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红头文件样)XX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和处置、异常信息报告及处置、传染病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培训、传染病自查与奖惩等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提高异常信息处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下列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置相关制度,并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小组领导及成员名单如下:组长:XXX(职务)副组长:XXX(科室及职务)成员:XXX(科室及职务)负责传染病报告卡收集、登记、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和报告工作。XXX(科室及职务)组织传染病自查工作。XXX(科室及职务)参与传染病自查工作。XXX(科室及职务)参与传染病管理工作。附件: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3.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4.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5.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6.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7.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8.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9.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10.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13.异常信息报告及处置制度14.发热门诊工作制度XXX医院XX年XX月XX日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二、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三、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7种)。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种)。其他传染病:水痘、结核性胸膜炎、尖锐湿疣、AFP、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四、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根据需要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五、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六、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七、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八、传染病报告卡应规范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九、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认的疑似传染病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五、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规范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一、培训对象为所有医务人员、总值班人员、村卫生人员等。二、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次,新进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三、培训时间: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训一次。四、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五、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六、培训记录保存:培训结束后将培训通知、人员签到表、培训课件、考核试卷、培训总结整理归档备查。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一、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二、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统计表等每月硬盘、移动硬盘备份,保留三年。三、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应妥善保存。四、根据需要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一、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分管领导、科室、人员。每季度至少召开疫情例会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各种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三、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四、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处方、每日收发传染病卡记录本、传染病登记本、异常信息登记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本、检验科检验登记本、放射科检查登记本等,备足报告卡,以保证疫情报告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每旬对全院进行一次传染病漏报检查。检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部分处方、检验科的传染病检验登记本、放射科的传染病检查登记本及传染病登记本。把传染病检查情况纳入医院全年目标考核体系中,并将每月传染病检查结果进行公布,按制度进行奖惩。六、负责对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对、网络直报、登记、卡片保存等工作。七、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新入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岗前培训。八、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调及采样工作。九、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开展督导、随访等工作。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一、每旬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主要对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科传染病检验登记本、放射科传染病检查登记表、部分处方开展自查及与传染病报告卡对照,看是否符合,有无漏报、迟报等现象,并做好相关记录,留底备查。二、查出入院登记本、门诊日志及传染病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清楚、及时。三、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奖惩:1、对首诊医生全年无漏报、迟报、登记完整、规范者年终奖励200元;对网络直报人,全年录入信息无错误、及时、完整、规范者,年终奖励200元;同时科室负责人年终奖励200元。2、对首诊迟报、漏报者,初次出现:首诊医生每例处罚50元,负责疫情报告人每例处罚50元;二次出现首诊医生每例处罚100元,负责疫情报告人处罚100元;门诊日志登记不齐全,有缺项、漏项者,对首诊医生进行每例处罚20元;对报告卡的质量的要求:卡片上的信息要与门诊日志一致,有1处不符扣出填卡医生10元、卡片信息要与电脑一致,有1处不符扣出网络直报人员10元,门诊日志及卡片的登记字迹要端正。3、辅助科室(检验科及放射科)及时将阳性结果登记在阳性结果登记本上并及时反馈到开单医生处进行处理。未及时登记或反馈者,每例处罚20元。以上情况对于情节严重者对当事人实行帮教,同时科室负责人负连带责任,并予以相应处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职务)副组长:XXX(科室及职务)成员:XXX(科室及职务)、XXX(科室及职务)、XXX(科室及职务)、XXX(科室及职务)、XXX(科室及职务)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一、门诊日志登记:门诊日志登记本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14岁以下患儿家长姓名、职业、现住址或学校(单位)、主要症状及体征、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11项基本内容,传染病病例应登记有效证件号、传染病报告卡编号,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避免出现模糊诊断、不规范诊断。二、门诊日志及处方由临床医生填写,各科室保存或交保健科保存;处方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5%。三、出入院病人登记:出入院登记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14岁以下患儿家长姓名、职业、现住址或学校(单位)、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11项基本内容,传染病病例应登记有效证件号、传染病报告卡编号,须逐项填写完整,由各病区妥善保存。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一、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二、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应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检查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一、执行预诊分诊制度。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便于医生在第一时间检查出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二、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传染病隔离观察室与一般病房应该当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员所住的病房,应按时进行消毒,用过的家具器皿,被服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四、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五、工作人员进病房和门诊前,必须穿工作服,在传染病房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工作衣帽和口罩,但不得穿出传染病房,接触病员后应及时洗手。六、供应室必须将清洁无菌与污染品绝对分开,凡经传染病员或可疑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包好并有鲜明标记,及时进行单独消毒处理。七、每一病房只能收治同一病种的传染病员,如确有困难,可安排在病房的一角,用屏风隔开,同时实行床边隔离。八、传染病病人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须经毁型、消毒、焚烧后进行深埋。九、疫情管理人员在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及时进行网络报告。必要时收集有关线索开展个调及流调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本文标题: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6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