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4节气资料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分别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公历2月3-5日。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代表植物:萝卜。立春时节吃生萝卜,谓之“咬春”。《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中医认为,春季保健,应该要特别注意对我们的肝脏进行保养,因为春季是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应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这其中,萝卜正是立春时节最佳的保健食物。雨水: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的2月18-20日。立春后气候渐暖,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因而得名。代表植物:杏花。雨水节气的代表植物选择杏花并非偶然。中医认为,杏花具有补中益气,祛风通络的作用,可以营养肌肤,祛除面上的粉斑。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就有以杏花、桃花洗面治斑点的记载。《名医别录》言其“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寒热痹,厥逆”。雨水节气后,水湿渐盛,春风也冽,杏花为饮补中益气,正是应时良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当雨水润物,大地回春之时,生命的激情也应时而绽放,所以,杏花开时,既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也是浪漫诗意的时节。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为每年的3月5-6日。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代表植物:梨。惊蛰吃梨主要是北方的民间习俗,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而在北方,山西梨的名气最大,并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而且每年惊蛰时期,山西地区还会举行传统的梨花庙会,据碑文记载起源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还有唐代梨树存活至今者数株。惊蛰时期,天气明显变暖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效果。早上起来或饭后,一人一只,能明显解除咽喉干、痒痛、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有的家长借机还要给子女们讲一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春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代表植物:海棠。春风两面绣阴阳,日夜平分赏海棠。四品千株香好色,三宫六院脸丢光。春分时节海棠花齐盛,万艳争春,绿柳垂池,一片碧色,玄鸟回到屋檐,若有雨,可移花接木,何不踏春去。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代表植物:柳树。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谷雨时节雨水增多利于谷物生长所以有“雨生百谷”之说。代表植物:牡丹花。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已绵廷千年。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每年的5月6-7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湖南有吃团子之习,先把糯米粉揉成团,搓成汤圆大小,然后下锅煮,放上白糖。立夏团子油油的,香香的,馅是红糖,甜甜的,不腻人。代表植物:竹笋。“吃笋”是施秉县人每年的立夏之俗必有的节日内容,也是蕴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施秉县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你在立夏之日来到施秉,请一定停下脚步认真听一听那苗族姑娘热情的叫喊:“买点笋子嘛越吃越顺哦”;仔细看一看那满山采掘竹笋的少数民族妇人生活的清静和安乐,尽情地尝一尝这道生态、自然、美味的“吃笋”饭,赴一次最原始、最宁静、最令人向往的立夏之约。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时间为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代表植物: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芒种: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气,时间为每年的6月5-7日。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代表植物:杨梅。芒种时节,也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市民不仅能品尝到味道酸甜的杨梅,还能喝到香甜的杨梅酒。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6月20-22日,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夜间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热将至的意思,它的气候特点就是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桑拿等。代表植物:荔枝。夏至已至荔枝正熟一颗颗圆胖鲜红的荔枝携着南国的清露和枝叶跋山涉水而来轻轻剥去略粗粝的外壳莹若凝脂的果肉便蹦跳出来跌到嘴里满口甘滋爽脆、鲜嫩多汁盼了一整年的鲜活荔枝终于热烈地来了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都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两者合吃不热。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7月6-8日。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代表植物:莲藕。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7月22-23日,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出现,代表植物:荷花。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杨万里亦有同感,他在《暮热游荷花池上》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8月7-9日。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区别,所谓“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即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其实,“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代表植物:梧桐。诗《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该诗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短短四句28字,描写了梧桐叶黄初落的入秋景象;农民们信步于稻花田间的小路,对丰收在望的水稻喜有评说。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8月22-24日。处者,止也。处暑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节气,过了处暑,就意味着气温开始有明显地下降,天气要凉快下来了。此外,处暑还是与农事密切相关的节气。同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处暑前后要尤其注意养生哦代表植物:龙眼。处暑的时候大家选择吃龙眼是不错的选择,龙眼对大家来说都是爱吃的,而且处暑的时候吃龙眼养生效果很强,主要是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人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大家在处暑还要注意,实际上龙眼很适合心脾两虚、气血两虚的人作进补之用,对于心慌、失眠者也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可以促进我们睡眠,大家不要错过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9月7-8日。白露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代表植物:番薯。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9月22-24日。“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半的意思。过去把秋季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处仲秋,所谓平分秋色是也。代表植物:桂花,秋分至桂花香。秋分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中国人喜爱桂花赋予了其美好吉祥的寓意“折桂”二字更蕴含着“金榜题名”之意。桂花香甜的味道亦为人们所钟爱被掺入了秋分的每一道美食当中桂花糕、桂花栗子、桂花糖藕……一口咬下去,沁甜糯香这是秋桂给人间最美的馈赠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10月7-9日。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时的天气明显变寒冷了,与白露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此称为寒露。代表植物:菊花。露是今夜寒,喜看菊花开。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10月22-24日。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代表植物:柿子。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
本文标题:节气代表植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2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