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优质课教案授课教师:第1页共5页课时授课计划科目语文授课教师授课日期2010年5月25日授课类型探究型教学法授课班级10C1授课形式多媒体教学课题:《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材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版)教学设想1、教具:多媒体课件2、方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速读的要领,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中心句。(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重点字词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情感。(2)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环境破坏的现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准备收集课件元素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工具演示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优质课教案授课教师:第2页共5页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1.课堂组织:1分钟考勤,组织学生预习课程。2.导入新课:2分钟面对冰雪、面对高寒,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生命----红柳始终是微笑着昂然挺立。然而本应与雪域永存的它为何惨遭灭顶之灾?在人类的屠刀硝烟侵略下,它又是怎样的铁骨铮铮?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情揭开这些谜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3.讲授新课:35分钟一、作者介绍: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获各种文学奖30余次。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代表作《红处方》《预约死亡》《血玲珑》等(多媒体演示)二、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描写红柳的句段,感受红柳形象。(赞歌)1、红柳的外在美。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高原的精灵。(多媒体演示)明确: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活了红柳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2、红柳的贡献及其内在力量(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2)“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3)“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明确:运用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多媒体演示)优质课教案授课教师:第3页共5页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三、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记叙挖红柳事件的语句。(悲歌)(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多媒体演示)四、抓住关键词分析,理解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挖红柳场面的用意。明确: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长,劳动力越健硕,越衬出红柳的顽强;队伍越浩大,工具越先进,越显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与可悲(多媒体演示)五、人们为什么要挖红柳?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出原话?明确:(文中7-9段)“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多媒体演示)六、你觉得司务长算的这笔“帐”划算不划算?为什么?明确:(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思考)司务长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算这笔帐,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没有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最终都会得到大自然最残酷的报复。(多媒体演示)关键词(特点)作用队伍浩浩荡荡衬托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工具铁锨、镐头、斧、高技术的炸药工作量可怕工期几天时间、漫长突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可悲劳动力最有力气的男子汉,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优质课教案授课教师:第4页共5页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七、文章详细记叙“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明确:司务长那副义正辞严、理直气壮的情态,反衬了人类挖掘红柳的可悲。人们不仅亲手毁灭了这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平衡,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悲。(多媒体演示)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摔碎给人看。美被毁灭,可悲!毁灭美而不自知,尤其可悲!八、高原上唯一的绿色植物——红柳挖掘殆尽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哪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从屋顶上扬起的尘沙,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明确:屋顶指的是西藏阿里的高原。今天我们已经能回答这个问题了,沙尘暴用强大的势力给我们打了一个响响的招呼。(展示环境破坏的图片)九、反思过去人类在环境问题上存在“人定胜天”、人类是主宰的错误观念,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所有物种生而平等,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全体生物。即使现在地球已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从整体上与人类抗衡,人类也没有权力自封为地球的主人而对其他生物生杀予夺。人类的伟大应该表现为顺应自然,谨慎地改造、利用自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共同发展。(多媒体展示和谐自然环境的图片)4.归纳总结:5分钟本文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借着平静的叙事、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作者为我们唱响了一曲悲歌——为红柳傲然不屈的英魂而悲,更为人类的残酷和无知而悲。(多媒体演示)5.布置作业:2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就某个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优质课教案授课教师:第5页共5页板书设计教学板书设计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顽强的生命力颂巨大的精神贡献(描写)伟大的力量红掘净烧光柳悲命运(记叙)理直气壮唤人类环保意识(抒情)
本文标题:优质课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8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