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抽验考试试卷分析201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结构简约合理,试题科学规范,考察重点突出,参考答案与评价标准完备,作为对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的一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现就本年度三年级小学语文升级考试试卷简要分析如下:一、试卷特点这次升级考试试题,符合新课程理念,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体现了三个落实:1、落实了学习习惯的考查与评价: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如试卷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看谁书写的好,书写的准确,卷面书写要求整齐、干净、美观,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重视识字写字训练,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三年级试卷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导向作用,相信今后教师们会越来越重视写字训练。2、落实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评价: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语文的回归,还原本色语文,在本次考查中得到落实。试卷中对字词句的考查可谓全面,看拼音写字,多音字、形近字组词,补充成语,选填关联词语,仿句等多种句式的变换,由此可见,我们今后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课内识字、练字、用句,如果把基本的字词撇开而单纯地进行人文教育或任何名义的其他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异化,都是有悖于“本色语文”的。3、落实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查与评价:语文教学无定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这一目标。如三年级阅读题二第六小题,你还能介绍几种花?,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考查,《语文课程课标》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次语文的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强化了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内容分值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句子、古诗文等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占57分。第二部分为阅读。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内阅读一篇,课外阅读一篇。这部分内容占22分。第三部分为习作与口语交际,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这部分占18分,卷面3分。2、知识结构试卷涉及到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方面的目标,考查了拼音与识字、形近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补写诗句、名言或谚语、仿写词句、句式变换、内容概括、个性感悟、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知识。3、能力结构试卷不仅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注重了语文能力的考查,如书写、识记、理解、感悟、应用、表达、赏析评价等能力,充分体现了重视“双基”。4、题目类型包括填空、选择、排序、简答和写作等题型,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三、检测情况从全县三年级试卷中,随机抽取124份试卷,其抽样情况如下: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抽样试卷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分值828104619913315平均得分7.461.87.888.013.415.0514.26.0710.822.7611.70得分率%93.2590.0098.580.185.2584.1774.3767.4483.239278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抽样试卷分段人数情况统计表分数0-6061-7071-8081-9091-100人数8人7人15人55人39人所占比例(‰)6.45‰5.65‰12.10‰44.35‰22.58‰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第一、二、三题考察的是字词书写,读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找正确读音,答题效果良好,可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第四、五、六大题,得分率均在80%左右。仔细分析每一小项失分原因如下:第四大题,根据积累的词语填空,准确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字的书写上错别字问题比较严重,第七题是根据所学内容理解填空,得分就略逊于前几题,大多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还是有的,还是错别字的问题严重,可见今后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识字认字的方法和规律。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扣分较多,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强,在今后的答题中一定要掌握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养成边读边思,多读多思的习惯。最后考察的是作文,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唤起学生写作兴趣,取材范围较广,学生大都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但从作文的选材来看,有个性、有创意的佳作不多。同时也存在各校学生作文水平不均衡现象,高低分相差较大。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审题不清,出现了偏题、跑题现象;第二,选材较单一,明显感觉现在的孩子生活空间狭窄,生活感悟欠缺;第三,部分学校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没有写好字的意识。四、典型试题分析1、要重视写字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纵观试卷中的字词部分,尽管老师们已经重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比较好,但仍存在较多问题。(1)重机械记忆轻方法指导,如:学生对最常见的形近字的掌握很不尽如人意,“预防“的”防’字好多学生写成仿写的“仿”,旋转的“转”写成“传”类似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2)重字形轻意义,如:三年级填写诗句,“穿尽红丝几万条”,124份样卷中有22人不得分,其中17人是因为误把“尽”写成了“进”。紧接着让学生作答,诗句中“乞巧”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传说是谁和谁相会的日子?同学们都知道是牛郎和织女,但百分之六十的同学不会写“牛郎”的“郎”字。可见小学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仍是“顽疾”。虽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强调写字教学,但识字与写字方法、能力的训练,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要贯穿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长抓不懈。2、要重视积累运用的内化。这次三年级的试卷中注重了对“积累与运用”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与课外积累的联系。从试卷中反映出的现象来看,教师对此虽然引起了重视,但较多重视死记硬背,强调积累,而忽视了运用,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并加以内化,所以侧重积累的部分得分率很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理解和运用。①理解是内化的前提,学生只有准确深刻的理解了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奠定其内化的基础。