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江西省瑞昌一中2017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1江西省瑞昌一中2017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端午节的由来①在古代,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②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其由来,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最大。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楚顷襄王继承王位不久,秦王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在被流放途中,终日忧愁,叹气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在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写下绝笔作《怀沙》,遂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日。③到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下诏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谕令各地官府组织纪念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以纪念屈原。④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⑤在我国江苏、上海、浙江一带,一般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乃投奔吴国,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而攻入楚都郢。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阖闾为越王勾践战败,受伤而死,子夫差继位,立志报仇。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军大败,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太宰受越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历镂”剑,令其自刎。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交代邻舍人:“我死后,请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罢,自刎而死。夫差闻子胥死前之言,大怒,令人取子胥尸体装入皮革中,于五月初五日投入大江。伍子胥含冤死后,“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传说中伍子胥变成了“波涛之神”。这样,在江浙一带,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⑥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据史书记载,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沿江号哭,昼夜不停。过了17天,在五月初五日这一天,曹娥也投入江中。又过了5日,曹娥终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此事传到县府,县令为之作文立碑,以颂扬她的孝行。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⑦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而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越王勾践被放回越国后,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数年后,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⑧虽然说法比较多,但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他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互联网《我们的节日》略有改动2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午就是初五,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据说,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因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B.端午节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纪念诗人屈原说,纪念忠良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和纪念越王勾践说等,其中影响最广最深最大的是纪念屈原说。C.五月初五日被确定为“端午节”,各地官府组织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来纪念屈原,始于春秋战国之际。D.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虽然说法众多,但时至今日,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浙江的东部地区,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后人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B.伍子胥本为忠良,含冤死后,“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这样,在江浙一带,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C.屈原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他的主张遭到怀王稚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楚顷襄王渐渐疏远了屈原。D.勾践卧薪尝胆,一举灭国。后人为昭彰勾践坚忍不拔的精神,就在五月初五日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划船竞渡,以示纪念,这才有了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投入汨罗江那天,正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日。到了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下诏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这才有了“端午节”纪念屈原说。B.“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端午节被称为“诗人节”,是由于屈原的缘故。抱负远大而壮志难伸的屈原,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C.