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1881年中国工人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图为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非常设计的”“极其奇形怪状的”蒸汽机车)“龙号”蒸汽机车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于1881年6月9日开始使用。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由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RocketofChina(中国火箭)的字样和龙的标记,所以后人一直认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但是从遗留下来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台机车设计规范、制造精良,怎么能和由废旧料制造的“怪物”等而观之?“龙号”蒸汽机车1882年,又从英国购来两台小型的0—2—0式(只有两对动轮)机车(称0号),参加运行。”被认为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机车。1887年,中国首次使用了美国进口的机车和煤车。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缺少,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之谜依然扑朔迷离,一时难以真相大白。(图为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的现存最古老的“0号”机车)至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图为美国造1897年制造的American型)(来自日本的机车1936年制造的Decapod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蒸汽机车有:前进人民上游反帝解放胜利建设星火自力蓉建红旗工建跃进和平等,内燃机车有:巨龙飞龙卫星TY360建设先行东方红北京长征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4B东风4D东风4DK东风4DF东风4DD东风4C东风5东风5C东风6东风7东风7B东风7G东风8东风8B东风9东风10东风10F东风11东风11G东风11Z东风12ND5ND6NY5NY6NY7NJ2等,电力机车有:韶山神州先锋和谐等。蒸汽机车解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蒸汽机车。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前进型蒸汽机车干线客/货运,1956年生产,总生产4714台,现已基本退役!建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小运转,1957年生产,累计1921台,已基本退役。内燃机车“巨龙号”内燃机车制造年份:1958年火车时速:100公里/小时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T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代号NY1。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成批生产。“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制造年份:1964年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东方红1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59年试制,1964年批量生产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按双机联挂设计,也可以单机使用。前73台的机车标称功率是1060kW,最大速度140km/h,车长16550mm,轴式B-B。后36台的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220kW,最大速度降为120km/h,其他不变。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风”是个大家族,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系列、东风5系列、东风6、东风7系列、东风8系列、东风9、东风10系列、东风11系列、东风12、东风21米轨。东风1型内燃机车干线货运,1970年生产,现已基本退役。“东风”4型内燃机车制造时间:1974年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试制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1974年转入批量生产。DF4型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内燃机车,担当着客运和货运的运输任务。是东风系列里面,更是中国内燃机车中的经典车型。该车从首台下线使用开始距今已超过30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使用当中,而且数量仍然相当庞大。即便是我国铁路已经走进铁路电气化的今天,他的地位依然没有动摇,甚至在某些地区,他仍然是运输的主力。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东风系列内燃机车,基本上都是以DF4型机车作为平台而设计制造的,可见DF4型内燃机车在中国铁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北京号”内燃机车制造时间:1975年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北京型内燃机车是北京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液力传动干线客运内燃机北京单节型内燃机车(现在中国铁道博物馆)车。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北京型机车有3个品种,一种就是4轴单节型,这种单节的北京型机车被车迷昵称为“小北京”;另一种就是8轴双节重联型,这种双单节的北京型机车共生产了6组12台,被车迷昵称为“大北京”;第三种是北京6001型轴式D-D只生产了一台,不久便拆解改造成两台“小北京”。“东风”11型准高速内燃机车制造时间:1992设计时速:170公里/小时东风11型内燃机车,是为广深线开行时速160公里旅客列车而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3040kW,最高运行速度为170km/h。1991年底完成试制后,先后通过了型式试验、研究性试验和15万km线路运用考核试验,最高试验速度为186km//h,牵引13辆客车,最高速度达162km/h。