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课题分层辅导教学计划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个体自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的做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他们(无论优生”还是困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常常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忽视价值观的形成,即便是成绩很好的优生”,也不过是家长叫我学好”老师要我学好”使然,毋庸置疑,这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十分的不利。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总而言之,新课程倡导学生个体自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就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学校属于农村的薄弱学校,学生已有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的差异也较大,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尤其是课堂教学,采用“齐步走”的方法,“吃不饱”“难消化”的现象就会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面向全体,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度,从而逐渐缩短学生之间在认知领域方面的过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教学中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的策略研究(一)学生分层、学情分合收放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源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失,促进学生正常发展。我们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且将各层次学生按一定规律排列,原则是既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检查方便又能兼顾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为邻桌,使不同层次学生每节课都能各尽其能,学有所获。在实践中,学生分层的做法包括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学生自主定层等模式。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升降,各层次学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差生逐渐消失,中优层学生不断壮大。(二)目标分层、课堂优化自主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存在着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只有采取教学目标分层递进的方法,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教)接受”为“主动式探求”。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基础状况的摸底、排查。如若简单地根据全班的平均水平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势必会抹煞学生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久而久之,优等生会慢慢失去锋芒,学困生则渐渐失去信心。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出层次、层层递进,以此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的意识和兴趣。目标分层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极佳,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行,中等生感到我能悟出,同时满足了优等生试一试就会成功的愿望。可见,目标分层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了台阶。(三)练习分层、能力活化提高课堂练习是各类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形成迁移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强弱之别。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都同一标准,会导致强者兴趣过剩,弱者畏难扫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练习设计进行分层要求,设置机动作业,提供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这样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练习,又有因人而异练习的兼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整体水平。(四)评价分层、长效激励求知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成功感为前提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价尺度:对优秀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表扬、奖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受到鼓舞与激励,从而促使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向总目标趋近。如在学生的课堂发言方面,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对于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只要能开口,就是成功的;对于经常发言的同学,只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就是了不起的……从多个角度地去对学生表示肯定、认可、赞同与欣赏,使他们感受到成功就在身边,就在每节课中,就在每一次的动手、动口、动脑中,让他们能在这次成功之后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到来,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五)作业分层、深度巩固强化作业完成情况是衡量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布置作业时,力求定性定量,要区分对待.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要做,选做题由中层学生选做,高层学生全做.由于作业分类,克服了"大统一",使低层学生有兴趣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解决基本题,达到培养基础性学力;中层学生则能拓展思路,在培养基础性学力的同时,提高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三、实践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策略的意义针对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问题,以“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为理念,以“认同差异、开发差异、缩短差异”为过程导向,既加强分层理论学习,又进行分层实践探索;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变“填鸭式”灌输为“主动式”参与;变注重标准答案的“一枝独秀”为追求富有创新的“万紫千红”;变混沌盲目的听课记录为针对差异的选择学习。分层优化、复式施教、减负增效,切实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进行自我监控,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增长点上求得最佳发展!(一)变学生间的差异为语文教学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程资源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人的因素也是其组成部分,学生的差异是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生间的语文学习差异存在于各个方面:学生各项素质的基础和发展水平,与教育目标相比,存在差异;与学习伙伴相比,存在差异;自己目前的学习心理、品质与自己以后的学习心理、品质相比,也存在差异。可见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处不在的。因此,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克服差异,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语文课堂教学分层施教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是科学的,因而是有效的。(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无穷的潜力。现代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的主人,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布鲁姆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关注差异、分层施教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动态分组,还是制定教学目标;无论是选择教学内容,还是设计训练层次,都指向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不怕学习了,爱学习了,或许这正是能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分层次教学法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两个实验班实验前均为同年级一般的班级,但是,学期结束时的学生,合格率均为98%以上,人均分高于其它班8.4和7.6分。尖子面不断扩大,学期结束时,达到35%以上。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总合格率均高于对比班,在实验阶段无一人违纪。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能够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四、关注差异、分层施教的体会班内分层教学有很多优越性,但也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是农村一个班学生学习程度不同,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使各层学生互相激励、启发,而不是互相干扰,难度较大。其次是增加了教师备课难度。对同一教学内容,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说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分层教学的课堂结构需要分类自学与分层指导适时切换,其关键要做好两条:一要做好对小组长的指导和培养工作。二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培养和训练。要着重训练学生如何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学、讨论、自查、订正、检测、互批、矫正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本文标题:分层教学辅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6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