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浙江省温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温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一、书写(全卷书写3分;第1题3分,共6分)1.将下面句子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齐)温州,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2.填空(1)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抖,听起来似乎▲,似乎柔和而又铿锵。(叶君健《看戏》)(2)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3),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白日放歌须纵酒,。(杜甫《闻官军送收河南河北》)(6)莫等闲、,空悲切。(岳飞《满江红》)(7)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陶渊明《桃花源记》)(9)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1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词句是:,。(1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3.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嗜好(hào)破绽(dìng)迸流(bèng)随声附和(hé)B.惬意(xiá)澎湃(bài)赫然(hè)泰然处之(chǚ)C.绮丽(qǐ)贮藏(zhù)枢纽(qū)茅塞顿开(sāi)D.肇事(zhào)歹徒(dǎi)荡涤(dí)鲜为人道(xiǎn)4.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三个成语。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6.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甲】【乙】绝句宋?志南渭城曲唐?王维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B.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纯雨的细小迷蒙。C.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7.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街上的店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们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请你说说下面店名的含义。(1)“好又多”(超市名)(2)“长寿店”(药店名)(3)“文乐书店”(书店名)三、现代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8题至17题(一)(14分)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A.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B.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C.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9.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10.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1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瘦马”比喻。(2分)12.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4分)(二)(18分)母亲的诗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1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4分)第一次:第二次:1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属于描写,作用是: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1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把▲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把门推开四、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第18题至第25题。(一)(13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18.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1分)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效(3)以伤先帝之明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2.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2分)(二)(9分)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惟一女远适他乡B.老者暴卒惟吾德馨士卒亡者过半C.乃俱归D.仍牢守故宅吾谁与归彼竭我盈,故克之。2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B.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C.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D.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2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五.作文(60分)26.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一、书写(共6分)1.(略)二.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2.(1)辽远而又逼近(2)为有源头活水来(3)春风又绿江南岸(4)千树万树梨花开(5)青春作伴好还乡(6)白了少年头(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9)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D4.例: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马到成功一马平川鼠目寸光亡羊补牢杯弓蛇影牛鬼蛇神等5.A6.D7.(1)商品质量上乘,种类繁多(2)祝愿顾客健康长寿(3)在文化生活中寻找精神快乐三、现代文阅读(32分)8.A9.(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0.(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11.外部条件
本文标题:浙江省温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0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