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南邮国际贸易复习_doc下载
《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BT=总出口—总进口=imex(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国际贸易额: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即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把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而得。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的数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在计算对外贸易额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对外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数量指标。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重商主义学说:1、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对国贸的错误所在、重商主义早晚期的差别P13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禁止货物进口,以防止贵金属外流,认为这是保留货币的有效手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货币平衡论,即重商主义学说体系。代表人物为:威廉.司塔福特主张实行高关税以阻止进口。(消费法、侦探法)晚期重商主义者: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出发点是对外贸易所吸引进来的货币多于出去的货币。这种思想发展成为贸易平衡论,即狭义的重商主义学说体系。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主张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禁令,使本国的出口多于进口,即实行出超的对外贸易。差别:(1)早期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绝对禁止贵重金属外流(2)晚期重商主义:发展对外贸易,贸易差额论,奖出限入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还是晚期重商主义者,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流通,研究方法都是记述他们所观察到的对象。因而,重商主义学说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体系。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错误之处:1研究对象都是流通,研究方法都是记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不是一种科学体系2局限于流通领域,未深入到生产过程古典贸易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P14主要内容:1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获得这种优势的基础上的2主张自由贸易主要贡献:1历史上第一次证明了贸易是双赢的,而不是零和游戏2进口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利益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P15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评价:(进步性)1为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自由贸易主张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英国生产力发展2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局限性)1缺乏坚实的现实基础,对许多现象不能做出解释2主张一国只从事具有优势的行业的生产和出口,而对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彻底放弃3、绝对利益学说(亚当斯密)和比较利益学说(大卫.李嘉图)的区别P14、15绝对利益学说的前提是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双方必须各有一种具有成本优势(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可取的绝对利益。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绝对比较比较利益学说的前提是一个国家连一个绝对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的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通过贸易双方仍可获利。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的相对比较新古典贸易理论:1、赫—俄理论(H-O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P20主要内容:1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2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3自由贸易不仅会使本国商品价格趋于均等,而且要素价格也趋于均等区别:赫—俄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它最先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狭义)被称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主要观点是用生产要素禀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广义)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评价:(优势)1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大发展2正确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中的作用(劣势)1忽视了假定条件的动态变化2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影响3忽视了科技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作用2、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以及它的解释(——对赫—俄理论的时政检验)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与事实不符,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以昂惕夫之谜亦称里昂惕夫反论。根据赫—俄理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美国是一个资本要素丰裕而劳动力要素稀缺的国家,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发达国家在生产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解释:1劳动效率说:美国工人熟练程度高,印度工人非熟练程度高2人力资本说:(凯南、林肯提出)资本分为物质、人力资本——符合赫—俄理论3市场不完全说:贸易壁垒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原因评价:(优势)1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对传统资源禀赋理论的验证有重大意义2引发经济学家广泛关注,激励探索热情,促进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劣势)1研究对象只有美国一个国家2研究内容只涉及资本和劳动3、什么叫产业内贸易学说P25产业内贸易学说是关于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和特点的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结构大致分为两类: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产生原因:1产品的差异性(不完全竞争理论)2厂商追求规模效益的动机(规模经济理论)3经济发展水平及需求的重叠第三章保护贸易理论1、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中的幼稚产业保护论P17——保护贸易的理论,就其影响而言,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幼稚产业保护论:主张对幼稚产业实行保护,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经过一段时间,使幼稚产业得以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国力。2、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P34(1)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是已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的措施不只限于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4)保护不是防御性地限制出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5)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利益。3、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P34-36(1)被保护商品不断增加: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和劳务仪器等产品(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发生转移: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主要非关税壁垒(3)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行为(4)管理贸易日益合法化、系统化(5)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表现P38(1)关税大幅度降低(2)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少国际税率为2%,中国税率降到10%第四章国际贸易措施1、关税的作用、特点(了解)、种类(知道)特点: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税收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客体是进出口商品3关税的征收机构是海关(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作用:1增加政府收入2保护国内市场3保护本国幼稚工业4调节产业结构5调节进出口贸易平衡种类:(一)按照征收的对象和商品流向分类1进口关税(1)普通进口关税(税率较高)(2)优惠进口关税:最惠国税、普惠关税、特惠关税(税率较低)(3)特别关税(为报复他国对该国出口货物的歧视,由国务院税则委员会决定)(4)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抵消税)、反倾销税、差价税2出口税:出口国的海关对本国输往国外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税率一般不高,对原料征税3过境税(二)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1财政关税2保护关税(三)按照征收标准分类:1从量税2从价税3复合税4选择税进口关税:指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本国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最惠国税:适用于从与进口国订有关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所进口的货物。普惠关税: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特惠关税:是指对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减免税待遇;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享受这种待遇。特惠关税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反补贴税:抵消税,是对进口商在生产加工、运输及出口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过任何奖金或补贴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目的: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抵消其所享受的补贴金额,削弱其竞争能力,使它不能在进口国的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和倾销。反倾销税:是指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临时性进口附加税。目的: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业和国内市场,或借“反倾销”调查的名义,故意拖延时间,阻止进口商品的合理贸易。第五章公平贸易救济措施1、倾销P69含义: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分类:(一)按照倾销的方式分类:1商品倾销2外汇倾销3间接倾销(二)按照倾销的目的分类:1偶然性倾销2掠夺性倾销3长期性倾销掠夺性倾销:是指一国在其他国家市场倾销商品,在打垮了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了这个市场之后,再提高价格的倾销行为。这种倾销严重损害了进口国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进行抵制。判断标准:1来自外国的出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在本国市场上销售,即存在倾销的幅度2倾销对本国同类产品工业造成了严重或实质性的损害,或形成了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阻碍某项新兴工业的建立3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反倾销P70含义:当进口国发现出口国进行商品倾销并给本国造成巨大损害时,往往采取各种措施来抵消或减弱倾销带来的冲击,这就是反倾销的行为。目的:1抵制外国商品倾销2保护本国产业和国内市场措施:1临时性措施2价格承诺3反倾销税的征收4反倾销税的追溯征收3、补贴含
本文标题:南邮国际贸易复习_doc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9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