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肌力训练技术与方法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第三节增强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第四节增强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第五节增强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技术3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肌力训练的目的影响肌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肌力减低的常见原因肌力训练方法的分类返回4基本概念1.肌力(musclestrength)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2.肌肉耐力(muscleendurance)肌肉持续地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缩或作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的能力。返回5基本概念3.助力训练(assistedexercise)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的训练。主要适用于肌力1~3级。4.悬吊训练(suspensionexercise)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简单装置,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在水平面上进行训练。为助力训练的一种,能节省治疗师的体力消耗。返回6基本概念5.主动训练(activeexercise)通过患者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的训练)。6.抗阻训练(resistanceexercise)患者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需要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训练。7.渐进抗阻训练(progressiveresistanceexercise)是一种逐渐增加阻力的训练方法,肌肉的能力增强时负荷量也随之增加。返回7基本概念8.等长训练(isometricexercise)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没有改变,也不产生关节活动,但肌肉能产生相当大的张力,又称静力性训练。动作不复杂、易掌握,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9.等张训练(isotonicexercise)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并产生关节活动的一种训练方法。分类: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返回8基本概念10.等速训练(isokineticexercise)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速度运动。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进行运动。11.肌肉长度-张力关系(musclelength-tensionrelation)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能影响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力。当肌肉收缩时肌肉处于适宜的预先拉长状态,才能产生最大肌力。肌肉收缩时初长度已处于缩短状态或过分拉长状态,其收缩效果下降。返回9影响肌力大小的主要因素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生理横断面越大,产生肌力也越大。2.肌肉的初长度肌肉被牵拉长=1.2倍静息长度时,产生的肌力为最大。3.肌肉的募集同时投入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一定的成角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力。返回105.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的速度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所产生的肌力不同。6.杠杆效率肌肉收缩力受运动阶段杠杆效率的影响。7.年龄和性别男性肌力比女性大,尤其以握力和垂直跳的力量最为明显。8.心理因素在暗示、大声命令及有积极的训练目的时,受检者所发挥的肌力比自主最大收缩力大20%~30%。影响肌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返回11肌力减低的常见原因1.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损伤,都会影响到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运动募集,导致肌力下降。2.废用性肌肉萎缩制动及无功能状态所产生的肌原纤维的减少。返回12肌力减低的常见原因3.肌源性疾病主要是因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疾病所致。4.年龄增加儿童少年时期肌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20~25岁达最高水平。25岁后平均每年最大力量下降1%。返回13肌力训练方法的分类1.按照不同训练目的增强肌力训练增强肌肉耐力训练2.按照不同肌力大小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助力训练主动训练抗阻力训练渐进抗阻训练3.按照肌肉收缩的方式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14第二节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应用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临床应用返回15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1.抗阻训练原则2.超量恢复原则疲劳度原则频度原则返回16根据手法(徒手)肌力评定分级分类(一)传递神经冲动训练1.适应证肌力0~1级2.训练方法引导患者作主观努力,以尽力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返回17(二)助力训练1.适应证肌力1~3级时2.训练方法(1)徒手辅助主动运动(2)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3)滑车重锤的主动运动(4)浮力辅助主动运动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返回18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三)悬吊训练1.适应证肌力1~3级2.训练方法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在水平面上进行训练返回19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四)主动训练1.适应证肌力达3级以上2.训练方法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肢体置于抗重力位防止代偿运动返回20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五)抗阻训练1.适应证4级以上肌力2.训练方法利用徒手、滑车、重锤、弹簧、重物、摩擦力、流体阻力阻力作用的方向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反返回21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按照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一)等长训练1.适应证2~5级肌力2.训练方法徒手等长运动肌肉固定练习利用器具返回22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二)等张训练1.适应证3~5级肌力2.训练方法基本方法渐进性抗阻练习法向心练习离心练习返回23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三)短暂最大负荷练习1.适应证同等张训练2.训练方法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相结合返回24肌力训练的其他方法(四)等速运动1.适应证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2.