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写作试题与答案解析【给定材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读完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想,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解题思路】每个人都有其个性、特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否则,即使辛苦努力,也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叫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写作素材】1.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2.陶行知,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3.姚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中等,但已参加少体校篮球训练。在“小升初”时,在父母的鼓励下,姚明夙夜奋战,考试超常发挥,还有体育加分,最终考上了一所市重点中学。然而升学不久,他们就发现姚明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同时,姚明每天功课做得很晚,渐渐地连打篮球也放弃了。父母认为姚明在重点中学学得太累,太苦,连最喜爱的篮球也要放弃了。怎么办呢?他们必须作出了选择——放弃重点中学,转到以体育为特色的普通中学。从此之后,姚明学习上一帆风顺,篮球技术也日益精进。几年后,就被召入市青年队,后来参加了上海市队,再后来就被召进了国家队,最后去了美国火箭队,成了一名世界级篮球明星。4.有一个赴美国参加演出的以《我的梦》为主题的残疾人演出团,在他们当中有一个男孩叫舟舟,是一个弱智,虽然三十多岁,但是智力等于只有几岁小孩儿。表面上看他呆头呆脑,但他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指挥。看着他在指挥台上的飒爽英姿,不得不让人震撼。是舟舟的父亲发现了儿子身上的指挥天赋,并加以培养,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指挥家。【参考范文】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孔子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针对同一提问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非常生动的说明,教学中应根据学的性格、爱好、品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最早出现于宋代朱熹著《论语》注释中:“孔子教学,因材施教。”这便是因材施教最早的来源。因材施教,要求我们重视并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育进度、深度、广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然后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扬长避短,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陶行知先生也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姚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中等,但已参加少体校篮球训练。在“小升初”时,在父母的鼓励下,姚明夙夜奋战,考试超常发挥,还有体育加分,最终考上了一所市重点中学。然而升学不久,他们就发现姚明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同时,姚明每天功课做得很晚,渐渐地连打篮球也放弃了。父母认为姚明在重点中学学得太累,太苦,连最喜爱的篮球也要放弃了。怎么办呢?他们必须作出了选择——放弃重点中学,转到以体育为特色的普通中学。从此之后,姚明学习上一帆风顺,篮球技术也日益精进。几年后,就被召入市青年队,后来参加了上海市队,再后来就被召进了国家队,最后去了美国火箭队,成了一名世界级篮球明星。正是因为父母认识到姚明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才能使姚明成为著名的篮球巨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教不好的家长和老师。教书育人应秉承圣贤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实教”的教育理论,要慧眼识“另才”,才能“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典型例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请以“师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2【参考范文】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等。但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也就是爱学生。优秀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的,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地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特级教师斯霞说:“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集中表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因为教师有了无私的爱,教师在人们心中才变得崇高起来。我自任班主任以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加入学生行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给他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及时开导、教育他们,他们也乐意对我说心里话。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果全班学生竟都是写我这个班主任老师的,写我如何关心他们,如何教育他们等。