1994年12月22日广深线正式开通,由东风11型内燃机车担当准高速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东风11型内燃机车的研制成功和大范围投人运用,是我国客运内燃机车技术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创了我国铁路客运向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火车迷昵称为“狮子头”。神州号内燃动车组在2000年至2003年间共生产了五列,编号NZJ20001-0005,包括有机车5组10台,双层拖车4组40节。于2000年10月18日开始投入京津城际特快运营,来往北京与天津之间,当时配属北京铁路局,机车和客车分别配属天津机务段、天津车辆段。直到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京津城际列车逐步更换为CRH2A型和谐号动车组,神舟号惨遭“和谐”。2007年4月至7月期间,因新的和谐号动车组运能不足,这段时间内仍然由神州号担当部分城际列车,包括北京西至天津北、泰达的临时列车。至2007年7月24日起,随着和谐号动车组逐步实现重联运行,神州号全面退出京津城际特快。NZJ2型“神州号”内燃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准高速内燃动车组车款之一,属于动力集中式,采用推拉式设计。由于车头外形和涂装的特点,神州号又被戏称为“大白猫”。它的前一代就是NZJ1“新曙光”。这款动车组由大连机车车辆厂、长春轨道客车车辆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北京铁路局联合研制,采用双层客车设计,属于动力集中式双层内燃动车组,每列编组形式为2动10拖,其中双层软座车1辆、双层硬座车9辆,以头尾每端各一台柴油机车推挽式重联牵引,构造速度为180km/h,在秦沈客运专线上小编组(两动四拖)实验运行时最高速度达210km/h。金轮号金轮号是在2001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兰州铁路局联合研制,主要是在神州号的基础上进行高原性增压处理、防风沙设计,以适应中国西部地区的高海拔、大风沙环境,因此金轮号也是和神州号一样使用NZJ2的编号,属于动力集中式双层内燃动车组,以头尾每端各一台柴油机车推挽式重联牵引。机车和客车车厢分别由大连机车车辆厂及四方机车车辆厂负责制造。在2001年至2003年间共生产了四组金轮号列车,编号NZJ20006-0009,包括机车四组八台,客车车厢四组,其中又分为两类:两组(第一、四组)为单层客车,最初单层金轮号采用二动九拖编组,后因客流扩编至十一节拖车,车种包括硬座车(YZ25DT)、硬卧车(YW25DT)和软卧车(RW25DT);机车使用16V240ZJD型柴油机,装车功率2940kW。其余两组(第二、三组)为双层客车,双层金轮号采用二动六拖编组,曾经扩编至十节拖车,车种包括双层硬座车(SYZ25DT)和双层软座车(SRZ25DT);机车使用带电子燃油喷射技术的16V240ZJE型柴油机,装车功率3310kW。所有金轮号均配属兰州铁路局。第一列金轮号是采用双层客车,于2001年7月26日起担当兰州和西宁之间的城际特快列车。而单层金轮号先后运行过兰州-玉门、兰州-天水之间的管内特快列车。这个就是和神舟号同叫NZJ2的金轮号电力机车“韶山”1型电力机车制造时间:1969年设计速度:90公里/小时韶山ss1型电力机车,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90km/h,车长19400mm。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SS1型机车性能不但稳定,而且运行时还十分的安静,直到现在该型机车还在全面的使用中,并且已经成为电力机车中的一个黄金经典。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的第一代电力机车。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也是我国第一代轨道牵引的绿色动力。现在为客货两用型机车。但货物运输占主要。SS1型电力机车被车迷称为:“芍药”。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韶山1型电力机车以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命名。韶山2型电力机车(SS2)韶山2型电力机车是株洲电力机车厂设计研制的一型试验型6轴电力机车。仅试制成一台。韶山3型电力机车(SS3型)SS3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二代(级间相控调压、交直传动)客货用电力机车。该型机车是在吸收了SS1、SS2型电力机车成熟经验,由株机厂和株洲所共同研制,并于1978年底试制出厂。韶山3B型(SS3B)SS3B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是株洲电力机车厂2002年在SS系列机车的设计平台上开发的一种12轴重载提速货运型电力机车。轴式为:2(Co-Co)。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设计制造。韶山4型是6400千瓦八轴货运电力机车,也是中国铁路第三代(无级调压、交—直流电传动)电力机车的首型机车。韶山4型电力机车SS4B型电力机车是双节重联货运型电力机车。是SS4型电力机车的改型产品。至今还有新车出厂。SS4G型(SS4G)/(SS4改)SS4G型电力机车是双节重联货运型电力机车。是SS4型电力机车的改型产品。这型车是在SS4、SS5和SS6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吸收了8K机车一些先进技术设计的。至今还有新车出厂,同时新出厂的该型机车还装备了标准化司机驾驶台。轴式为:2(Bo-Bo)。SS5型(SS5)SS5型电力机车是准高速型电力机车。是准高速铁路试制的样车,产量2台。早都已报废。轴式:Bo-Bo。SS6型(SS6)SS6型干线客货运电力机车是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制造的国际招标中标机车。机车功率持续48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20200mm。轴式:Co-Co。SS6B型(SS6B)SS6B型干线客货运电力机车。其现在主要担当货运任务。SS6B型机车也是一款比较成功的机车,轴式:Co-Co。SS7型(SS7)SS7型干线客货两用电力机车是大同机车工厂自行研制开发的电力机车,该型机车填补了我国山区小曲线区段线路客、货运电力机车的空白,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SS7型机车也是一款较成功的机车,在其基础上派生了SS7B、SS7C等4款型号的机车。成为在我国电力机车系列中派生产品型号最多的一个。轴式:Bo-Bo-B
本文标题:中国机车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6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