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城市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反映。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城市总体布局的任务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后,在对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各组成用地和空间进行统一安排,以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城市安全和整体运行效率,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一、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和运转高效。工业——生产协作、设施共享;交通条件;污染与隔离居住用地、文教用地应布置在环境较好的地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与科研、高校设施毗邻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储避开居民区,保证隔离地带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3、依托旧城、紧凑发展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有长远观点和科学预见性,科学布局,方向明确二、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即整个城市空间的合理部署和有机组合,必须动态地、综合地解决城市问题和发展方向。1、城市内外部综合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外部结构:影响城市发展的外部因素国家建设项目内部结构: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投资环境社会结构的演化社会结构的演化•城市居民老龄化•小户家庭和独生子女明显增多•社会治安与犯罪率升降•就业岗位分布与居民迁移意向•外来人口的集聚与管理•城市不同地段社会环境的差异•城市更新与社区网络的保存等经常选择的十项社会指标---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每千人医生数婴儿死亡率中学入学率每户居民拥有住房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量人均生活用电人口自然增长率2、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1)、城市下部结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地下管网、通讯、绿化、垃圾处理设施等•城市地下空间的开放利用:人防、地下交通、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2)、下部建设滞后难于适应上部发展需要表现:投资力度小,设施老化基础设施投资经营模式不合理——政府投资大,资金回收少城市规划中的线是指?“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橙线”轨道交通管理;“黄线”地下文物管理;灰线:-----外围控制界限,即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控制线。3)、城市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对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按价值规律分类:•生产经营型——直接为生产与流通领域服务的,如上水、煤气、热力、桥梁、停车场。•经营服务型——以社会服务为主,一定收入补偿营运成本,如公共交通等•社会服务型——面向整个社会,其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上。如雨水排放、绿化、公园、防灾。(1)有效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资力度;(2)上下部结构建设速度协调,开发总量要平衡。4)、促进上下部结构协调发展的关键3、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城市建设始于局部•局部地区建设的集积构成城市整体整体∑局部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2)、北京平安大街修建:从保护城市文化的全局出发,有“面朝后市”的历史渊源,地下还有唐代墓葬群、元大都城墙遗址、明代雨水方沟等文物古迹,原规划70米的红线后改为28~33米,做到“平安大街文物平安”。•整体对局部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导向作用•局部的规划建设合理与否影响城市整体发展4、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指城市规划布局中要留有发展用地,对外界发展条件的变化要有足够应变能力和相应措施。有“弹性”----即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各组成部分对外界变化的应变能力。经济发展速度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也要有适应性,使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相对比较合理三、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城市总体布局是对不同城市形态的概括表述,是城市功能和结构的高度概括。城市总体布局是对某个特定城市未来形态结构的研究、预测直至最终确定。大致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类型。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平面形态类型---城市总体布局形式1.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状2.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组团式星座式(母城和卫星城模式)城镇组群式(散点式)星状(枝状)环状带状(线状)1)集中式布局的优点①布局紧凑,节约用地;②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基础设施;③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交往需求易于满足。1、集中式布局2)集中式布局的缺点①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紧邻,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②城市用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布置,不利于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③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的现象。3)集中式布局的适用对象对一些规模不大、建设项目不多的大中小城市,特别是没有大规模、高污染或对用地条件没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城市,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取集中式布局。(1)网格状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2)环形放射状优点:城市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缺点: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主要案例:北京、巴黎等2、分散式布局1)分散式布局的优点⑴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⑵环境优美,贴近自然;⑶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有序,疏而有致。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2)分散式布局的缺点①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②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较高;③如果每个城区的规模达不到一个最低要求,城市氛围就不浓郁;④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民联系不便。(1)组团式优点: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布置,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城市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河流、或铁路站场、大片森林等分割。包括一城一区形式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中心城市有极强的支配性。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现有基础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否则效果可能并不理想。(2)星座式(母城和卫星城模式)主要案例:北京、上海等(3)星状(枝状)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受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主要案例:合肥、哥本哈根带状城市多是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和影响,被限制在一个狭长的地域空间内,沿着一条主要交通线两侧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带状城市空间组织有一定优势,但规模应有一定的限制,不宜过长。(4)带状(线状)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环状分布。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绿心式(5)环状主要案例:英国伦敦(6)城镇组群式(散点式)是分散式的城市形态中最为极端的类型,常见于一些城市范围较大的中小型工矿城市。整个城市由若干工矿区和工矿镇组成,依靠公路或铁路相联系,其中仍有一个起着管理中心作用的中心镇。优点:有利于充分开发资源、减少运输成本和建设费用。缺点:若过于分散会产生很多问题。关键问题:在分散发展的同时,强调相对集中的建设,包括设置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区,以提高整个城市和矿区的管理、协作、交流和服务的水平。主要案例:淮南下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盛行西北风(1)该城市的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2)该布局形成有哪些方面的特点?(3)这种布局形式的缺点有哪些?(4)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地形分散型工业分散,相对减轻城市污染程度交通不便利,公用设施利用率低,市政设施投资高不合理,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造成大气污染;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四、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城市活动概括起来有工作、居住、游憩、交通四个方面。为了满足各项城市活动,就必须有相应的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各种功能的城市用地之间,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干扰,有的相互矛盾。这就需要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按照各类用地的功能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使城市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居住游憩工作交通城静市态用功地布城动能局市道运态关结交路输功系构通系系能系统统关统交通管理系统系雅典宪章四大基本活动分析1)人的活动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活动2)城市用地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3)要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要有交通分流的思想和功能分工的思想,合理地布置不同类型和功能的道路,在不同功能的道路旁布置不同性质的建设用地,形成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合理配合关系。雅典宪章的启示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2、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城市发展: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形态:集中式布局---集中式布局---多中心组团式---组合型布局即分散式用地布局不合理交通分布不合理道路拥挤单中心无限向外围扩展新建道路北京环外环案例导致原因分析过程与原因:解决交通问题研究城市用地布局从交通源上优化交通分布多中心的组团式布局交通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网分级分性质、功能要求布局、分流分散分散交通现象根源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劳动力主体主要从事着工业生产,其次从事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工作,所以,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的组织方式与布局形式对城市居民的各项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小型工业区或大型综合工业区区,都要协调好其与水陆交通系统的配合,协调好工业区与居住区的方便联系,避免工业区对居住区等功能区及对整个城市环境的干扰。某市是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图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部分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M1医院高校风景区M3M2公共设施垃圾填埋场M1M1M1公共设施防护林带山体绿化带主要问题是:1.M1布置在沿河两岸既影响生活岸线,也不利于城市的景观。2.城市东北部的两块居住用的布置在工业用的中间是不当的,严重影响居住环境。3.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不当,与居住区和风景区防护距离不够,对居住环境和风景区均有不利影响。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时要注意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合理协调城市各功能用地是城市合理布局的关键。要有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在工业区和生活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水面、绿化防护带隔开工业区和生活区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建物防护带学校体育医院儿童机构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在城市中,居民根据生活居住的需要对城市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城市生活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生活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生活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区组成,在集中布置住宅的同时,也相应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并组成各级公共中心(包括市级、居住区级等中心),这种梯级组织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居民生活居住的需求。利于
本文标题: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96458 .html