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护士在执业中的自我保护
目录目录..............................................................................................................-1-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2-引言........................................................................................................-3-第一章护理工作的背景与意义................................................................-4-第二章护士在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5-第三章护士如何实现自我保护................................................................-7-第一节防护操作措施.............................................................................-7-第二节护士自我防护方法.....................................................................-9-第三节学习护理安全知识.....................................................................-11-第四章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2-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摘要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是集治疗、检查、急诊、抢救、手术的重要场所,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每个患者来医院就诊都离不开护理,而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护士,身边则存在着许多的危险因素,威胁着她们的身体以及精神方面的健康,使其受到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她们的工作和学习。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执业中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各种医疗操作规程,严格以章执行。然而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已成为护理工作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护士在职业中的常见损伤因素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就各种因素提出相应防护措施,并指出当今医疗环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关键词临床护士职业损伤自我防护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3-正文引言现今各种疑难杂症和传染病层出不穷,医疗事故难以避免,外加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各种因素都要求医护人员在职业中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各种医疗操作规程,严格以章执行。因此,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护士在职业中的常见损伤因素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因素较多,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就各种因素提出相应防护措施,并指出当今医疗环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要求护理人员细心操作,按流程办事,在救死扶伤的基础上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是集治疗、检查、急诊、抢救、手术于一体的重要场所,话说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在每个患者来医院就诊都离不开护理,而作为护理工作的护士,身边则存在着许多的危险因素,威胁着她们的身体以及精神方面的健康,使其受到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她们的工作和学习。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执业中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各种医疗操作规程,严格以章执行,不自作主张。既做到护理好病人又不被伤害。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4-第一章护理工作的背景与意义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研究的背景护理工作是神圣而美好的,护理工作的神圣在于她的职责是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尽人道主义义务。护士以奉献为天职,护士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帮助病人减少痛苦,获得生命的延续或健康的同时,也给一家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所以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快乐、安康。护理工作是平凡而伟大,是因为护理工作是知识、技术、爱心的结合,护士默默无闻的工作,保护着病人的健康,救人与危难之中,直接间接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服务。所以选择护士工作热爱护理专业,献身护理事业,应引以为光荣、自豪。我们提倡蜡烛精神,就是护理人员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蜡烛的光亮即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护士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志趣与护理事业联系在一起,融为一体。1.2研究的意义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一切从病人着想,同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更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防范意识,杜绝事故,差错的发生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防良好的动机,由于疏忽、不慎、失误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造成很大影响。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运用护理心理学手段方法和统计学的方法,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与其它护士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护士行业中自我保护的常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存在职业损伤因素,如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及心理性危害等。另外,还有护士个人防护行为的落实情况。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5-第二章护士在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面对的重要课题。自我防护就是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了解在身边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做好自身防。1.1生物性因素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1.1.1病毒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为主,美国CDC检测报告: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应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血源性病源体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9.36%-92.3%,被乙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为6%-30%。1.1.2细菌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1.2化学性因素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己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资料显示:医院至少使用159种对皮肤或眼有刺激的物品,135种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品。调查证实:1.0ppm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皮肤、眼、鼻、咽、喉及肺,引起变态反应、哮喘。国内外研究资料得出结论:护士在化疗操作过程中,注射器溶药、排气、换液、拔针等都可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吞食,长期受到低剂量药物影响,可诱发基因变性,使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1.3物理性因素意大利一项调查显: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临床护士在工作中,体力劳动多,强度大,特别是骨科、急诊科、创伤科等需要搬运患者,容易扭伤腰背,造成自身损伤。我国对临床护士的疾病调查发现:下腰背疼痛、静脉曲张和手术时经常保持前屈位引起的颈椎病很普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护士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CT、X线、激光、红外线等逐渐增多。护士常需要定期消毒病室,不可避免要接触紫外线,可能会造成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不良反应。医院内一般病室都能保持安静,避免噪音,但有些辅助科室,由于工作需要,机器启动及工作声音较大,护士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会受到损伤,引起听力、神经系统等损害。抗生素引起的慢性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6-过敏者更屡见不鲜,有报道显示:护士每天与各种药物反复接触,导致其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尤以过敏性休克为甚。1.4心理社会因素在工作领域存在着很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严重时会导致职业倦怠。由于各种因素,使某些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存在偏见,导致护士与患者之间矛盾激化。在处理护患关系这一环节中,护士往往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会带有紧张情绪。据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发生的最多时期。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7-第三章护士如何实现自我保护第一节防护操作措施在医院特殊环境中,护士是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人员之一,因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职业防护迫在眉睫。21世纪,职业医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职业有害因素及危害的变迁,其他各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加速引进,职业医学与环境医学的融合与渗透,政府立法增加,全国性与国际性合作研究的趋势增强。在此背景下,国内护理职业研究亦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从损伤因素入手,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1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护措施1.1.1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或交叉感染。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护士在护理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等均应认真洗手,洗手时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如果手被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应在安置患者在安全的坏境中之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1.1.2戴口罩及防护目镜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防止悬浮在空气中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吸入和阻止感染性血液、体液、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口罩经常清洗、消毒;口罩变湿后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口罩盖住口鼻部,不能挂在颈上反复使用或备用,口罩两面不能混用。1.1.3戴手套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即可以保护患者免受感染,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职业感染的机会,有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橡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液量比为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1.1.4穿、脱隔离衣正确穿脱隔离衣即可以保护工作人员或患者,避免相互交叉感染,又可避免无菌区域被污染。隔离衣每天更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立即更换。1.2控制感染源的防护措施1.2.1隔离已被感染者及病区携带者控制感染源的主要措施是隔离,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其隔离措施也不同,不同种类的隔离均应严格遵守
本文标题:护士在执业中的自我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6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