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前言为了规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简称原醛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经专家讨论,完成了本专家共识。本共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表述推荐强度及证据质量的方法。强烈推荐使用'推荐'和数字1,较弱推荐使用'建议'和数字2表示。证据质量:●○○○,表示极低质量证据;●●○○,表示低质量证据;●●●○,表示中等质量证据;●●●●,表示高质量证据。通常按照强的推荐规范进行处理利大于弊,'弱推荐'则需要依据患者个体情况来决定最佳方案。原醛症概况一、定义原醛症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研究发现,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二、患病率过去几十年,原醛症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到1%。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将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作为原醛症筛查指标后,使相当一部分血钾正常的原醛症患者得以发现并确诊。国外报道在1、2、3级高血压患者中原醛症患病率分别为1.99%、8.02%和13.2%[1];而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其患病率更高,约为17%~23%[2]。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在亚洲普通高血压人群中其患病率约为5%[3]。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牵头在全国11个省19个中心对165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原醛症的筛查,首次报道其患病率为7.1%[4]。由此可见,对高血压特别是难治性高血压人群进行原醛症的筛查对临床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三、病因分类原醛症主要分为5型,即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adenom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hyperaldosteronism,特醛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rimaryadrenalhyperplasia)、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amilialhyperaldosteronism)、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aldosterone-producingadrenocorticalcarcinoma)及异位醛固酮分泌瘤或癌(ectopicaldosterone-producingadenomaorcarcinoma,表1)。表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因分类及构成比
本文标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4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