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冲刺串讲讲义-全-吉林篇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冲刺串讲讲义-全-吉林篇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一部分关于考试形式:上机考试、题库抽题题型:第一类为客观题:单选:30题1分/题多选:20题1分/题判断:10题1分/题第二类为操作题:40分第二部分重要考点(符号说明:*一般**重要***最重要)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一)会计电算化的提法:1981年8月,在长春一汽“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二)概念:狭义: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广义: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构成: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差异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差异区别项目手工电算化初始化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开设账页、登记期初余额等内容简单、风险小软件安装、建立账套、基础档案设置、会计科目设置、期初余额设置等工作量大、风险大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不同账户分为总账和明细账(大多三级)科目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为中文科目级次可到6级以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还要求输入科目代码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等分散收集、分散处理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数据集中、统一、共享会计工作组织机构不同会计专业人员按会计业务的不同性质划分工作组会计专业人员、计算机人员按数据所处形态划分工作组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不同会计人员的职责分离来实现相互牵制重点控制记账和编制报表结合计算机的特点建立更严格的内控(职权控制、运行控制)重点控制数据的输入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一)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二)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6)(三)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1986~1992)1989年,财政部颁发了“会计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四)宏观调控以制度为主,会计软件开发以市场为主,企业会计电算化从单纯的软件应用到强调组织管理作用的阶段四、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中的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功能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的范畴。(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按硬件结构划分:1.单用户财务软件2.网络财务软件按适用范围划分1.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2.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1.含义:是只会计核算软件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2.划分功能模块:以会计软件的职能划分为9大模块。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3.账务处理子系统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五、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一)总体要求:1.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保证会计数据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2.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3.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4.会计核算软件在设计性能允许的使用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死机或者非正常退出等情况。(二)会计数据的输入要求1.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输入形式会计核算软件的会计数据输入可以采用键盘手工输入、软盘导入或网络传输等几种形式。此外,会计软件某个功能模块中所需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从另一功能模块中取得,也可以根据其他功能模块中的数据生成。2.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备的初始化功能在会计账套正式启用之前,会计核算软件必须进行初始化设置。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以下初始功能:(1)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据及有关资料,包括总分类会计科目和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年初数、累计发生额及有关数量指标等。(2)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银行未达账项。(3)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记账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更改过程,在计算机内应当有相应的记录。(4)定义自动转账凭证,包括会计制度允许的自动冲回凭证等。(5)明确操作人员的岗位分工情况,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操作密码等。(6)必须提供必要的方法对输入的初始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7)会计核算软件中采用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码方法,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3.对输入记账凭证功能的有关要求(重点)(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输入的项目包括:填制凭证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或编号、金额等。输入的记账凭证的格式和种类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2)记账凭证的编号可以由手工输入,也可以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产生。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对记账凭证编号的连续性进行控制。(3)在输入记账凭证的过程中,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以下提示功能:a.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是否与输入的机内记账凭证编号重复。b.以编号形式输入会计科目的,应当提示该编号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c.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当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时,应提示并拒绝执行。d.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应提示并拒绝执行。e.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的借方科目不是“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付款凭证的贷方科目不是“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时,应提示并拒绝执行。4.对审核记账凭证功能的有关要求(1)会计核算软件应提供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账簿的机内记账凭证(不包括会计核算软件自动产生的机内记账凭证)进行修改的功能,在修改过程中,应同样给出与输入记账凭证时规定的各项提示。(2)对已经输入但未登记会计账簿的机内记账凭证,应提供修改和审核的功能,审核通过后,不能再对机内凭证进行修改。(3)对同一张记账凭证,应分别对审核功能和输入修改功能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4)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登记凭证法进行更正,红字可用负号“-”表示。(5)采用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的,在生成正式的机内记账凭证前,应当进行审核确认。(6)由账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的,应当经审核确认后生成记账凭证。(三)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要求1.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根据审核通过的机内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登记账簿的功能。在计算机中,账簿文件或者数据库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2.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自动进行银行对账的功能,根据机内银行存款日记账与输入的银行对账单及适当的手工辅助操作,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同时提供国家会计制度允许使用的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以便用户选择。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更改过程,在计算机内必须有相应记录。4.会计核算软件应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自动编制会计报表的功能。而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则应提供会计报表的自定义功能,包括定义会计报表的格式、项目、各项目的数据来源、表内和表间的数据运算和稽核关系等等。对于根据机内会计账簿生成的会计报表数据,会计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功能。5.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机内会计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进行结账的功能。结账前,会计核算软件应当自动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登记入账,尤其要检查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机制转账凭证(如折旧计提凭证等)是否已生成和入账,全部登记入账后才能结账。6.会计核算软件可以提供在本会计年度结束,但仍有一部分转账凭证需要延续至下个会计年度第一个月或者第一个季度进行处理而没有结账时,输入下一会计年度第一个月或者第一个季度会计凭证的功能。(四)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要求1.会计软件应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2.会计软件应当提供机内记账凭证的打印输出功能,打印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的会计制度规定。3.会计软件可以提供机内原始凭证的打印输出功能,打印输出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4.会计软件必须提供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5.根据机内会计凭证和据以登记的相应账簿生成的各种机内会计报表数据,会计核算软件不能提供直接修改功能。6.会计年度终了进行结账时,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在数据磁带、可装卸硬磁盘或者软磁盘等存储介质上的强制备份功能。(五)会计数据的安全要求1.会计软件应当具有按照初始化功能中的设定,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软件的功能。2.会计软件应当具有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或由于强行关机等其他原因造成内存、外存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第二章会计软件基础一、会计软件模式(一)小规模模式会计软件;(二)中等规模模式会计软件;(三)大规模模式会计软件。区别:小规模模式会计软件是以账务处理为核心,主要完成记账、报表等工作。中等规模模式会计软件是具备会计电算化的各个功能模块,其主要目的是进行核算工作和基本的分析与管理工作。大规模模式会计软件,功能复杂,数据量大,在网络系统下要求充分实现数据的共享,要求各业务核算岗位能够独立进行处理。二、会计电算化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账务处理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核心:账务处理子系统数据联系:记账凭证第三章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一、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1946年2月,美国,ENIAC,用于弹道轨迹计算(军事目的)。(二)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元器件)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的编制方便了、通用性增强了,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突出特点是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存储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1971~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计算机的分类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个人机、PC机)、服务器、工作站。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一)科学计算:(二)数据处理:电子数据处理(ED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过程控制(四)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五)计算机通信(六)人工智能(AI)四、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一)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即用“0、1”代码表示数据。(二)数据的单位:位bit:用于表示一个二进制位、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字节Byte: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1字节=8位1Byte=8bit换算单位:1KB=1024B=210B1MB=1024KB=220B1GB=1024MB=230B(三)字符编码:1.包括:英文字母、数字符号、标点符号、运算符号、控制符号2.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二进制)基本ASCII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占用一个字节,最高位为0。例:英文字母‘B’的7位ASCII码为1000010。存储时为01000010。3.比较大小:同类字符:前小后大不同类字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五、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冯·诺依曼原理(一)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二)存储程序控制(最重要)(三)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六、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一)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CPU)2.组成:控制器:指挥系统,从RAM中取出指
本文标题:会计从业考试《会计电算化》冲刺串讲讲义-全-吉林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9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