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项目内容产品名称润滑油产品组成及成分信息精炼润滑油基础油与添加剂混合物,组成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数。成分含量数(WT%)CAS号精炼基础油≥98.5添加剂<1.5需要披露的有害物质:烷基多硫化物<1.1专有化合物烷基磷酸酯盐<0.15专有化合物危险性概述根据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本产品属于丙B类可燃液体。查询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不属于危险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存在不可预计的危险。物理/化学危险性类别:不归为危险物质。健康危险性类别:无明显危害。健康危害过度暴露于液体和油雾时可能会引起皮肤及眼睛刺激,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刺激与损伤,并加重原有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慎大量食入严重损害消化系统,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应防止对土壤、水体的污染。急救措施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出现头昏、恶心、或者神志不清,请立刻就医。食入时:饮足量温水,催吐,大量吞服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在医师的指导下采取催吐或其它的救护措施。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洗净被污染的部分。如果产品被注入皮下或者人体任何部位,无论伤口的外观或大小,必须立即送医院进行外科检查治疗。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闪点大于200℃,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可能引起燃烧。有害燃烧产物:CO,CO2,硫化物、固体悬浮颗粒与复杂燃烧混合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扑救。不可使用水作灭火剂。泄露应急处理:当发现泄漏时,立即切断火源,隔离可燃物。经风险评价,必要时组织污染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在清除泄漏物时,必须佩戴个人安全防护器材。应急抢险过程,应注意防止人身伤害及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应进行无害化处置。大量泄漏:根据风险程度向相关部门进行情况通报。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密闭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使用本产品的场所应符合防火设计规范要求,操作过程应避免过量油雾产生。操作人员应经过消防安全培训,配备必要劳动防护用具,避免吸入油雾,生产作业设备应消除渗漏,避免人员滑倒危险。储存注意事项本产品应密闭储存,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远离明火、高温热源、强氧化剂和易燃物,避免混入水及杂质等异物。贮存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泄漏应急处理器材。空容器中可能还残留部分产品,勿明火加热、切割、焊接。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当出现油雾时,推荐采用以下空气卫生标准:美国ACGIH规定最高容许浓度(TLV)为5mg/m3;美国ACGIH规定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STEL)为10mg/m3。工程控制:在通常使用环境和充分通风条件下没有特殊防护要求。眼睛保护:接触产品时建议使用配有侧护罩的防护眼镜。有油雾产生的情况下应佩戴化学护目镜。皮肤防护:穿戴非渗透性安全服装及安全鞋,尽量减少肌肤的暴露。手部防护:佩戴耐油防护手套(如丁腈橡胶),优质PVC。呼吸系统保护:应尽可能采用工程控制设施保证使用场所通风,作业现场避免产生大量油雾。如果不能保证空气污染物浓度在保护员工健康的水平,应选择佩戴经过认可的呼吸器,建议佩戴可净化粉尘或油雾的微粒空气净化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理化特性外观:黄色,透明,液体。气味:特有气味,无刺激性机械杂质,%:不大于0.02闪点(开),℃:不小于200水分,%:不大于痕迹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酮、脂、烃等大部分有机溶液。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在正常状况下本产品是稳定的。应避免的物质: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源。有害分解产物:在环境温度下不分解。有害反应的可能性:不会发生有害的聚合反应。废矿物油废弃处置方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08,必须符合当时当地适用的法律法规交给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机构进行产品回收利用。建议在可控条件下作为锅炉燃料,并对高温燃烧产生的排放气体有害物进行监测。临时保存废弃物,应采用密闭容器避光保存,并进行必要标识。
本文标题: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7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