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下面题目: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情境中获取信息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二)交流中探究新知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揭示课题。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1)课件出示:53-24+38,(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三)反思中加深理解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2)学生独立计算。(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一)计算23+6-112×8÷472÷8÷3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二)改错2×3×415-6+42×6÷3=6×4=15-10=2×2=24=5=4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计算45-18+1548÷6×56×6÷944+56-322.学校合唱队有48人,有12人毕业了,又来了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3.一本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今天卖出了37枝鲜花,还剩多少枝?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六、板书设计:同级混合运算53-24+3815÷3×5=29+38=5×5=67=2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本文标题: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3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