据史书记载,年仅14岁的曹娥在五月初五日投江寻找溺水的父亲,变成了“波涛之神”,找到了父亲的尸体。此事传到县府,县令为之作文立碑,以颂扬她的孝行。D.无论是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屈原,还是忠良伍子胥及孝女曹娥,甚至是坚忍不拔的勾践,都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缅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熊十力:乱世为儒朵渔熊十力出生于湖北黄冈,是一个乡村穷教师的儿子。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病亡。此后游学乡间,读王船山、顾亭林之书,忽有革命之志,遂投奔武昌新军。1917到1918年间,参与孙中山幕府。他目睹鼎革以还,世风日下,慨叹“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深感“革政不如革心”,遂慨然弃政向学。1920年熊十力拜在南京内学院欧阳竟无大师门下学佛。熊十力在内学院里是年岁较大的学员,学习极为用功,也是最穷的一个,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人送绰号“空空道人”。熊氏在内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唯识学和因明学基础,接受了哲学思维的严格训练。1922年熊十力受聘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唯识学。但自一开始,熊便一步步背弃师说,逐渐离开佛教唯识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好在蔡元培向来提倡兼容并包,亦就相安下去。然而,熊十力的讲课效果似乎不太妙;而不能得英才教之,更让他觉得气馁。后来,他干脆向学校提出在家授徒,虽不能得天下英才,能有“二三子”聚而教之,也是惬意,“而不相干之学子,亦不愿其与于斯课”。学校竟也同意了他的要求。熊十力师风陡峻,责人以善,不惜詈骂,情急处甚至会饱以老拳。一次,梁漱溟为学问之事与熊十力发生了争论。争完了,熊十力趁梁漱溟转身的机会,跑上去朝梁就是三拳头,3口里还骂他是“笨蛋”。梁漱溟了解熊的个性,没加理会就走了。熊氏也深知自己修养不足,缺少一份儒者的典雅,但“检讨”归“检讨”,他决计不去改正。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熊十力辗转返回黄冈,后来进入四川,颠沛流离,生活尤为拮据。但他自甘寂寞,乐以忘忧,仍勉力著述讲学。他依然坚持每日清晨四点即起床,读书写作,中午亦只闭目坐上片刻。写起来只需一纸一笔,最穷困时,用秃笔写,以碗为砚,一盛墨汁,一盛朱红。因长期流离失所,身边并无藏书,他恐怕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藏书的学者。1946年春,蒋介石正欲乘船还都南京,途经武汉,得知熊十力在汉口,便差人去请,熊一听顿时光火:“要我去看他,他是什么东西!”蒋又赠资百万以助其办哲学研究所,但熊并不领情。1946年6月7日,熊致函徐复观,讲明:当局若真想为国家培育元气,最好让自己自安其素,为所欲为,不必专款资助,只要不横加干涉,便是一种支持。他并举章太炎之例,说“章太炎一代高名,及受资讲学,而士林唾弃”。熊十力对学术上的“逐臭”之徒极其反感:“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对那些“徘徊周旋于人心风会迎合之中”的浮华名士也尤为厌恶,熊说,“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1947年春北大复校,熊闻讯便重返北大。他原以为可以重拾当年初到北大时那种平静的治学生涯,然而内战使北平依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1948年2月,浙江大学请熊十力前去讲学,熊氏携弟子牟宗三一起前往,并将筑居之所命名为“漆园”,并自号“漆园老人”,自比“漆园吏”庄子,取庄周避世之意。1949年5月16日,他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武汉,极为兴奋,大书三个字:解放了!50年代初,熊十力留在大陆,生活是安定的,然而此时熊十力的内心是孤独的。他的学说逐渐被边缘化了,著作也几乎到了被人遗忘的地步。他在暮年哀叹道:“人生七十,孑然一老,小楼面壁,忽逢十祀。绝无向学之青年,亦鲜有客至。”1956年他完成了《原儒》一书的下卷,以“六经注我”的精神,重新阐释了儒学经典和儒学史。1968年5月23日上午,一代大儒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程。(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节)【相关链接】圣贤讲仁,讲性命无道,讲良知,都不是一假定,而是一真实生命的呈现……熊先生是一个真人。他真之所以为真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不用说得太玄远,太严肃,而只从他日常生活上说。(牟宗三《熊十力先生追念会讲话》)4.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牟宗三所说“熊先生是一个真人”的两项是(4分)()()A.熊十力在南京内学院求学时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B.熊十力性格峻急,脾气暴躁,缺少儒者的典雅,与他人争论学术问题,一言不合竟至于老拳相加,粗话詈骂。C.熊十力在四川时,写作只需一纸一笔,甚至用秃笔写,以碗为砚,一盛墨汁,一盛朱红。并且一生身边并无藏书。D.熊十力对蒋介石差人邀请自己见面十分恼火,蒋介石欲赠资百万他也断然拒绝,他说他不需要要专款资助,只要不受干涉,自安其素。E.熊十力定居浙江时将住所命名为“漆园”,自号“漆园老人”,把自己比作曾做过“漆园吏”的先哲庄子。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动荡的时代极大地影响了熊十力的人生选择和政治立场,无论是早期弃政向学,还是后来的避世研道、留在大陆,都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B.熊十力十分用功,有真学问,但对学生极其严厉,讲课效果也欠佳。带着“不能得英4才教之”的遗憾,他干脆在家授徒,聚集数人传讲学问,也乐在其中。C.熊十力不喜追逐风气,不善迎合他人,对受资讲学的章太炎之流极为厌恶、反感,称其为学术上的“逐臭”之徒。D.熊十力治学勤勉、严谨,学术上既能够分辨前人著述的优缺点,择取精华,又有“六经注我”的精神,能够打通各家学说,形成并坚守自己的独特见解。6.熊十力说,“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这在熊十力本人身上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奶奶的心事白秋爷爷定过娃娃亲,女方六岁就夭折了。奶奶过门前不知道,没想到,这个事成了她一辈子的心事。我们这儿老一辈有规矩,夫妻百年之后合葬,定娃娃亲那个人,要排在她前面,甭管子孙辈上是谁熬下来的。从我记事起,奶奶就不接受这个事实,她常唠叨:“死了,坚决不和那老骗子合葬,我可不给别人当小老婆,阳间阴间都一样。”爷爷病厉害那年,我刚满两岁。那天,家里炖了唯一下蛋的母鸡。那味道是一个看不见的钩子,三番五次勾着我去看,爷爷一次次把好吃的鸡肉往我的嘴里放。很快,那只鸡就被我吃得差不多了。母亲几次把我拖住,却被奶奶的眼神制止了。她一边看着老头子,一边看着长孙子,在那里含着眼泪笑。爷爷去世时候,奶奶还不满四十岁。我老家门前有一棵梧桐树,宽厚肥硕的叶,坚挺笔直的干,它是我出生那天奶奶亲手栽下的。当我高矮能给奶奶
本文标题:江西省瑞昌一中2017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1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