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1)
教师简介姓名:魏忠凤研究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职称:副教授咨询资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心理咨询师)联系电话:13478228240E-mail:weiwym@163.com错在谁?主要内容•概述•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2、13岁)•青春期(11、12-15、16岁)•青年期(17、18-35岁)•中年期(35或40-60或65岁)•老年期(60或65岁以后)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发展的动因•心理发展过程•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心理学简史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二)心理发展的性质•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心理发展的活动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婴幼儿期——第一加速发展期童年期——缓慢发展期少年期——第二加速发展期青年期——发展高峰,成熟期中年期——平稳发展变化期老年期——下降趋势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1.年龄特征(本质特征)2.年龄特征的根源(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认知过程的更替)(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关键期”问题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体现: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发展性)二、研究的设计方式•(一)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优点:适用性、时效性•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组群效应(二)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优缺点•优点:•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是横向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设计方式。是对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高尔顿、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三、二因素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四、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都拉(美国)•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文化-历史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六、主、客体相互作用•代表人物: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主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图式——认知结构•同化——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顺应——改变图式,适应环境需要•平衡——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论•心理发展的阶段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皮亚杰)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图式,依靠动作适应环境•仅具有反发射行为发展成为对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2.前运算阶段(2-6、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思维的不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可逆性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述•艾里克森(E.Erikson),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主要观点•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强调文化社会因素•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他主张人的一生可分为即是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发展的。发展阶段主要发展任务良好的人格特征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统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智慧、贤明品质3.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二维的发展阶段说(纵向、横向)•动态过程(人格维度成功与不成功之间)•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的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内动力: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重要观点:儿童早期发展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最为敏感,且早期不良教养后果可能持续终身。关键期•关键期最初是动物心理实验提出的。(“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印刻现象(劳伦兹)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1.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思想基础•人本主义的思想及以儿童为本的观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点2.儿童心理学诞生的研究基础•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先驱者(霍尔、杜威、比内、施太伦、格赛尔等)•不同学派对心理发展的论述与纷争•学派的演变与增新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受精卵在子宫里大约经历280天的发展(产前期)•胚种期(0-2周)—胚胎期(3-8)—胎儿期(9-38周)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新生儿: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无条件反射——新生儿最初的适应能力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第一类: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等。也叫生存反射。•第二类: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4-6个月内自行消退。)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建立“睡眠——觉醒周期模式”•新生儿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觉醒状态•新生儿的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的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总之,可以将新生儿期看做是心理发生的时期。第二单元婴儿生理与动作发展•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实验证明:剥夺动物(个别人类婴儿)的早期经验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停滞甚至萎缩现象,并构成永久性伤害。(二)婴儿大脑的可修复性•大脑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即产生替代性功能。一侧脑半球受损伤后,另一侧脑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功能。但会有时间的限制。二、婴儿的动作发展•(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格赛尔)•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二)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手的抓握技能•独立行走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婴儿学习活动最早发生时间是胎儿末期•模仿学习•条件反射学习方式•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第四单元婴儿的认知发展•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二)婴儿知觉的发展•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手眼协调视听协调•模式知觉视觉偏爱程序——范兹设计•深度知觉“视觉悬崖装置”——吉布森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一)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敏度•听觉技能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二、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一)婴儿的注意•最早:先天的定向反射(追寻声源)•发展: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从受客体刺激物的外部特征所制约——受主体内的心理活动控制注意内容的选择性•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受知识经验的支配•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二)婴儿的记忆•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婴儿记忆的类型: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表象记忆词语记忆三、婴儿的加工整合信息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一)加工整合信息能力的发展•习惯化/去习惯化•9-12个月婴儿的分类—加工整合信息能力(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无效尝试•有效尝试•无需尝试直接成功第五单元婴儿的言语发展•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用的发展一、婴儿的发音•(一)婴儿发音的阶段性•简单发音阶段:基本韵母为主•连续音节阶段:发音活跃期•学话萌芽阶段:声调起伏变化,无意义(二)婴儿发音的特点•最初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第一批词出现时才开始掌握母语发音•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掌握母语全部发音二、婴儿词汇的发展(一)词汇量的发展•1-1.5岁——50至60个词•3岁——1000个词(二)掌握词汇特点从熟悉的事物名称开始•词义理解范围过大或过小三、婴儿句子的发展•单词句到多词句•简单句到复合句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婴儿与成人前言语交往使用手势•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与婴儿言语交流的内容•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适合于婴儿说话的语用技巧•采用互
本文标题: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