8±0.923.6±0.870.3±9.8连铸操作室及休息室内22.3±1.126.5±1.527.4±1.623.9±0.923.8±0.969.3±6.7炼铁操作室及休息室内22.1±0.724.9±0.925.2±0.823.0±0.723.0±0.781.4±3.8炼钢高温作业现场30.9±1.741.3±3.446.9±4.735.6±2.534.9±2.346.0±4.7连铸高温作业现场29.5±2.336.7±4.044.8±13.534.1±5.533.7±4.759.0±7.8炼铁高温作业现场29.6±2.538.0±7.050.9±15.436.0±6.235.8±5.345.0±16.0炼钢厂区室外28.1±1.134.2±2.335.5±2.830.3±1.430.2±1.460.0±5.3连铸厂区室外27.0±0.530.5±0.931.1±0.928.2±0.628.2±0.681.0±5.3炼铁厂区室外26.2±0.332.0±2.032.3±2.128.0±0.828.0±0.957.0±25.52020/9/2321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这类作业夏季气温可高达35℃以上,相对湿度达85%-90%以上。接触作业: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潮湿的深矿井、隧道2020/9/2322高温矿井高温、高湿作业印染厂缫丝车间这些都是高温、高湿作业呀!2020/9/23233.夏季露天作业特点:受太阳的直接辐射以及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接触作业: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作业2020/9/2324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2020/9/23251.体温调节机体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方式:蒸发(evaporation,E)辐射(radiation,R)对流(convection,C1)传导(conductionand,C2)热辐射公式:S=M-E±R±C1±C2S为热蓄积的变化,M为代谢产热,E为蒸发散热,R为经辐射的获热或散热,C1为经对流的获热或散热,C2为经传导的获热或散热。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热交换从中心温度保持在正常变动范围内(37℃)2020/9/2326调节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产热装置(骨骼肌、内脏等)散热装置(汗腺、皮肤血管等)深部温度脊髓、皮肤温度感受器检测装置环境温度图1机体的体温调节及其与环境温度的交互作用人体下丘脑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中心体温(coretemperature)也称深部温度,严格指下丘脑灌流血液的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2020/9/23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在气象条件中,气温和热辐射起主要作用。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平均为35℃),机体只能通过蒸发散热,湿热环境又可降低蒸发散热的效率。从环境受热加上劳动代谢产热明显超过散热时,机体会蓄热,体温可能上移并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平衡点上(如中心体温39℃),此时机体处于一个高度的热应激状态;如果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可能出现过热(hyperthermia)而发生中暑(heatstroke)。2020/9/2328高温作业时排汗量明显增加,并与劳动强度呈正相关,因此,出汗量是高温作业工人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重的1.5%。一个高温工人一个工作日的出汗量可达到3000~4000g,经汗排出盐达20-25g,故大量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汗液水分占99.2-99.7%,其余大部分为氯化钠,还含有K+、Ca2+、尿素氮、葡萄糖、乳酸、氨基酸、维生素B1、B2等,这些在制订防暑降温措施时应该考虑。2.水盐代谢2020/9/2329表皮血管扩张→末梢循环血量↑→回心血量↓保障工作肌的活动,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出汗↑→水分和体液向肌肉转移→有效血容量↓→有效循环血量↓→心跳加快,心脏负荷↑→热衰竭、心肌代偿性肥大(老工人)3.循环系统2020/9/23304.消化系统消化腺分泌功能消化酶活性胃液酸度胃肠蠕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化道疾患等高温作业时,由于出汗散热和工作肌的需要,血液重新分配,消化系统血液减少→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2020/9/2331高温作业时CNS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负荷得以减轻——保护性反应。CNS受抑制,导致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5.神经系统2020/9/2332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6.泌尿系统2020/9/2333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或耐受的现象;一般在高温环境劳动数周后,机体可产生热适应。主要表现:体温调节能力提高,各个系统有利于降低产热、提高散热,如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汗量可增加30%甚至1倍,汗液中无机盐含量减少1/10。皮温和中心体温先后下降,心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在机体受热或热适应后诱导合成一组蛋白质,即热应激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特别是HSP27和HSP70,可保护机体免受一定范围内高温的致死性损伤。7.热适应(heatacclimatization
本文标题:预防-11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2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