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生态学导论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态因子第三章种群及群落第四章生态系统第五章生态工程第六章生物圈与生物多样保护第七章环境污染与控制第八章资源与环境第九章人类与环境第十章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十一章人类、环境与发展第十二章可持续发展概论环境生态学导论环境生态学导论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类。第一节环境环境生态学导论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1)大气圈地球表面的大气圈,大约有一千多公里厚,但直接构成植物气体环境的部分,只是下部对流层,厚度约16km。大气中含有生命所必须的物质,如CO2、O2等。大气圈中的O3层对整个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它的破坏会以多种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首先,波长280~320(UV-B)辐射量的增加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一、自然环境环境生态学导论2)水圈指地球上所有的水体总和。地球上的水域面积约为71%,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匀。此外,还有地下水、气态水和固态水。水是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载体,水中溶解了各种化学物质、各种溶盐、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物质等,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环境生态学导论3)岩石圈指地球表层30~40km厚的地壳。岩石圈中贮藏着丰富的化学物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质营养的宝库。溶解于地下水的矿质营养,到达土壤中,再经植物的根部吸收到植物体内。环境生态学导论4)土壤圈覆盖在陆地表面及水层下,是地球表面一层很薄的土壤圈层。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母岩、母质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地形地势以及生物成分对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理化性质也至关重要。环境生态学导论5)生物圈有关生物圈的定义很多,常用的定义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圈层。环境生态学导论⒉环境的级别1)区域环境在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由于5个自然圈层互相配合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不同,如江河湖海,陆地、平原、高原、高山和丘陵,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的植被类型不同,如森林、草原、稀树草原、荒漠、沼泽、水生植物等。环境生态学导论2)生境植物的分布与生境(生态环境的简称)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分布区中心,数量最多,生长最旺盛。分布规律如图1-1所示。环境生态学导论最大限度适应性最佳分布幅度最小限度适应性全部消失逐渐减退逐渐减退全部消失N环境生态学导论3)小环境和体内环境小环境指接触植物个体表面或个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环境,如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环境,叶片表面的大气环境,树冠周围的局部环境等。环境生态学导论二、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可分为广义的人工环境(即有人为因素在内的自然环境)和狭义的人工环境(在人工控制下的环境)。环境生态学导论一、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产生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第二节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导论这种温室效应,实际上在人为干扰之前,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就存在。如大气中的CO2气体和水蒸汽等,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地球升温,这属“自然温室”效应。但现代文明导致了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的增加,破坏了地球上这种自然温室效应所形成的热平衡,引起气候变暖。环境生态学导论二、臭氧层破坏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光化学过程。大气层中如果没有其他干扰性化学物质存在,臭氧的形成与破坏速度几乎大致相同。因此,在大气污染以前,臭氧水平分布状况变化很小,只是随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循环而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波动。环境生态学导论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臭氧层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同温层中臭氧浓度呈减少趋势,地球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且臭氧空洞还在逐年扩大。环境生态学导论三、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包括:⑴生态系统多样性。⑵物种多样性。⑶遗传多样性。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最重要,它是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保证。环境生态学导论目前,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已经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由于森林破坏,草原垦耕和过度放牧等,不仅导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贫瘠化等,而且还导致生态系统简化和退化,破坏了物种生存、进化和发展的生境,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环境生态学导论例如,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等组织对鸟类的调查表明:在3500~100万年前,平均每300年有一种鸟类灭绝,从100万年前到近代,平均每50年有一种灭绝,可是最近300年间,平均每两年灭绝一种,而进入20世纪后,每年就灭绝一种。同时,物种内许多分类单位的消失,使物种呈现单一化和濒临危趋势。据估计,目前全球濒危的动物有1000多种,濒危开花植物20000-30000种,占全部开花植物的10%。环境生态学导论四、水土流失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25亿公顷,占全球耕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29%。环境生态学导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世界上各种水土流失的形式和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和踪迹,而且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也大。从1949年以来,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从1.16亿ha扩大到目前的1.48亿ha。环境生态学导论水土流失包括“三大损失”和“六大危害”:⑴水分损失、洪涝灾害和旱灾交织。⑵土壤损失导致土壤薄层化和泥砂淤积,生态灾难加剧。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统计,全球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量达600亿吨,如果以土层平均厚度1米计算,只需809年,全球耕地土壤将侵蚀殆尽。环境生态学导论同时,在全世界土壤总侵蚀量600亿吨中,除了入海的240亿吨泥沙外,剩下300多亿吨全部沉积于内陆的江河湖库,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根据中国水利部门的资料,长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吨,其中17.12亿吨沉积于江河湖库。