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三中 童仕美)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三河口中学童仕美英语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外语能力为目标,并且这种能力要对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活、工作起作用,而不是考完就了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初中英语几乎还是他们的英语启蒙阶段。因此,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及方法、模式对学生学习英语至关重要,初中英语老师的任务艰巨、作用巨大。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在目标上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够重视。本文就英语能力重要性谈谈个人看法,针对达到目标提出本人的建议。一、纯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学校英语教学的调查,发现我们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教师翻译课文—找出新出现的单词—讲语法—课后记忆加练习。其原因是受到学生时代教师的影响,延续了当初教学设备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参与少表达少,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由于教学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教师的最终标准,所以老师不敢大胆的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不得不放弃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其结果是教师花去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陷入无休止的讲解批改作业听写单词中,感觉很疲劳。教学成绩不理想,成就感缺乏。这种模式下学生课堂中参与少,课外自学很少,只是做试题和记忆单词。少有背诵整篇课文的习惯,没有英语进行交流空间。少部分学生能考试及格,及格的学生中,主要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有效,语法掌握较好,有一定英语写作能力和听力,但是口语能力很差,成了哑巴英语。如何打破这一现状,使学生外语能力真正得到培养,让教师从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我认为必须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找到能更好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二、改变教学观念第一,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听说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和运用交际英语的能力”。其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如果一开始就忽视听说训练,不仅会使学生存在口头上的思想交流障碍,而且也会阻碍他们读写能力的提高,因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学生有了初步的听、说能力后,在阅读时反映在视觉中的就不仅仅只是单词,而是一组词或句子,写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一个词地汉英对译,而能直接写出一个个句子。第二,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老师是为堂的组织者辅助者,这种模式是有理论有实践。英语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逻辑性不强,不存在定理、规律,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因此,英语课堂更容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模式。讲的过多学生一旦一时不能理解就会陷入迷茫,打击到学习兴趣,占用了学生表达的时间。反之,如果少讲,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会更好地参与,英语课堂就会变的更有声音,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改进教学模式我曾经问学生“你们的汉语是怎么学会的什么时候学会的?”学生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小学1、2、3年级实行双语教学,到4年级大部分学生可以用汉语进行交流和学习。难道是在这个阶段学会的这个阶段的老师教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学生在上小学前就已能听懂汉语,是通过看电视学习的。小学阶段是一个加强的过程,双向交流的过程,文字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彝族孩子获得汉语能力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听;第二阶段:听加模仿;第三阶段:不成句地表达;第四阶段:完成句子的表达。英语的学习也应该遵循此规律,如果我们从这四个阶段入手进行教学,那么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第一阶段:听目的是让学生适应英语的语速、韵律、语意等。大量输入听力资料,让学生反复的听。正确处理音频、视频材料,并不是有图像的视频材料一定比单纯的音频材料好,原因是视频图像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听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猜测语言大意。学生在初一时就要不惜时间大量的听,老师少讲,预防分析英语。第二阶段:听加模仿不怕说错话丢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设计各种活动,总之一定要学生开口讲英。模仿着教师及视听材料说英语。这个阶段是要培养学生开口学习英语的习惯,只要能重复听力材料即可。第三阶段:不成句地表达主动造句是王道,重复别人的句子,永远只是鹦鹉学舌。试着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哪怕是一词、一个短语都行。这个阶段就是用另一种语言(英语)进行自信传递,不要求句子的长短、连接、语法等。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第四阶段:完成句子的表达。在这个阶段逐步锻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完整的句子就要涉及到语法,教师可以着重讲解一个句子的构成。让学生试着去造句子,最终能完成一定的作文。这种模式以学生习得语言过程的规律为理论依据,以培养学生听、说、写等各种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胆的参与。21世纪是开放的创新的,且现有的教学设备、技术、信息资源已比较完备、丰富。由此,作为新世纪的年青教师,我们不能墨守陈规,要大胆尝试、创新。我坚信我们有能力、有勇气去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打造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文化。总之,语言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它应该有声音,不能机械地拆分组合。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再留下我们学生时代学习英语所留下的遗憾!
本文标题: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三中 童仕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2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