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王骥2004年王骥2007年《文化地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文化地理开设学期第4学年第学期英文名称适用专业02小学科学教育周课时量2周/学期16总课时量64学分4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作业次数报告次数考核方式考试方式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课程类型推荐教材名称名称文化地理学作者周尚意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是否高职高专教材参考教材名称名称作者出版社是否高职高专教材前修课程名称代码后续课程名称代码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之一的文化地理学,在我国出现晚但发展快。纵观十余年来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概括为:(1)文化地理学理论从引进到消化进而有了较大的发展,(2)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3)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2从断代走向区域,(4)专题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5)综合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其总趋势是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我国出现较晚,确切地说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才正式出现的。文化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研究中颇受重视,因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提出把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创立了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以致长期以来,美国各大学地理系把文化地理学列为重要课程,甚至有取代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核心课程的趋势。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二)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作为中期考试内容。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1、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2、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1、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32、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3、20世纪后期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1、近现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2、中国当代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状况3、了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状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化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和区别2、20世纪后期新文化地理学出现的历史背景3、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发展与国家建设关系第二章物质文化地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文化概述1、物质文化释义2、物质文化分类3、物质文化的地理学研究第二节生产文化地理1、生产文化分类2、农业文化3、第二、第三产业文化4、生产文化的地域性第三节生活文化地理1、生活文化分类2、基本生活文化例说3、非基本生活文化例说4、生活文化的地域性第四节建筑文化地理1、建筑文化分类42、国外建筑3、中国建筑第五节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人文因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物质文明的涵义、分类和研究内容2、了解生产文化地理的涵义、生产文化的分类和生产文化的地域分布3、了解生活文化的分类、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的特点4、了解建筑文化的分类和特点、中国和外国建筑的特点5、了解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文明分类和研究内容2、生产文化的分类和生产文化的地域分布3、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的分布及其特点4、中国和外国建筑的分布和特点5、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第三章精神文化地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地理1、语言的区域分布2、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3、语言经管——地名第二节宗教地理1、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宗教景观的分布3、宗教文化区的研究第三节艺术地理1、戏曲的地域差异与地理背景的关系2、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绘画的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54、书法的地狱空间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语言的地理分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2、了解宗教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宗教文化区的研究内容3、了解戏曲、文学、绘画、书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语言的地理分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2、宗教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宗教文化区的研究内容3、戏曲、文学、绘画、书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章文化生态学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1、文化生态学的概念2、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3、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二节不同文化的自然观1、自然观的演变历程2、不同地域的自然观及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3、形形色色的自然观第三节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1、文化转型的概念与机制2、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3、文化与自然环境协调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自然环境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及其研究关系应注意的问题2、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观对文化发展的影响3、了解文化转型的概念及其自然生态的相互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自然环境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及其研究关系应注意的问题62、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观对文化发展的影响3、文化转型的概念及其自然生态的相互关系第五章文化源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各类文化源地1、文化特质的源地2、文化综合体的源地3、早期人类文明的源地第二节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1、文化源地的地理基础2、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3、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第三节文化创新源地1、文化创新及其意义2、文化创新的条件3、文化创新的实践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化特质、文化综合体、人类文明的源地,及其影响起源的因素2、了解文化起源的地理基础和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掌握文化的起源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3、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文化创新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第六章文化传播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传播与传播理论1、文化传播、扩散及其类型2、文化传播与地理3、历史上的文化扩散第二节文化扩散与大众传媒、广告1、传媒与大众传媒类型72、大众传媒与文化扩散3、广告与文化扩散第三节文化传播规律1、“器”文化往往比“道”文化更容易传播2、文化传播的总体走势是高质文化替代低质文化3、文化传播在地区间进行的4、强国文化传播能力强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化传播的理论、文化传播和地理环境的关系2、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在文化传播的作用3、了解文化传播的趋势和文化传播的特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化传播和地理环境的关系2、不同的方式在文化传播的作用3、文化传播的趋势和文化传播的特点第七章文化区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别1、文化区的概念2、文化区的类型3、文化区的区划第二节世界主要文化区1、西方文化区2、伊斯兰文化区3、印度文化区4、东亚文化区5、东南亚文化区6、撒哈拉以南文化区第三节中国文化区1、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82、中国文化区的主要特点概述第四节文化整合1、文化整合的概念2、文化整合的地理学研究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其划分2、了解文化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3、了解中国文化区空间分布和各自的特点4、了解文化整合的概念和地理学对其研究的现状、趋势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化区的概念、类型2、文化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3、中国文化区空间分布和各自的特点4、文化整合的概念和地理学对其研究第八章空间、地方与文化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从空间到地方1、空间与地方2、文化在从空间到地方的转化中的作用第二节地方文化与地方文化认同1、地方文化要素与地方文化特征2、空间感应与地方文化认同3、地方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第三节地方文化建设1、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2、政府、企业和民众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空间和地方的关系2、了解地方文化要素和特征、地方文化的地理空间变化及其认同3、了解如何建设地方文化及建设地方文化的要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91、文化在从空间到地方的转化中的作用2、空间感应与地方文化认同3、政府、企业和民众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第九章文化景观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景观分类及特征1、文化景观的概念2、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3、文化景观的特性第二节文化景观反映的文化与自然1、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2、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第三节文化景观的野外观察1、文化景观野外观察的必要性2、文化景观野外考察的一般程序3、文化景观野外考察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化景观概念、分类、特性2、了解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化景观的特性2、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3、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第十章文化产品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生产及文化产品1、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2、文化产品与文化商品第二节人文旅游产品开发101、人文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内涵2、人文旅游产品开发是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模式3、近期我国人文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和趋势第三节文化产品开发与文化演化1、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创造2、文化产品开发对原有地方文化的影响3、文化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的关系、文化产品与文化商品的区别2、了解人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趋向3、了解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原有地方文化的关系、文化化产品开发的基本规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的关系、文化产品与文化商品的区别2、人文旅游产品开发是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模式3、文化产品开发对原有地方文化的影响、文化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教学方法: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2、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四、教学进度表周序教学内容课时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备注1第一章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1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概念和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状况第二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12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1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概述第二章第一节物质文化概述13第二节生产文化地理1让学生了解生产文化地理、生活文化地理第、建筑文化地理的基本特点新生军训、入学训练第三节生活文化地理第、第四节建筑文化地理1114第五节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1让学生了解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和语言地理的分布特点第三章第一节语言地理15国庆节放假三天6第二节宗教地理1让学生了解宗教地理和艺术地理基本特点第三节艺术地理17第四章第一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1让学生了解文化中的环境变化和不同文化的自然观第二节不同文化的自然观18第三节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1让学生了解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概况和各类文化源地第五章第一节各类文化源地19第二节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1让学生了解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和文化创新源地第三节文化创新源地110中专班中段考11校运会12第六章第一节文化传播与传播理论1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与传播理论和文化扩散与大众传媒、广告以及文化传播规律第二节文化扩散与大众传媒、广告第三节文化传播规律113第七章第一节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别第二节世界主要文化区1让学生了解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和世界主要文化区以及中国文化区特点第三节中国文化区114第四节文化整合1让学生了解文化整合状况和从空间到地方变化第八章第一节从空间到地方11215第二节地方文化与地方文化认同1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与地方文化认同和地方文化建设基本理论第三节地方文化建设116第九章第一节文化景观分类及特性1让学生了解文化景观分类及特性和文化景观反映的文化与自然关系第二节文化景观反映的文化与自
本文标题:文化地理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7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