而我们的学生对积累的材料,仅仅停留在朦胧的理解和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阅读《和时间赛跑》片段,第四题,“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指文章中哪样游戏?请画出来?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而这段话选自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教师教学时对这段应该进行了精讲,学生对课文内容都应该掌握的很好。样本124份试卷中只有三五份正确,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不善于理解题意,对课文内容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3、要扎实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从抽样试卷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影响语文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阅读部分。阅读题的得分率最低,分析其中的原因,还是和我们日常的教学有关:①阅读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学生阅读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学生对课本内的文章阅读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而对课本以外的文章阅读太少、了解太少。因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阅读理解的意识比较差。语文知识积累只是限于教师的直接传播,而缺少主动参与阅读,缺少自主理解意识的培养。特别是,由于学生平时语文素养积淀少,词汇贫乏,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不强。②阅读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有些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也非常重视,但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往往又局限于课本知识。一些老师对课本以内的段落引导学生做反复的训练,忽视了对阅读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一些有能力扩大阅读面的学生也停止了延伸和扩展的步伐。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说,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课堂内跟着老师的步骤走,课堂外围绕家庭作业、各种练习册走。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我们知道,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慢功,需要的是慢慢的品、慢慢的读,在读中有一个消化和理解的过程。例如三年级阅读一第五小题,文中最后一句写出了作者跑赢时间的心情,朗读此句时应读出怎样的心情?(1分),让我们看这道题没有难度,可是124份试卷中有34个同学不得分。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阅读题,给学生以个性化阅读的平台,给学生以自由解读的空间,而我们从试卷上看到的是禁锢了的思维,窒息了的灵感,苍白的表达。如果平时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不是“教教材”,盲目做题,而是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教给方法,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4、要扎实落实写作教学这次三年级习作是《一见难忘的事》,贴近学生生活。满分15分,对刚步入习作训练的三年级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还是看到了学生习作较好的一面,综观学生的考场作文,大部分学生,内容具体,叙事完整,书写美观,但是也发现了以下几个小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①审题不认真,学生没有审清题意,没有写事情的难忘,而是把一件小事陈述了下来,例如:有的学生的作文是写自己特别爱画画,写了自己为什么喜欢画画,都画了什么等。②选材雷同,视野不够开阔。三年级学生作文内容基本都是父母连夜送自己去医院,下雨天父母为自己送伞,富有新意的习作不是很多。③词汇贫乏,语句不通,表述不清,有部分学生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写完整。④习作的格式不正确,124份样卷中就有27位小同学没有作文题目,还有三位同学,是以日记的格式来写,标题写“七月十四号,星期六,晴”下面直接写正文,把日记与作文混淆了,还有百分之三十的样卷,学生习作没有段落层次。⑤标点符号的运用,其中在抽取的样卷中就有部分学生,通篇只是在文章的最后有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就也找不着其它的标点符号了啦。综上所述,这是对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积累、炼字、炼句、选材、立意及作文格式的指导教学,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甚至要多组织一些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5、要逐渐缩小学生成绩的差距。从统计数据和随机抽取的样卷来看,各项成绩均相差悬殊。虽然我们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但决不是这种天壤之别。我们应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更应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我们要努力唤起每一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积极探索使之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五、教学建议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必须也要正视我们的不足,我们要加强反思,努力改进,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适应课改,落实理念。我们仍要继续加强《语文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标的精髓,明确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理念,适应课改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回归教材,立足基础。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存在放弃教材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语文教学倾向教学材料的“快餐化”。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外,十分重视对形成这些能力的基础的考查——语言文字积累的考查。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教材,要花时间去积累一些字词、诗文名句、名言、俗语、文学常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向语文能力快速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勤于积累、善于运用的习惯。3、突出能力,实行巧练。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是“题海战”,这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做法,与考查精神大相径庭。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能力,掌握方法,把握规律。要实行精讲、巧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效率。在训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意”。在扎扎实实的训练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4、引进活水,注重实践。新课标下的语文命题更注重生活性、时代性、实践性,在凸显能力立意的同时,也真正体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语文考查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是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评判。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大事、社会焦点、身边小事,多读生活这部无字之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
本文标题: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5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