⑶土壤养分损失导致土壤贫瘠化和河流盐碱化、湖泊富营养化。环境生态学导论美国的有关研究部门指出,密西西比河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带走磷6.1万吨,钾162.6万吨,钙244.6万吨,镁517.9万吨。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总量为4000万吨(大致相当于全国每年的化肥施用量),其中仅长江流域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就达2500万吨。环境生态学导论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后,进入江河湖海,引起水体盐分含量增加,湖泊富营养化。据统计,世界上100%的湖泊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富营养化的威胁。据1978~1980年的调查结果,富营养化湖泊占中国湖泊总数的23.5%(占面积的40%),其中江苏的太湖、安徽的巢湖,杭州的西湖、武汉的东湖、南京的玄武湖等富养化现象较为严重。环境生态学导论五、土地沙漠化土地的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1988年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受到沙漠化威胁的土地面积达45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依赖这些土地为生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5,这些土地中有3/4已受到中等程度的退化,1/3已经丧失了25%的生产力。环境生态学导论据统计,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在最近50年中,已有6500万ha的土地不再适合于农牧业,变成了荒漠。苏丹在最近19年中,沙漠南移了约100km,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在最近5年中,每年以8km的速度移动,每年失去13000ha肥沃的土地。环境生态学导论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每年向前推进1.6~3.2km。人造地球卫星照片表明,利比亚沙漠每年以13km的速度向尼罗河三角洲移动。我国的沙漠化面积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27.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3%,仅内蒙、新疆、青海三省区就有14.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是1949年以后形成的。环境生态学导论六、土壤退化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侵蚀,常见的土壤侵蚀除上述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外,还有地力衰退、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等。环境生态学导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壤退化已威胁到生物圈的未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据统计,全世界土地养分亏缺的面积为29.9亿ha,占陆地总面积的23%。中国的地力衰退地很严重,有2/3的耕地属于中低产水平。据联合国估计,世界每年约有12亿ha的灌溉土地因盐碱化而损失生产力,目前盐碱地广泛分布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9%。环境生态学导论在我国,从1958年至1987年的30年间,约有1亿亩耕地演变为次生盐碱地。此外,世界土地遭受沼泽化的面积为13亿ha,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中国的沼泽地分布很广,面积约有1000万ha,以东北和西北高原较为集中,两地共有沼泽化土地840万ha。环境生态学导论七、干旱缺水早在1977年,联合国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40多个,全球60%的陆地面积淡水资源不足,20多亿人饮用水紧缺。非洲的许多国家早已水贵如油,有的国家不得不进口水。科威特、沙特等国家花费巨资开发海水淡化装置。环境生态学导论八、大气污染和酸沉降目前,空气污染和酸沉降危害难以控制。一是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硫的排放量1.5亿吨,其中发达国家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有所增加。二是酸沉降加剧。废气、烟尘和粉尘污染了清洁的大气,形成酸沉降。环境生态学导论酸沉降主要有两种方式:湿沉降(酸雨、酸雪、酸雾等)和干沉降(气溶胶、悬浮微粒)。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三大酸沉降区,即北美、欧洲和我国西南部,并常出现超过了植物耐受极限(pH3.0~3.2)的酸沉降。环境生态学导论大气污染和酸沉降的后果是可怕的。酸沉降导致河流和湖泊严重酸化,成为无鱼之水。例如,“千湖之国”的瑞典酸沉降现象严重,1800个湖泊酸化。加拿大几乎所有的湖泊都受到了酸沉降的危害,其中14000严重酸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对酸沉降潜在破坏力的担心从湖泊、河流转向森林。据1988年的调查,欧共体40%的森林发生不同程度的衰亡。环境生态学导论最近,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就四川、贵州、广东和广西四省调查表明:1500多公顷森林衰亡,400多公顷森林受害,造成四省区年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环境生态学导论九、水污染水本身具有自净能力,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水体会丧失其使用价值,称为水污染。环境生态学导论水环境会受到多方面的污染,其中主要污染源有以下几种:⑴向自然水体排放的各类废水。⑵向自然水体直接倾倒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垃圾堆放场所的渗出液和淋洗雨水。⑶大气污染地区的酸雨及其他淋洗降水。⑷大气中有害的沉降物及水溶性气体。⑸淋洗植被后溶入了化肥和农药的(降水)径流。⑹航道中船舶的渗漏油、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环境生态学导论十、热带天然林消退1980年世界热带林面积为19.35亿ha,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4.8%,其中郁闭的林分为12.01亿ha,疏林为7.34亿ha,森林覆盖率为40.2%。世界热带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类:美洲热带林、非洲热带林和亚洲热带林,其面积分别为12.12亿ha、13.12亿ha和4.45亿ha。环境生态学导论目前,占世界森林面积45%的热带林遭到了严重破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81~1985年间,热带林的破坏速度为每年1130万ha,毁林率为0.58%。1990年FAO的调查表明,热带林目前以每年1678万ha的速度消失,毁林率高达1.2%,比10年前增长了1倍,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将产生极大的影响。环境生态学导论一、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⒈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第三节环境生态学的内容和任务环境生态学导论生态学的萌芽是在公元前370~285年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学生提奥夫拉斯塔(Theophrastus)在随亚力山大东征时,从欧洲东部往东到印度的途中就注意到各地植物种类分布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是西方最早的生态学思想。1)生态学的产生环境生态学导论据史料记载,《周礼·地管篇》载有“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即是什么土壤种什么作物。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本文标题:环境生态学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78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