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五、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1、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感知对称,识别对称图形。3、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教学难点:1、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画出图形的对称轴。3、利用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事物的原形。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难点关键: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具准备:课件、数码照相机、茶壶、长方体箱子等。学具准备:作业纸、水彩笔。课前准备1、准备实物: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茶壶、每个面标有数字的长方体箱子等)2、教室准备:将桌子分组拼成方形,每个方形组桌四周各安排一个座位,每组的桌子上先摆好茶壶,再摆上纸盒、作业纸等。3、学生准备:课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并选举一人做组长。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我们先来听一段故事。播放盲人摸象课件大家听的可真认真,那他们说的对吗?(不对)为什么不对啊?。。。。。。其实在刚才这个故事中也蕴涵了一个数学问题。要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需要全面的去观察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一)导入新课什么叫“观察”呢?(仔细的看,动脑筋想)那你能做个仔细观察的样子吗?(二)观察茶杯明确方位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茶杯,这样看和这样看,茶杯的形状一样吗?那么你们小组里也有一个同样的茶杯,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我们把这位同学所坐的位置叫做“前”那这个同学的位置就叫~~~“后”前后确定了,这边就是“左”这个位置就叫“右”(以桌子为中心确定方位)确定好了方位,待会儿请同学们从自己的位置认真的观察茶杯,把你看到的茶杯的形状画下来好不好?要求尽量画的大一些清楚一些。开始吧展示:好,老师邀请了一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你能告诉大家你刚才画的时候,茶杯是怎样面对你的吗?来第二位小朋友。。。。。。好极了,同学们不但观察的仔细,画的也形象。(请四位小朋友分别展示不同方位看到的茶杯的形状)介绍时请下面同学分别评价。质疑:哎,说到这啊,老师有一个问题,刚才他们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一个茶杯吗?你们小组四个人观察的是同一个茶杯吗?为什么画出来的茶杯的形状不同呢?也就是说我们坐的位置一样吗?画出来的形状一样吗?小结:看来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三)观察规则的立体图形——长方体箱子这回儿请坐在桌子两侧的小朋友调换一下位置来观察。每组右边的小朋友向前移一步,挪到角上;左边的同学象后移一步也撤到角上。刚才我们确定了前后,那这个位置就是前侧面,这个位置叫后侧面。(师边指边说)好,继续观察:同学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箱子,从你的位置看到什么把你看到的在这张作业纸上打上对勾。把你看到的数字在相应的位置打上“”123456学生汇报:坐在前面的小朋友你看到了数字几?叫两三个前面的同学来说。那坐在后面的小朋友呢?坐在这两个位置的小朋友看到的就是几个面?(两个)坐在前侧面的看到了数字几?后侧面的?那这两个位置的看到的是三个面?想想还可能看到几个面?(一个)试试看怎么能看到一个面啊?激发情感,现场拍摄:瞧,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数码相机,想把自己看到的拍下来吗?那我们来一个摄影活动:把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箱子的形状拍摄下来。拍摄指导:怎样拍使箱子在照片上大一些?应该怎样举照相机才能拍摄到图象比较正的照片?等等开始拍照片。将数码照相机提供给某一组同学,让他们分别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一张照片,并将拍摄好的照片输入电脑,准备投示。拍摄交流:交流拍摄照片的感受与想法。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拍的?作品展示:将刚刚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的五张照片按顺序展示出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谁拍摄的照片?为什么是某个同学拍的?请你说一说理由。(对拍摄的同学和回答问题的同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三、巩固与扩展1、处理书上的“做一做”老师还邀请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和大家一样也在观察物体。瞧,可爱的小恐龙。三张不同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呢?有什么好的办法表示?咱们就用连线的方法表示,第一幅图片是会看到的?为什么?这副呢?好接着说(让生说第三副)2、小精灵照相再看,小精灵也想和同学们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给小鸭子玩具照几张照片,你能猜一猜每张图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照的吗?可以选你喜欢的图片来说。谁先来试试?小结: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样你就能看到物体不同角度下的不同状况。3、小动物看房子:投示动画片,形成课本房屋、树的底图(左图),然后一边讲解,一边动画出示动物小白兔和小松鼠,形成右图。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白兔和小松鼠都看到了房子,那么他们看到的房子一样吗?小松鼠是在房子的哪个方向上看房子的?小松鼠能不能看到房子的门?小松鼠能不能看到房子的窗户?小白兔又是在房子的哪个方向上看房子的呢?小白兔能不能看到房子的门?小白兔能不能看到房子的窗户?那么,请大家判断一下下面两幅图,哪一幅跟小松鼠看到的是一样的?哪一幅跟小白兔看到的是一样的?4、解决捐款现场遇到的问题。课件演示练习这会儿老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可能考你什么问题?三位好朋友三在的位置不同看到捐款箱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分别看到了几个面,哪几个面呢?(小组讨论完成)站在地毯上看到的地毯的图案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哪幅图是它们看到的?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汽车和沙发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片。小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理解物体、感受物体,这样对物体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观察物体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变换视角观察周围的物体。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的空间观念的培养目标是“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也就是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到有效教学,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创造观察环境。