由此可见,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是严与爱结合的理智的爱、科学的爱,它体现的是党和人民对下一代的关怀。师爱尤其体现在对后进生的爱上。好教师对后进生不是“头痛”而是“心疼”,他们不歧视后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厚爱。记得刚接现在这个班时,班上有两名学生,曾被许多老师认为是“朽木”,在全校是出了名的调皮蛋。但我并不因此而对这两个学生斥责、挖苦。我通过观察、家访、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并非“朽木”,而是由于家庭条件太差而影响了学习。为此,我首先给他俩买了一些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学生向他俩伸出援助之手。两个星期后,他俩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没有学生反映他俩搞破坏、违反纪律了,更可喜的是,一个月过后,他俩在一次语文测验中竟考了六十多分,以后他俩的成绩是稳步上升。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教育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一般来说,教师的爱能吸引学生喜欢上课。师爱还有助于激活孩子的思维,在爱的氛围中,人的想象就丰富了,思维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形象的重要标志。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自己的形象。爱学生吧,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心,家长需要教师的爱心,人民需要教师的爱心,教师自身形象也需要爱心,毋庸置疑,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幼教育写作预测题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往往拿错了眼镜,该拿太阳镜时拿了显微镜,该拿望远镜时拿了放大镜,所以经常把事情办糟糕。中公教育专家要求各位考生全面理解材料,从教育角度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50分)【审题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展示了著名作家麦家对人生的解读,指出面对人生际遇应持的态度:看远,看细,看透,看淡与笑看人生等等。面对人生,有时候,我们要用望远镜,看远方,看到前路的希望;有时候,我们要用显微镜,用苛刻的眼光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正确认识自己;有时候,我们要用放大镜,把人生世事都看清楚透彻了,会觉得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有时候,我们要用太阳镜,对功名利禄,保持一种淡然心态;有时候,我们要用哈哈镜,面对厄运困苦,一笑而过……考生可从五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来立意,也可以选取几个方面来写,也可以写我们许多人往往拿错了眼镜,该拿太阳镜时拿了显微镜,该拿望远镜时拿了放大镜,所以经常把事情办糟糕,从而提出关键是要选对眼镜。【参考范文】选对人生的“眼镜”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这样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其实一个人得此五镜并不难,难的是是否懂得适时去用它,也就是说能在对的时候用对的眼镜,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看远、看细、看淡、看透,而这时,人生的每一个片段,在他眼里已不仅仅是风景,而是享受!看远,才能览物于胸。但凡杰出人物,莫不是少年怀志,心锐志远。秦始皇出巡时,所带侍者、大臣、士兵数千,浩浩荡荡,场面恢弘,气势磅礴。项羽见之,不为其气势所震慑,剑指秦皇,抛出一句语惊九州的话:“吾将取代之!”最终起兵关中,披荆斩棘,攻破秦墙,火烧秦宫。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选择了与清贫为伍,但我时刻不忘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热爱这个职业,也正因为此,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前进航标,再插上执著的翅膀,便能愈飞愈高,穷千里,览万物。看透,才能洞若观火。据说乾隆皇帝巡察江南时,看到江面上千帆竞渡,不禁好奇地问左右:“江上熙来攘往者为何?”陪伴一旁的大学士纪晓岚随口答道:“无非为名、利二字”。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看透人生奥秘。我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名利”二字,这也是我们时常感慨“累”的原因。选择教师职业让我的灵魂安宁,在传道授业中给我带来的安宁中尝到幸福。文化是滋养人的,会让人心灵宁静;但是学校的宁静又不是一汪止水,因为有学生在,学校的宁静中气脉生动,欣欣向荣。看淡,方能正视自己,坦然面对每一天。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生动地描述了人生之中那些难以言说的重负。诚然,如果缺少一颗看淡的心灵,再轻的烦恼都终将幻化为一把夺命的屠刀。在这一方面,我们就得学一学乐观的苏东坡了。苏东坡被贬3黄州做团练副使那会儿,连基本工资都没有了,可还是拖儿带女东坡种桑西堤栽柳,北山打柴南湖捕鱼,过着一种自给自足,乐也融融的小日子,温饱之余,还能吟诗作赋,歌咏人生,留下了多少华丽的诗篇。此等看淡得与失的人,除了苏轼,还有谁呢?仔细想想这三重境界,何尝不是人生的三个阶段呢?少年时,看远,有梦想有追求有追求目标。中年时,经历了酸甜苦辣后,更有了看透的智慧。老年时,饱经风霜,看淡了一切。所以,选对人生的“眼镜”,不计较眼前利益得失,不为名利所扰,正视自己成就自己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人生。2014年兰考县招教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写作题)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痛苦的转折,在这一时期,教师
本文标题:教育写作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4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