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A)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C.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D)A.人与物的关系B.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现代外国环境法产生阶段的立法特征主要是(A)A.针对环境污染实行控制立法B.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C.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立法D.针对国际环境问题立法4.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发出注意环境污染的警告是由下列哪一事件引发的(C)A.海河流域污染B.淮河流域污染C.官厅水库与北京西郊污染D.滇池污染5.基于环境问题自身的特点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首先提出“预期的环境政策”、强调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是(B)A.《人类环境宣言》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C.《内罗毕宣言》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6.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是(D)A.开发使用费B.保护管理费C.惩罚性收费D.资源补偿费7.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D)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B.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主管机关是(A)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9.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B)A.《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适用于(B)A.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B.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C.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D.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11.向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颁发经营许可证的机关是(B)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2.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A)A.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B.生产用地、城市用地和生态用地三类C.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四类D.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类13.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B)A.集体所有B.国家所有C.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D.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投资者所有14.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A)A.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C.县级以上城建行政管理部门D.县级以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15.依照全国人大的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健康公民每人每年应当义务植树(C)A.1棵B.3棵C.3-5棵D.7-9棵16.为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D)A.渔业资源保护费B.渔业资源增值费C.渔业资源补偿费D.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17.依照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一类野生植物禁止出口(A)A.未定名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B.濒危的野生植物C.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D.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8.目前专门规范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A)A.《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C.《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下列气体中属于国际公约管制的温室气体是(A)A.二氧化碳B.哈龙C.甲烷D.乙醇20.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沿海国的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C)A.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承担国际义务B.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养护和管理享有主权权利C.沿海国享有绝对的主权权利D.沿海国有义务确立有关生物资源的捕捞总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ABCDE)A.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B.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单行法是基本法的具体化D.基本法是单行法的立法依据E.基本法主要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单行法则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具体的规定2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确立的许可证形式有(AE)A.城市建设用地许可证B.海洋倾废许可证C.总量控制许可证D.森林采伐许可证E.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许可证23.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BCDE)A.《放射性污染防治法》B.《水污染防治法》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E.《海洋环境保护法》24.按照我国《草原法》的规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可以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ABCDE)A.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C.饮用水水源区的草原D.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E.有重要人文遗迹的草原25.国家对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允许个人开采的矿产资源有(BCD)A.矿产储量规模较大的矿产资源B.零星分散资源C.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D.为生活自用而开采的少量矿产资源E.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26.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对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老城区、古城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古建筑、风景名胜和古树名木等,应当采取下列哪些严加保护的措施(ABCDE)A.禁止乱占、乱拆、乱挖、乱建B.禁止任意迁动位置C.在遗迹周围划定保护地带D.禁止受到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损害E.限期治理遗迹周围污染严重的企业27.下列有关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表述正确的有(CE)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水体B.实施总量控制的水体,不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C.向实施总量控制水域排放重点污染物的企业或单位,必须承担排污量削减任务D.向实施总量控制水域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或单位,承担排污量削减任务E.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决定要实施总量控制的水体28.国际社会就管理外空活动达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规范有(BCDE)A.外空适用“先占先有”的主权排他原则B.各国进行外空活动必须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C.禁止任何国家对外空或者天体造成污染D.各国对外空享有平等的受益权E.各国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外空事件对地球环境造成负面影响29.促进“持续增长”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文献是(AB)A.《我们共同的未来》B.《增长的极限》C.《寂静的春天》D.《封闭的循环》E.《大自然的权利》30.环境污染侵害发生之时,为了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以下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AE)A.排除妨碍B.停止侵害C.消除危险D.恢复原状E.赔偿损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简述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适用效力。【参考答案】地方级(省级)环境标准,就环境质量标准而言,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对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32.简述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参考答案】(1)确认取得;(2)授予取得;(3)转让取得;(4)开发利用取得。33.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采用的经济刺激手段有哪些【参考答案】(1)财政援助;(2)低息贷款;(3)税收34.试列举三个主要的陆地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名称。【参考答案】(1)《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2)《世界遗产公约》;(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8分,第36小题12分,共20分)35.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与其他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等)的关系如何(8分)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土地的使用所进行的总体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关于土地利用的整体安排,它与其他种类的土地利用规划相比,具有最高的效力。首先,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其次,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最后,土地利用年度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36.阅读下列短文,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角度、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谈谈三门峡水库所反映的问题对今后编制类似规划和新建类似项目的启示。(12分)2003年10月,水利部召集陕、晋、豫三省相关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在郑州举行会议,研讨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然而,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小浪底水库成为直接控制下游洪水的重要枢纽。在此背景下,专家学者提出了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废除、炸坝、敞泄、停运等不一而足的观点再一次叫响。据悉,三门峡水库在规划阶段就一波三折“三起三落”。反对三门峡工程的主要理由在于: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决黄河水患问题,无须修建三门峡工程。但三门峡工程并没有因此停止。由于三门峡水库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运用不久就不得不进行两次改建,三次改变运用方式,主要改造是针对泄流排沙。1960年,大坝基本竣工,并开始蓄水。1961年下半年,反对者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1962年以来陕西省曾多次呼吁国务院从速制订黄河三门峡水库近期运用原则和管理的具体方案,以减少水库带来的严重问题。答案:(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传统的建设项目的决策,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着眼于分析影响上述因素的外部条件,很少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对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使决策的研究不仅从建设项臣的外部条件分析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还要考虑建设项目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反馈作用,并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这样就可以真正把各种建设开发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从实质上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也是认识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从而在符合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布局大型水利项目等。这样就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评价还可以预先知道项目的选址是否合适,对环境有无重大不利影响,以避免造成危害事实后而无法补救。(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民事侵权法有一条
本文标题:环境资源保护法试题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6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