第二,如何把握观察的层次。第三,怎样设计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听、看的形象感知要了解一个事物的全貌,全面观察是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事物有什么学问?怎样观察一个物体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揭示课题。2.从不同位置观察茶杯和箱子。儿童天性好动,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迎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就会使学生视学习为乐趣。为学生观察物体创造和提供不同的问题情境,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实时展示,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效果,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观察茶杯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小组展示讲解的活动;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箱子时从各个角度,从拍照片的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情况是不同的这样的生活道理,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而且充分利用理解掌握的道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此时此刻,数学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工具”,大部分同学明白,其实数学就是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而且数学也是我们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3.情景练习:小精灵也想和同学们一样给它可爱的小鸭子玩具拍些照片,你能猜一猜每张照片分别是从哪的角度来拍摄的吗?训练学生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4.扩展练习:解决捐款现场的几个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练习有一定难度也是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升华和跳跃,让学生感受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使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生活必需的数学。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观察物体(二)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辨认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能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长方形对称轴的条数教、学具准备学具:胶水、剪刀、课本、铅笔、直尺、两张腊光纸、信封(装有拼图材料)、塑料口袋。教具:四张腊光纸、剪好的图形、剪刀、拼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1、小朋友们知道剪纸吗?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课件演示民间剪纸作品,并配音解说:在咱们祖国,孕育发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纸,又叫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内容之一,民间剪纸由聪慧、勤劳的妇女所创作,我国剪纸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株民族艺术之花是广大剪纸作者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民间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娴熟的技艺、朴素的技法,把古今人物、可爱动物、名贵花草等创作出大量造型奇小、剪工精湛、生活气息浓重的剪纸精品,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是极有欣赏价值的民族艺术瑰宝。(学生津津有味地观看,被漂亮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2、这些作品漂亮吗?只要大家动手动脑,你们也能剪出这么漂亮的作品,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折一折,剪一剪,好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游戏:教师剪,学生猜。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你们可要仔细观察。猜一猜教师剪的是什么?(老师把纸当着学生对折后减,学生只能看见图形的一半,猜整个图形是什么。猜出一个贴一个。)(1)、剪小兔(2)、剪蘑菇(3)、剪红花(4)、剪台灯(学生兴趣高涨,睁大眼睛看教师剪,通过图形的一半想另一半,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培养空间观念。)2、学生学剪衣服。(1)、刚才教师剪了这些图形,漂亮吗?你们一定也想动手剪一剪!要剪一件我们穿的小衣服,怎么剪呢?我们一起看一看。课件演示并解说:先把纸对折,在可以打开的这边剪掉1个长方形,在另一边的上面剪掉1个角,会剪了吗?那就试试吧!(2)、学生拿出长方形的纸片,学着课件中的步骤。(播放轻缓的音乐,学生心情舒畅)3、指定剪(1)、刚才大家剪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这里有树、桃心和葫芦,你最喜欢那个图形?用剪衣服的方法把它剪出来。(学生在这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来剪,可能有学生会剪错,教师应给予指导。)(2)、请3位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对折以后拿上来让大家猜一猜,剪的是什么?(3)、要求学生将剪好的作品和剩下的纸装进塑料口袋。4、揭示概念(1)、刚才我们都是把纸对折以后剪的(教师指着预先准备好的图形讲述),想一想对折以后剪有什么好处?请同桌同学互相讨论讨论。(指名回答,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2)、教师归纳:象这样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对称的(教师指着预先准备好的图形讲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板书)。对折的时候会产生一条折痕(教师画出前两个图形的折痕),这条折痕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3)、请学生指出后面两个图形的对称轴,教师画出。(4)、你们还看见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和同桌的同学小声的说一说。(讨论、汇报)三、巩固提高1、P68做一做(1)、我们周围对称的物体多不多?同学们真能干,从生活中找出这么多对称图形。看看这些物体是对称的吗?这些图形在P68,如果是对称的就在下面画勾;如果不是对称的就在下面画叉。(2)、学生汇报找出的对称图形(3)、每个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能不能在书上把
本文标题: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5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