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解读
150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一级)《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依据国家教育相关法规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制定,是对普通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课程学分中必修课≥24学分(3年制专科≥20学分、5年制专科≥26学分),总学分≥32学分(3年制专科≥28学分、5年制专科≥35学分);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35%⚫监测目的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三个核心数据的常态监测,引导高校对标评建,规范课程设置,保证课程与教学基本质量达到国家“底线”要求,保证师范生培养基本质量。⚫内涵解读课程与教学维度下设的三个监测指标和参考标准,体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其中,必修课和总学分符合标准要求;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是指为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而开设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国家规定的公共课程不在其列;学科专业课程指为培养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所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合作与实践]教育实践时间≥18周;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20:1。⚫监测目的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合作与实践两个核心数据的常态监测,引导高校对标评建,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建设达到国家“底线”要求,满足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基本要求。⚫内涵解读合作与实践维度下设的两个监测指标和参考标准,体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151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学习领域的基本要求,其中,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环节,满足不少于18周的时间要求,并按照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20:1规定配置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生师比≤18:1;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学校平均水平;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0%(专科≥30%);小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20%⚫监测目的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5个核心数据的常态监测,引导高校对标评建,保证师资数量与结构达到国家“底线”要求,支持师范生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内涵解读师资队伍维度下设5个监测指标和参考标准,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相关要求,体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等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其中,生师比≤18:1是关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数量要求的硬性规定;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学校在职人员,兼职教师须有与学校或院系签订的不少于一学期的聘任协议;外聘教师按照0.5系数折算;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不含正在攻读相关学位者。[支持条件]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学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实践经费≥学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30册;每6个实习生配备小学教材≥1套;微格教学、语言技能、书写技能、实验教学、艺术教育实训室等教学设施:有。⚫监测目的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支持条件5个核心数据的常态监测,引导高校对标评建,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填平补齐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底线”要求,满足师范生培养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152⚫内涵解读支持条件维度下设5个监测指标和参考标准,是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相关要求,对小学教师专业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其中,专业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专业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专业学生总数,专业教学日常运行总支出,指自然年度内用于本专业全日制专业学生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总数;满足教育类纸质图书和小学教材配备要求的同时,以能否满足小学教育专业教学需要为标准,开展相关教学设施设备建设。153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是国家对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相关标准制定,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专业建设和认证考查时,应依据专业认证的理念,将各项指标有机结合,主要从内涵解读、考查要点、佐证材料三个方面,综合评判“5个度”的达成情况,规范和引导专业按照认证所强调的“说、做、证”一致性要求开展自评自建,实现内涵式发展。现从内涵解读、考查要点、佐证材料三方面对标准进行解读。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部分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对其余各部分起到引领作用。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注意其内容与毕业要求的相互衔接。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内涵界定的科学性;三是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评价和修订情况。具体包括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3个二级指标。1.1[目标定位]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内涵解读目标定位是确定目标内涵的重要依据,对毕业要求产生着重要影响。目标定位要说明专业为什么区域、什么类型的学校、培养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教师,即明确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领域为服务面向,系统设计立足小学教育实际、符合国家、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服务面向与人才定位。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应有准确的定位,符合专业教育要求和基本规律;要有明确的依据,改变脱离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实际的弊端,符合国家、地区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对接毕业生服务区域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体现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154革要求;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依托学校的培养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一定的前瞻性。⚫考查要点1.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对基础教育改革和所服务区域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和论证。2.专业培养目标有对接国家政策和所服务区域小学教师教育需求的相关条文,并在毕业要求中有明确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有具体的落实措施。3.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能够依托学校现有资源,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办学特点。专业目标定位应为专业师生所知晓。⚫佐证材料1.专业人才需求研究报告和毕业生服务区域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相关材料。2.专业建设规划、质量年度报告等相关资料。3.学校近期发展规划、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等相关资料。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等相关资料。1.2[目标内涵]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内涵解读目标内涵直接决定着毕业要求的具体内容。专业培养目标是对专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体说明,体现专业对于师范生培养理念的系统思考和深入认识。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做到基本内容清晰明确,目标表述科学规范;要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遵循小学教师早期专业成长的规律,反映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作为一个小学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以及所能达到的专业发展成就;要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反映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要广泛听取本校师生、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使利益相关方能够理解并认同培养目标的制155定原则和主要内容。⚫考查要点1.小学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广泛听取本校师生、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对其基本内容和培养规格等进行认真的论证和设计。2.专业培养目标能够准确反映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基本内容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做到言之有据,内容准确,表述清晰,并具有一定的自身办学特色。3.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能够较好的衔接,体现师范生毕业5年后的专业发展成就,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有具体的落实措施。4.专业培养目标应为专业师生所知晓,能够对培养目标的解释和宣传,利益相关方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同情况。⚫佐证材料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论证材料。2.专业人才需求研究报告、专业建设规划、质量年度报告等相关资料。3.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等相关资料。4.利益相关方理解并认同培养目标的相关材料。1.3[目标评价]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内涵解读目标评价体现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是对培养目标制定过程和质量的有效监控。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能够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分析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能够及时向相关机构和人员反馈评价结果,并按照规定程序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保证和不断提升专业办学质量,培养符合国家、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小学教师;能够广泛邀请本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并提出合理意见。⚫考查要点1561.专业能够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基本内容进行评价,使之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2.专业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培养目标的评价与修订制度,形成利益相关方参与培养目标评价的机制。3.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和修订制度运行有序,做到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能够实现对培养目标的及时调整与修订。⚫佐证材料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论证材料。2.专业培养目标定期评估分析报告及相关资料。3.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和修订制度建立与运行的相关材料。4.利益相关方参与专业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过程的相关资料。二、毕业要求毕业要求部分集中体现产出导向的基本理念,符合国家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是整个认证的核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应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表述明确、清晰,易于师生理解,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得到分解、落实,并能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4个方面:一是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二是专业毕业要求对国家规定的通用8条标准的覆盖情况;三是专业毕业要求的逐条分解与落实情况;四是专业毕业要求的逐条达成情况。毕业要求的具体内容包括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4个维度,对应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和沟通合作8个二级指标。专业应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以下内容:◼践行师德2.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157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内涵解读师德是教师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是引领和指导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的第一素养。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师德素质定位,从立德树人、师德规范、依法执教等多角度提出具体培养规格要求。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职业理解与规范”为重点,系统构建正确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和自身修养4个领域的职业认知和规范养成体系;要立足“知行合一”,创设师德践行环境,创新师德养成路经、形式和方法,注重将师
本文标题: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2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