训练方法①等速向心肌力训练②等速离心肌力训练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离心收缩/离心收缩③短弧等速肌力训练返回25等长、等张及等速运动比较项目等长运动等张运动等速运动速度固定不动变化,不易控制任意选定,选定后速度恒定阻力可变,顺应性阻力受杠杆作用影响可变,为顺应性阻力运动幅度无全幅或半幅全幅或半幅方便性不受环境限制不需要贵重训练仪器须昂贵的仪器、大量时间不需要特殊仪器返回26临床应用适应证1.废用性肌肉萎缩2.关节源性肌肉萎缩3.神经性肌肉萎缩4.肌源性疾病时肌肉收缩功能异常返回27临床应用适应证5.骨关节畸形6.脊柱稳定性差7.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平衡8.内脏下垂、尿失禁返回28临床应用禁忌证1.全身有严重感染和发热不宜进行。2.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3.皮肌炎、肌炎及发作期患者及严重肌病患者不宜进行高强度或抗阻训练。返回29临床应用禁忌证4.肌力训练会加剧局部疼痛的,如:肌肉、骨骼外伤后术后早期的患者不宜进行肌力训练。5.局部有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局部肌肉训练,以免加重出血形成血肿。6.骨折后只行石膏外固定、骨折断端尚未形成牢固骨痂时不宜进行肌肉长度有改变的训练。返回30临床选择的原则安全第一有效性原则经济实用性原则个体化原则返回31肌力训练时的注意事项1.掌握训练方法2.注意无痛训练3.进行讲解和鼓励4.注意心血管反应5.防止代偿运动的出现6.做好正确详细的训练记录32第三节增强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解剖学概要运动学概要训练方法返回33解剖学概要1.肩关节肌群可分为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肌群。2.肘部和前臂肌群可分为伸肘、屈肘肌群、前臂旋前、旋后肌群。3.腕和手指肌群可分为伸腕、屈腕肌群和手肌。返回34解剖学概要肩部肌群:1.三角肌位于肩部,从前、中、后三侧包围肩关节;起自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前部肌束收缩,使肩关节前屈、旋内和内收;中部肌束收缩,使上臂外展成水平位;后部肌束收缩,使肩关节后伸、旋外和内收;三部分肌束同时收缩,使肩关节外展。返回35解剖学概要肩部肌群:2.冈上肌在斜方肌深面,起自冈上窝,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协助肩关节外展。3.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彼此相连,组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的上方、后面和前面,形成肌腱袖,对肩关节起保护和稳定作用。返回36解剖学概要肘部和前臂肌群:1.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部的浅层;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向下合并移行为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屈曲肘关节,当前臂旋前时能使其旋后,协助屈肩关节。返回37解剖学概要肘部和前臂肌群:2.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部;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后上部;内侧头起于肱骨后下部;3头向下会合形成肌腱,止于尺骨鹰嘴;伸肘关节,长头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注: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略,作为自学内容。返回38解剖学概要腕及手部肌群1.屈腕肌群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均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前臂深筋膜返回39解剖学概要腕及手部肌群2.伸腕肌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共同起于肱骨外上髁注:尺桡侧偏肌群及手部肌群略,作为自学内容。返回40运动学概要肩部肌群前屈:三角肌前部和喙肱肌收缩引起后伸:三角肌后部收缩引起外展:三角肌中部和岗上肌收缩引起内收:三角肌后部收缩引起内旋: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圆肌收缩引起外旋:冈下肌和小圆肌收缩引起返回41运动学概要肩部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收缩使肱骨头紧压于关节盂从而防止半脱位;脑损伤及脊髓损伤会引起这些肌肉的瘫痪;这些肌肉瘫痪和上肢本身重力的作用易导致肩关节半脱位。返回42运动学概要肘部和前臂肌群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三块肌肉收缩引起伸直: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旋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收缩引起前臂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肱桡肌收缩引起注:腕及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作为自学内容。返回43训练方法选择方法◆0~1级肌力时可采用传递神经冲动练习◆1~3级肌力时可采用助力训练◆3级以上肌力可行主动训练◆4~5级肌力时可行抗阻训练返回44训练方法肩前屈肌群肌力1~3级:◆患者体位:健侧侧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治疗师位置: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根据患者肌力情况决定给与助力大小,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前屈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前屈肩关节助力。返回45训练方法肩前屈肌群肌力4~5级:◆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放在肱骨的远端,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患者以肩部力量向正前方抗阻力屈曲肩关节至90º,然后回复原位,重复进行。返回46训练方法肩外展肌群肌力1~3级:◆患者体位:仰卧位,训练侧上肢前臂中立位置于身旁。◆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外展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外展肩关节助力。肌力4~5级:◆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º,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外侧向内施加阻力,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以保持稳定。◆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外展上肢。返回47训练方法肩后伸肌群肌力1~3级:◆患者体位:健侧侧卧位,训练侧上肢自然置于体侧。◆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后伸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后伸肩关节助力。肌力4~5级:◆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后伸肩关节。48训练方法肩内收肌群肌力1~3级:◆患者体位:端坐位,健侧上肢自然下垂置于体侧。◆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的肘关节,另一手托住患者的前臂,使患者训练侧上肢外展90º,训练侧前臂中立位。◆方法:1级肌力时给予助力帮助内收肩关节,2~3级肌力时只帮助托起训练侧上肢,不予内收肩关节助力。肌力4~5级:◆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90º,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位置:立于患侧,一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内收上肢。返回49训练方法肩内旋肌群肌力1~3级:◆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放在治疗床上
本文标题:肌力训练技术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0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