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使用)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二OO九年六月2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谭洪勇开课单位:济宁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课程编码:0210026课程中文名称:实验诊断学课程英文名称:laboratorydiagnosis《实验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以临床诊断为教学中心。其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或了解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各项检验的适应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临床思维,运用实验结果,综合为临床所用。通过检验结果所反映的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判断健康状况,指定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等,为学习其它临床课程和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课程。本课程计划44学时,3学分。选用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实验教学考核方法:闭卷理论+实验考试3教学进程安排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概论0.500.5二临床血液学检测7.5815.5三血栓与止血检测246四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448五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202六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202七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224八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123九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101合计222244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学时类型每组人数基本教学要求1血液一般检测4252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等4253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4254尿液检查+粪便潜血4255血糖+癌胚抗原的测定4256实验课考试2254第一章概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了解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了解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绪论计划0.5学时。二、课程内容(一)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二)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血液学检验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3.生物化学的检验4.免疫学的检验5.病原体的检验(三)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2.骨髓标本的采集和处理3.排泄物、体液的采集和处理(四)危急值报告制度: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是掌握实验诊断的定义和标本采集的方法。(二)难点是“两会”,即会开化验单,会分析化验单。5(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通过学习实验诊断,如何做到会开化验单,会分析化验单?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结果变化的临床意义,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以及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各项平均指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理论课3.5学时。二、课程内容(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理变化,参考值以及病理性增、减的临床意义。红细胞形态病理性改变(大小、形态、染色及结构的改变)及临床意义。(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生理变化。各类白细胞形态及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临床意义。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及临床意义。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三)其他: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原理,参考值及增快的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6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增加、减少的临床意义。2.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的临床意义。3.红细胞沉降率变化的临床意义。(二)难点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2.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1.中性粒细胞增加、减少的临床意义;2.红细胞沉降率增加的临床意义。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溶血性贫血常用检测试验的临床应用。理论课1学时。二、课程内容(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二)简介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原则及常用的试验。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及实验室检查原则。(二)难点:溶血型贫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方法。7(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病例分析。第三节血细胞形态学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血细胞的发育规律,了解几种常见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掌握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障的血液学特点,掌握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及其血液学特点。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血细胞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二)几种常见的细胞化学染色及临床意义。(三)正常骨髓象,增生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骨髓象,血液象特点。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过氧化物酶染色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二)难点:常见血液病血液学特点。(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常见贫血性疾病的鉴别。(二)急性白血病FAB分型。8第三节血细胞形态学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熟悉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掌握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理论课1学时。二、课程内容(一)血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及其临床意义。(二)Rh血型系统及临床意义。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二)难点:ABO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试验及副侧试验。(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ABO血型及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意义。第三章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正常止血、凝血机制、抗凝血及纤溶机制,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检查法的原理、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悉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选用原则。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9(一)正常止血、凝血机制、抗凝血及纤溶机制。(二)血管壁检测: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2.出血时间测定(三)血小板检测:1.血小板计数2.血块收缩试验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4.血小板聚集试验(四)凝血因子检测:1.凝血时间测定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4.血浆因子Ⅻ定性试验(五)抗凝血功能检测:1.血浆凝血酶时间2.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六)纤维蛋白溶解检测: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2.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3.血浆D-二聚体测定(七)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选用原则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10(一)重点:一期、二期出血性疾病实验室选择。(二)难点:1.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成不同的片断;2.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何谓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二)血栓前疾病应选择哪些实验进行诊断。(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尿液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尿液检验:标本的收集和保存。(二)尿液的一般性状:尿量,颜色,气味,酸碱反应和比重。(三)尿液的化学检查: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四)尿液的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结晶体,病原体。(五)尿液的其他检查。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11(一)重点:尿液常规的内容及各项内容的临床意义。(二)难点:尿蛋白的形成机制和特征。(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何谓肉眼血尿、镜下血尿、管型?(二)混浊尿液的鉴别;(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尿液特点。第二、三、四、五、六节粪便、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和生殖系统体液检验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粪便检验中潜血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掌握脑脊液检验的临床意义,熟悉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掌握浆膜腔积液检验的临床意义和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了解精液与前列腺液检验的适应症、检验方法、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粪便检测:1.粪便标本的采集2.粪便一般性状检查3.粪便化学检测(二)脑脊液检查:1.脑脊液收集及检查适应症2.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123.脑脊液化学检查4.脑脊液显微镜检查5.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三)浆膜腔检检查1.浆膜腔积液的一般性状检查2.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3.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4.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四)生殖系统体液检查1.阴道分泌物检查内容:清洁度、寄生虫检验(滴虫、变形虫等),真菌检验2.精液检验的目的及标本采集3.精液检查内容: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1.粪便隐血试验的原理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3.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二)难点: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产生机制。(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1.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2.如何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3.精液常规检查哪些内容异常可以引起男性不育?13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临床意义,了解肾小管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熟悉血尿素氮及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2.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3.浓缩稀释试验。(二)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和应用原则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及临床意义。2.浓缩稀释试验及尿渗透压测定参考值、临床意义。(二)难点:浓缩稀释试验及尿渗透压测定。(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慢性肾炎患者应选择哪些化验检查?第六章肝脏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常用肝功能试验及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的试验原理,掌握参考值,临床意义及选用原则。理论课2学时。14二、课程内容(一)蛋白质测定: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前白蛋白测定1.蛋质测定。(二)脂类代谢功能检查:略讲。(三)胆红素代谢检查:代谢路径、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测定,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色素代谢检测的鉴别。(四)胆汁酸代谢、摄取排泄功能检查:略讲。(五)血清酶检查:组织分布、临床意义及应用。(六)肝功能试验的选用原则。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1.蛋白质在肝脏的代谢特点、各种肝病时总蛋白、白蛋白、白/球值的变化规律。2.胆红素的代谢(列表)、三种黄疸时胆红素的变化规律(列表)。3.肝酶谱的内容(包括同工酶)及诊断价值。(二)难点:1.三种黄疸时胆红素的变化特点及规律2.肝脏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综合应用血清转氨酶变化的临床意义;(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病例分析。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一、学习目的15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血糖代谢、血脂代谢、血清电解质检测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肌酶检测内容、临床意义,掌握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理论课2学时。二、课程内容(一)血糖及代谢物检测:空腹血糖检测、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二)血清脂类代谢。(三)血清电解质、血清铁:略讲。(四)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CK、CK-MB、LDH、TnT。(五)其他酶检测:淀粉酶及同工酶。(六)内分泌激素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意义:FT3、FT4和TSH测定。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重点:血糖检测、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血清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二)难点:1.糖耐量试验。2.FT3、FT4和TSH的临床意义。(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四、思考与练习(一)糖尿病疾病应选择哪些实验确诊,结果如何?(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学会如何变化?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检测试验及临床意义,掌握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各指标意义,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项目。理论课1学时。16二、课程内容(一)细胞免疫
本文标题: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